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9,10-二羟基硬脂酸钠的性能研究

    黄思瑜蒋建中崔正刚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酸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一锅法合成了9,10-二羟基硬脂酸钠(SDHS),该合成方法效率高、污染小,产物结构经核磁与质谱表征,产物纯度经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确定.研究了SDHS在表面张力、乳化、泡沫、润湿、去污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SDHS的纯度较高且表面活性较好,可以在低浓度下稳定O/W乳状液;SDHS是一类低泡型表面活性剂且泡沫稳定性较差;SDHS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和较好的去污性能,适用于洗涤类产品配方中.

    油酸羟基硬脂酸润湿去污

    天然生物质材料的制备、性质与应用(Ⅰ)——自然界唯一的碱性多糖:甲壳素/壳聚糖

    隋振全毛金超徐桂云范金石...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壳素是自然界除纤维素之外的第二大天然生物材料,也是自然界唯一的碱性多糖.甲壳素及其脱乙酰基衍生物壳聚糖因为分子结构中存在着氨基、羟基、乙酰氨基、糖苷键等多种活性基团,可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以制得具有特定性质和用途的功能材料,在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纺织印染、造纸、食品及日用化工等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甲壳素、壳聚糖的名称、结构和来源,以及常规生产方法、理化性质和近期的应用进展情况,并指出了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甲壳素壳聚糖碱性多糖衍生物制备性质应用

    基于微生物灭活芽孢的矿冶粉尘清洁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美舒李希宋秋华刘春艳...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冶粉尘给一线工人皮肤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通过添加微生物灭活芽孢于清洁皂中,研究了不同芽孢添加量对清洁皂去污能力的影响,对比了硅藻土、活性炭和芽孢添加皂在粉尘去污和重金属去除方面的异同,并通过感官评价测试了三种皂在皮肤清洁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硅藻土可以达到80%的粉尘去除率.而活性炭尽管比表面积高,但微粒细小同样易于吸附于手掌纹理中,造成二次污染,故去除率最低.在基础皂中添加1%(w/w)灭活芽孢对粉尘污染的去污率达到了95%,二次洗涤可将重金属去除率从90%提高到95%以上.感官评价中,黑色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造成了清洗后的手掌依然不够干净,观感最差;硅藻土皂的清洁效果接近日常家用皂,观感居中;而芽孢皂的清洁效果最明显,观感最佳.

    矿冶粉尘芽孢清洁皂重金属皮肤

    黄杜中药漱口液对牙周病相关菌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王晓宇王亚静赵鑫王雁雯...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黄杜中药漱口液对牙周病相关菌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以牙周病相关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和益生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W.cibaria)为受试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考察黄杜中药漱口液对P.gingivalis、W.cibaria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其对致病菌P.gingivali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稳定期生长率<20%),对益生菌W.cibaria基本无抑制(稳定期生长率>80%).通过考察细胞壁、细胞膜的完整性及能量代谢酶的活性进一步探究黄杜中药漱口液对受试菌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P.gingivalis胞外碱性磷酸酶(AKP)、K+、核酸、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1),能量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对W.cibaria无显著影响(P>0.05).推断出黄杜中药漱口液通过破坏致病菌P.gingivalis细胞膜、细胞壁完整性,扰乱能量代谢系统发挥抑菌作用,而对益生菌W.cibaria基本无影响,提示其可提高口腔益生菌的相对占比,改善口腔菌群,对牙周病的防治发挥积极作用.

    中药漱口液牙周病抑菌机理牙龈卟啉单胞菌食窦魏斯氏菌益生菌

    SiO2包覆TiO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防晒性能研究

    张亚如刘冬张云陈昊...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TiO2)表面包覆二氧化硅(SiO2)薄膜,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优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量、硅钛比、氨水的用量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TiO2用量为0.3 g,PVP用量为0.4 g,硅钛比为2:1,氨水用量为5 mL,获得了粒径小,SiO2包覆层薄,单分散性好的SiO2-TiO2复合纳米粒子.应用FT-IR,XRD,SEM,TEM和UV-vis等对改性前后的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中出现Si-O-Ti键的振动吸收峰,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均为金红石型,SEM及TEM显示改性后的粒子团聚现象减弱,其表面形成了约10 nm的SiO2薄膜.经过表面改性,SiO2成功包覆在纳米TiO2表面,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有效抑制,纳米TiO2作为防晒剂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将其制成基础防晒霜后,复合纳米粒子的SPF值提高了40%,防晒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防晒性能复合纳米粒子表面改性

