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文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文之友
人文之友

半月刊

人文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急事件中小学生急救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王佳音范如格朱慧敏马诗诗...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据调查显示,小学生属于应急事件中易受伤害的群体,因此需多加关注新时代小学生的生命安全问题,从而分析相关主体当前已开展的急救能力培训现状,找到其不全面之处.在小学生急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各地仍存在专业设备配备不均、错误观念阻碍培训开展、小学生学习意识浅薄、学校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以上,可实施四条针对性措施"提高国家相关部门重视,优化资源配置""规划学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救护意识""加强紧急救助教育队伍建设,巩固师资力量""构建紧急救助教育体系,发挥家校社教育合力",以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维护自身的生命安全.

    小学生急救能力提升策略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实习模式与对口就业率相关性分析——以广州市高职院校为例

    叶倩怡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实践是社会工作的本质,是社会福利传递的行动系统,社会工作专业权威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是否能服务于大众和协助解决社会问题,这也决定了锻炼社工学生实务能力的主要环节--专业实习教育在整体社工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实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深入了解社工行业的一次体验,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择业意向.笔者尝试研究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前沿地广州当中一众高职院校社工专业实习模式以及专业对口就业的相关情况,以明确学校的实习安排如何影响社工学生的实习体验,从而影响学生对口就业意向,从优化专业实习模式的角度去提出推动社工学生更高的社工专业对口就业率的相关建议.

    社工专业实习对口就业多元主体角色关系实习模式优化

    《弟子规》与《帕朗格言》中的育人思想比较研究

    李飞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弟子规》在我国被视为蒙学读物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在泰国历史上的素可泰时期,也有一部启蒙类的文学作品叫做《帕朗格言》一直传承至今,被泰国泰语基础课程教材编订委员会收录在泰国初中一年级的教材中用于教育教学.两部作品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讲述各自文化传统中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能够看出中泰两国传统文化中育人思想,同时也有利于两国的文化交流.

    弟子规育人思想比较研究

    以物为体,以文为魂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以临猗县打造"商祖"名片为例

    李晓云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临猗县打造"商祖"名片,创建文化品牌这一举措,通过对猗顿文化的解析,阐释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文旅融合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猗顿文化商祖名片农文旅融合文化品牌

    新时代文化馆的发展转型与职业使命

    林敏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社会,人们的物质需求日益满足,转而更注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的服务机构,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新时代文化馆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肩负起在新的时代引导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公众文化素养的责任,克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更加多样而文化馆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严重断层,导致青年人群参与文化活动意愿不高,文化馆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文化馆公众文化服务发展转型职业使命

    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服务探析

    蔡郁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推出儿童分级阅读书目,并提出科学的分级阅读方法指导家长和儿童阅读,打造青少年阅读推广基地.通过分级阅读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阅读推广

    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展示内容设计的比较研究

    吴迪珂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体博物馆是文化展出的最初形式,由于多种外在因素的局限性,实体博物馆展示内容呈现出单一的效果,数字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体博物馆存在的缺点,但是数字博物馆自身也存在着局限性,所以并不能达到完美的展示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博物馆在展示内容的设计上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相关人员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探索脚步一直没有停过.该文是对数字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展示内容设计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

    数字博物馆实体博物馆内容设计

    网络出版时代语言文字规范的思考

    肖静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推动着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网络语言现已成为网民们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等的一种特别的语言工具,该工具的优势为:形式新颖、经济简练、充满创造力、主观随意等,其产生与广泛使用是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然而其中存在的负面影响也必须引起重视.为确保网络语言能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给予其必要的规范与引导.

    网络出版语言文字规范思考

    信息时代如何提升青年干部的素质修养和工作能力

    黄俊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环境下社会信息的总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同时影响范围也更广.信息时代对青年干部的信息理解能力、信息渠道控制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干部作为社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信息时代应更加端正道德品行、加强道德礼仪形象管理、树立先锋意识和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并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媒介知识储备量、提升执行力、信息沟通能力和信息协作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信息时代青年干部素质修养工作能力

    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

    尚静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是推动"三农"工作更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既有利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也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本文从价值导向相同、工作机制相似、政策内容共融三个方面阐释了二者有机衔接的内在逻辑,进而从政策、观念、要素、产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衔接的着力点及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