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卢传义

双月刊

1672-2620

gtexnt@mail.sc.cninfo.net

028-83017527;83017463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新军路6号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Journal Gas Turbine Experiment and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季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系综合性技术刊物,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主办。本刊以燃气涡轮技术为基础,重点报道航空动力装置试验研究,设计和制造行业中具有学术价值,工程应用价值和创造性的科技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由射流可调喷管技术对比研究与试验验证

    陈鹏飞吴锋张有王衡...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自由射流高空模拟试验中马赫数连续可调对喷管设计的要求,针对等长高比情况下,单支点喷管流场品质与动态调节性能难以保证的特点,同时研究了单支点半柔性喷管和型面旋转喷管技术.首先,基于相同气动原理与设计方法,分别对单支点半柔性喷管的刚柔耦合型面技术和型面旋转喷管的设计点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其次,通过数值计算,分别对这两类喷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用于技术验证的小尺寸模型喷管;最后,开展了该模型喷管的风洞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喷管技术均实现了良好的气动型面响应和动态调节性能,其流场品质优于规范指标要求,但单支点半柔性喷管的整体性能更优,为自由射流高空试验舱研究提供基础.

    风洞试验自由射流喷管变马赫数气动型面流场品质

    高空模拟试车台进气系统负温试验的温度压力耦合特性分析

    伦岳斌王宏伦钱秋朦张松...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空模拟试车台进气系统负温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耦合难题,利用耦合参与矩阵与线性变参数模型的方法,对系统的耦合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总结.首先,通过耦合参与矩阵对系统线性化后的单个平衡点进行耦合特性分析,并通过仿真对比系统阶跃响应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变参数方法对负温试验任务下的耦合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总结系统的耦合特性,为后续基于耦合分析的控制设计奠定了工程理论基础.

    高空模拟试车台进气系统负温试验耦合参与矩阵线性变参数耦合特性分析

    速度梯度对双曲线唇口进气道地面效应的影响研究

    雷龙清陈鹏飞杨华崔树鑫...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发动机近地面运行时,地面效应形成的旋涡,可能引起进气畸变,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以某型基于双曲线型唇口设计的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速度梯度对进气道流场结构及地面涡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逆风条件下,3种速度梯度所对应的地面涡流场形态相似,均为旋向相反的对涡结构.当速度梯度较小时,双曲线型唇口有效阻止了地面涡流线的吸入.随着速度梯度的增大,地面涡强度不断减小,但是由于双曲线型唇口阻止地面涡流线吸入的作用减弱,使得进气道入口处的压力畸变逐渐增大.

    航空发动机地面效应进气道速度梯度流场结构压力畸变

    核心机进气总压畸变试验仿真与验证

    吴志昌李运南于之帅朱哲民...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型核心机首次开展进气总压畸变试验,为了在正式试验前预知核心机进口前气动交界面稳态总压分布图谱,通过商用软件模拟了不同进气状态和板位条件下气动交界面的稳态总压分布,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气动交界面8支稳态总压探针测得的周向总压分布与仿真计算结果趋势一致,最大误差为2.1%,出现在计算状态换算转速为95%、板位为24%的第4支探针处,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开展型号总压畸变试验的设计与验证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可为后续其他型号发动机进气总压畸变试验提供支持.

    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总压畸变气动流场仿真计算试验验证

    发动机进气总温的无监督修正算法

    严忆钱伟中陆超杨彩琼...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发动机进气总温测量过程中,受气流速度、辐射、对流、传导等因素影响,测量值常常偏离实际值.国内目前已有机构通过吹风设备获取总温恢复系数以修正气流速度引起的误差,但这种方法只是对气流速度误差进行修正,而未考虑自加热误差、防冰误差、热对流误差、热辐射误差、热传导误差等对进气总温的影响,获取的修正结果具有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总温修正方法,通过无监督的方法搜索到总温标签值并基于专家经验进行修正,再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训练建立模型,以提高修正的性能.在特定进气条件和受感部下,该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各类误差因素,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进气总温修正结果.

    航空发动机进气总温修正总温恢复系数无监督修正专家经验

    压气机转子叶尖局部削薄对性能的影响

    刘儒骏曹传军翟志龙周拜豪...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子叶尖局部削薄可以提升叶轮局部性能,提高效率和压比,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叶片中.选取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压压气机中间级转子叶片为研究对象,对其三维模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叶尖局部削薄,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深度、高度和宽度的削薄条件下叶片气动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叶尖削薄能够改善气动性能.同时,叶尖削薄深度越大,沿弦长方向越长,对气动性能越有利.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尖削薄气动性能数值模拟

    叶栅式预旋喷嘴气动设计与试验研究

    张华军印灿陈丹青岳治衡...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的预旋喷嘴设计及分析在减小预旋系统的流动损失,改善叶片换热效果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自研软件首先对典型结构的预旋喷嘴翼型进行气动设计,然后根据设计结果进行三维仿真分析,并开展试验研究.考虑到预旋喷嘴叶片小、高度较低,在实际加工制造时容易超差,采用仿真方法研究了预旋喷嘴叶片高度与安装角的变化对流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较好,证实了预旋喷嘴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航空发动机预旋喷嘴翼型设计叶片高度安装角

    基于机器学习的TC17合金超高周疲劳寿命预测

    石炜钱泓江黄志勇赵伟...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材料TC17超高周疲劳试验周期长、成本高,且疲劳寿命数据分散度大,导致其疲劳寿命预测较难,预测模型精度不高.机器学习(M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采用了蒙特卡罗模拟(MCS)对TC17超高周疲劳寿命数据进行了有效的扩展和增强,提出了一种具有动态记忆建模能力的机器学习网络模型,可检验MCS的有效性和提高超高周疲劳寿命数据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比R=0.1工况下经MCS数据增强作用后的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大可提高约63.05%,预测结果均在5.0倍分散带以内.

    航空发动机机器学习TC17超高周疲劳寿命预测蒙特卡罗数据增强

    航空发动机分流环水滴撞击特性研究

    杨军闫怀喜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航空发动机分流环的防冰需求,利用LEWINT软件对分流环的简化结构进行了水滴撞击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分流环前缘区域水滴局部撞击率最高,上表面靠近前缘的区域和下表面前段有水滴撞击;随着来流速度增大,分流环总撞击率逐渐增大,撞击极限先增大然后缓慢减小;随着来流攻角增大,下表面局部撞击率逐渐增大,上表面撞击极限逐渐减小,分流环总撞击率逐渐增大,撞击极限逐渐减小,来流攻角超过6°撞击极限几乎不再变化;随着水滴直径增大,分流环局部撞击率、总撞击率、撞击极限逐渐增大;与水滴直径S-S分布相比,L-D分布的前缘局部撞击率偏小,分流环撞击极限偏大,总撞击率随水滴直径增大先偏大后偏小.分析结果可为分流环防冰设计提供参考.

    航空发动机分流环防冰需求LEWINT水滴撞击特性

    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