    壮药菲牛蛭提取物的美白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何瑞源王硕韦桂丽龚小妹...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壮药菲牛蛭提取物的美白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T法检测菲牛蛭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菲牛蛭提取物对B16细胞酪氨酸酶(TYR)活力和黑色素合成的影响以及对DPPH、·OH和·O2-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采用紫外线照射法建立裸鼠皮肤色素沉着模型,Masson-Fontana银染法显示皮肤黑色素分布,并测定血清中TY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α-促黑色素生长激素(α-MSH)、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神经生长因子(NGF)、白介素(IL-1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菲牛蛭提取物能明显抑制B16细胞增殖和TYR活力,降低胞内黑色素含量;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能显著减少裸鼠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数量,提高裸鼠血清中SOD含量,降低MDA、α-MSH、bFGF、NGF、IL-1α、TNF-α和IFN-γ含量及TYR活力.壮药菲牛蛭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美白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YR活性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菲牛蛭美白作用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抗氧化

    茶麸黄酮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和VEGF分泌的研究

    沈胡驰陈殿松杨井国王靖...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脱脂茶麸为原料,通过乙醇水溶液超声波辅助提取脱脂茶麸中的黄酮,探究其生物活性.用不同质量浓度含茶麸黄酮溶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HDPCs),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茶麸黄酮对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以及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表明,茶麸黄酮富集产物对HDPCs具有增殖作用,质量浓度20μg/mL时增殖效果最佳,比10μg/mL米诺地尔阳性对照效果显著(**P<0.01).茶麸中黄酮可能是通过减少HDPCs的早凋,促进HDPCs的有丝分裂从而对细胞的增殖发生作用.茶麸黄酮富集产物对HDPCs的VEGF分泌呈现浓度依赖性.

    茶麸黄酮毛乳头细胞细胞周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复合活性物促进毛发生长作用的研究

    李洪海韩萍马诗经向琴...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芪多糖为主要原料制备成复合活性物,通过体外细胞和动物实验测定复合活性物的抗炎及促进毛发生长活性,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本实验方法制备的黄芪多糖含量为86.2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复合活性物显著增加小鼠脱发区皮肤的毛囊数目和真皮层厚度(p<0.05),延长毛发生长期的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IL-1β的表达延缓毛囊进入休止期,同时上调皮肤组织中VEGF的表达,促进毛发生长功效.此外,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发现复合活性物、黄芪多糖在设定浓度下为实际无细胞毒性,同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NO、IL-1β具有显著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提示复合活性物及黄芪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进一步发现,复合活性物对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的IL-1β分泌效果,显著缩短脱毛小鼠皮肤长出毛发的时间、增加真皮厚度以及抑制TGF-β1表达,均优于单一黄芪多糖,说明复合活性物组分可能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复合活性物黄芪多糖多肽毛发生长抗炎

    基于皮肤本态数据库的中青年女性面部皮肤综合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杨笑笑李泽巧张宝江赵梦梦...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中国女性皮肤本态数据库(北京工商大学)中随机抽取22~42岁女性志愿者1085例,采集志愿者的皮肤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初步降噪,得到皮肤状态核心指标,并采用KMO检验和巴利特球形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模型的各项系数,最终构建皮肤状态综合评价模型.皮肤状态相关的核心指标包括:年龄、皮肤总弹性、皮肤光泽度、黑色素含量、血红素含量、水分含量、经皮水分散失量、肤色ITA°、油脂含量、毛孔数量等10项.该模型对女性的综合皮肤状态给予客观的量化判定,弥补了肉眼判断受到的周围环境以及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解决了皮肤评价的时空限制,采集相关指标数据即可对女性皮肤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女性皮肤状态综合判定提供技术支持.

    皮肤状态评价模型核心指标皮肤本态数据库

    全氟辛酸污染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范维刚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概述了全氟辛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应用领域,介绍了自然环境中全氟辛酸的来源、对生物体的危害以及污染现状,简单综述了全氟辛酸主要的四种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超声萃取.着重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全氟辛酸浓度检测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总结.从目前的文献来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检测环境中或产品中的全氟辛酸较为广泛,这种方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衍生处理,而且分析速度快、回收率高、选择性好.最后对如何治理环境中全氟辛酸的污染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我国建立全氟辛酸污染控制现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了一些思路.

    全氟辛酸污染物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