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文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文之友
人文之友

半月刊

人文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俄语语言文学多义词汉译技巧分析

    魏征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化发展,俄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进行俄语翻译时,多义词在语言文学中的意义一直是一项关键而艰巨的任务,多义词在俄语中也是一个关键语义特征,动态性非常明显。因此,多义词的翻译,需要注意表达的引入、文学环境的结合,以及翻译技术的合理应用,以保证文学翻译的准确性。

    俄语语言文学多义词汉译

    众创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科技咨询服务的方式

    穆玲玲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社会的经济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以及创新资金投入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缺少自主创新能力,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科技咨询服务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找到适合他们的创新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途径。因此,就更加应该对目前的咨询观念和方式进行转变,才能有效的满足企业的合理需求,促进中小企业顺利进行自主创新发展。

    众创新常态中小企业科技咨询服务

    课程思政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李静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会计专业方面的教学而言,其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相对繁杂琐碎,开展会计相关工作中需要完成的流程也相对复杂。因此,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要引入思政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从业观念,便于日后相关学习与工作的顺利开展。考虑到近些年来会计相关工作中的舞弊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在此环境下,如何增强会计人员的诚信问题,引起社会的持续关注,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因此,对于《基础会计》课程而言,应该有效融入思政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会计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社会提供更多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道德素质思想教育

    智慧课堂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

    刘倩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朝着更加多元化和高效率演进,新媒体的诞生,顺应了这一潮流,使得互动交流更加便捷,信息传播更加高效。作为高等教育一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也需要不断推进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更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以及后疫情时代的迫切需要。

    智慧课堂传统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

    数字时代高校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张雅洁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俨然已经到来,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高校的法学教育当中,有效融入数字化技术,能够进一步加快法学教育的创新改革,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可以说,数字时代当中,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成为标配的砝码,通过数字化技术本身广泛的影响力、渗透力,重构了行业之间的各种关系,改善了技术与价值的关系。高校法学专业作为培养高精尖法律人才的重要载体,要紧密贴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与教学思维,始终遵循正确的方向,加强对法学教育的有效引导,培养出更多专业的法学人才。

    数字时代高校法学教育改革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

    刘炜刘海玲刘琦红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性化教学是当前素质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的拓展应用有助于实现进一步提高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整体效果。据此,本文简要阐述在个性化教学中引入大数据的必要性,并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个性化教学方案。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论述可为相关人士提供对应的参考意见。

    大数据高校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

    红色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吴丽娜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影视作品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直观形象性、思想价值引导、情感渲染、审美价值等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作为教学案例广泛应用。本文拟对红色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就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红色影视作品更好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红色影视作品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历史研究

    刘骁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其中,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操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改革开放后的高校教育,主要是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构建更加优良的课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至今为止,高校的实践育人理念变得更加的人性化和高效化,通过更加精准化的教育形式,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改革开放高校教育实践育人历史

    关于强化学生党员责任与担当的思考

    吉喆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强化学习责任担当

    新时代意识形态人民性思想的基础和实践路径

    翟效颜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导向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深入剖析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实践路径。

    意识形态人民性基础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