首页期刊导航|热能动力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能动力工程
热能动力工程

邹积国

双月刊

1001-2060

rndlgch703@163.com

0451-55654932、56637728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热能动力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七0三研究所主办的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期刊、主要是以军转民,军民结合为报导方针,大力报导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科研成果,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热能动力工程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12面,主要读者对象为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粒子吸热器研究进展

    王鹏李永华
    1-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粒子吸热器是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与传统工质相比,固体颗粒在高温下有效收集和储存热能,可大幅提升系统效率.本文归纳总结了粒子吸热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吸热器的分类、固体颗粒的选用标准,比较了不同结构类型吸热器的性能特点、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工程规模、技术经济等角度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太阳能吸热器数值模拟实验

    涡轮叶片前缘泄流孔抽吸对回流式冲击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

    王瑞闫晗曹子睿罗磊...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涡轮入口温度不断提升造成的日益增长的冷却需要,针对涡轮叶片前缘,提出了一种抑制积聚横流对射流冷却消极影响的回流式冲击冷却结构.采用CFD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对多种泄流孔排布形式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探究基于此回流式冷却结构下泄流孔的抽吸作用对冷却结构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流孔的加入重构了射流冲击流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壁面射流的发展,降低了冲击靶面的换热强度;相较于3排泄流孔的布置形式,双排泄流孔对靶面换热水平影响更小;相比于泄流孔与冲击孔在流向位置错列排布,二者位置保持一致时,泄流孔的抽吸作用对换热效果削弱最为严重.

    涡轮叶片回流式冲击冷却泄流孔流动与换热

    旋转效应对低雷诺数共转盘腔流动换热特性影响

    张淼李广超吴超林刘松...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空低雷诺数下旋转效应对涡轮共转盘腔内的流动换热特性影响,数值仿真分析了冲击雷诺数为1×103和2×103、旋转雷诺数为0~8.8×105时共转盘腔内流场结构和换热系数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低旋转雷诺数时射流能有效冲击到靶面,高旋转雷诺数时不能有效冲击到靶面;靶面恢复温度沿着径向分布较为均匀,冲击雷诺数分别为1 ×103和2×103时,旋转雷诺数从0增加到8.8×105,靶面平均恢复温度分别升高45和40 K,靶面平均传热系数分别提高44%和50%;随着径向位置增大,靶面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旋转雷诺数增大,靶面传热系数增大,靶面R/Ra=0.81处传热系数最大.

    共转盘腔冲击射流换热特性低雷诺数旋转雷诺数

    基于α-shape算法和泛洪填充法的汽缸中分面蒸汽泄漏通道辨识

    李宇航王炜哲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因汽缸本体结构受热造成汽缸中分面(以下简称中分面)接触应力发生重新分布,从而容易产生泄漏通道,显著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中分面可能产生泄漏通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α-shape算法和泛洪填充法的泄漏通道辨识方法.该方法使用α-shape算法划分了中分面的边界,使用泛洪填充法划分了中分面的密封失效区域,通过检测每个密封失效区域是否连通多个不同边界,以识别中分面的泄漏通道.结果表明:按空间分布划分的21个密封失效区域中,大部分不会影响密封性能,只有2个形成了泄漏通道.

    汽缸中分面接触应力数据驱动可达性问题α-shape算法泛洪填充法

    新型一体化倾斜燃烧室方案数值研究

    杨旭李伟刘云鹏颜应文...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航空发动机推重比,设计了一种耦合压气机出口导向器和涡轮进口导向器的一体化倾斜燃烧室方案,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对倾斜燃烧室与传统燃烧室分别开展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燃烧室相比,本文设计的倾斜燃烧室能够保证在总压损失和燃烧效率基本不变、出口温度分布合理的情况下,将燃烧室火焰筒长度缩短29.26%;倾斜燃烧室内回流区周向宽度降低,回流量减少;倾斜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虽然合理,但温度分布均匀性下降;倾斜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气流在周向上出现偏转以冲击涡轮工作叶片,气流偏转角呈现上下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燃烧态比冷态气流偏转角更小,冷态时出口气流发生33°~68°偏转,燃烧态时出口气流发生21°~38°偏转.

    航空发动机推重比倾斜燃烧室数值计算温度分布气流偏转角

    面向燃气轮机的氨/氢燃料掺混设计及其燃烧特性研究

    王堃旗李树豪席双惠李尚俊...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零碳燃料氨/氢掺混燃烧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针对氨/氢燃料的掺混设计和燃烧性能开展研究.以氨/氢掺混燃烧设计为目标,以天然气的燃烧性能为参照,采用可靠的燃烧反应机理,在较宽工况范围和不同掺氢比下开展了氨/氢掺混燃烧特性及其可行性的数值研究,并确定了氨/氢混燃用于燃气轮机仿真实验研究的合理配比;同时系统分析了氨/氢掺混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路径以及影响氨和氨/氢掺混燃烧温度变化的关键反应.结果表明:在点火延迟时间、绝热火焰温度、火焰传播速度等典型基础燃烧特性的判据下,氨/氢燃料在掺氢比为50%~55%范围内的燃烧性能与天然气相当;另外,氢气的掺混显著拓宽了氨气的稳定燃烧范围,为进行实际的燃气轮机工程燃烧仿真研究提供可行的掺混方案.

    燃气轮机氨/氢燃料掺混燃烧燃烧特性数值研究

    某离心空气压缩机的数值分析与优化

    王娟丽钱禹龙王姗赵先波...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大流量系数离心叶轮设计中曲线元素三元叶轮与直线元素三元叶轮的气动性能,以某储能用离心空气压缩机的首级为研究对象,使用NREC Axcent软件进行造型,结合CFD软件对离心叶轮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了优化后直线元素三元叶轮和曲线元素三元叶轮的气动性能.所研究对象的叶轮为三元闭式离心叶轮,扩压器翼型为有使用叶扩压器.结果表明:曲面元素叶轮二次流不明显,流动损失小,低速流团分布区域小于直线元素;对有叶扩压器与叶轮出口气流进行匹配,扩压器入口攻角在-5~5°范围较佳.

    离心压缩机全可控涡自动优化效率

    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装置流阻特性数值研究

    陈翔王一搏刘云鹏颜应文...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加力燃烧室的流阻损失,避免发动机推力降低与耗油率上升,采用经试验数据验证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凹腔与支板两类火焰稳定装置结构参数变化对流场结构和流阻损失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火焰稳定器结构参数对回流率以及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所研究的加力燃烧室进口马赫数为0.385,凹腔火焰稳定装置倾斜角度范围为40~90°,深度为37~77 mm,支板火焰稳定器宽度范围为29~41 mm,尾缘扩张角度为0~15°.研究表明:凹腔倾斜角度对流场形态的影响较小,起主要影响的结构参数是凹腔深度,总压恢复系数随凹腔深度减小而逐渐增加;支板宽度减小会导致加力燃烧室内的回流区减小,总压恢复系数则单调增加;相较于中心锥回流区,支板尾缘和凹腔后回流区涡流强度更大,对流阻损失的影响更大;随支板火焰稳定器尾缘扩张角的增大,支板尾缘回流区变大,而凹腔-中心锥回流区由于受到压缩而逐渐减小,在扩张角度约为3.5°时总压恢复系数最大.

    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装置流阻特性结构参数总压恢复系数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无阀自激脉动燃烧器运行特性研究

    刘嵩勃徐艳英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无阀自激脉动燃烧器,取消传统的机械阀门,尾管采用蛇形结构,以天然气为燃料,通过连续供空气和天然气的方式,实现自主激励脉动燃烧.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脉动燃烧器的运行特性,分析了热负荷和过量空气系数对压力振荡和运行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在0.9~1.4范围内,燃烧器能产生稳定的脉动燃烧,压力振幅和运行频率均随热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压力幅值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运行频率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降低,燃烧器在稳定运行时降低热负荷出现了频率跳变现象.

    脉动燃烧运行特性天然气尾管压力振幅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为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托管数据中心提供应急备用电源

    孙嘉忆
    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