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态亚胺型pH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李欢方银军刘雪锋
    1039-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动态亚胺键特殊的pH响应特性,构筑具有pH可逆响应的表面活性剂及其自组装体系是近年来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但是两性离子型的动态亚胺键表面活性剂尚未见报导.为此,设计并合成一种带有磺基甜菜碱亲水基的芳香醛(FPSA,(CHO)C6H4OCH2CH2N+(CH3)2CH2CH2CH2SO3–)的前驱体,并与脂肪辛基伯胺(OA)在水溶液中原位形成动态亚胺键型表面活性剂FPSA-OA(C8H17N=CH-C6H4OCH2CH2N+(CH3)2CH2CH2CH2SO3–).通过表面张力(γ)曲线得到25℃时FPSA-OA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43×10-3 mol/L,γcmc为30.89 mN/m;此外,FPSA-OA可以将石油醚-水的界面张力降低至4.87 mN/m,表现出良好的表(界)面活性.结果表明,FPSA-OA具有pH响应性,其pH开关窗口为8~12;对于2×10-3 mol/L FPSA-OA溶液而言,当pH分别在8和12可逆变化时,其γ在70和37 mN/m之间相应可逆改变;如此循环5次,FPSA-OA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均表现出良好的响应可逆性.

    pH开关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态亚胺键可逆响应

    固载过氧化氢酶微球清除家庭漂白后残留过氧化氢的研究

    陈佳琳刘刚孙梦梦郭婷...
    1045-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仿生矿化法制备了固载过氧化氢酶的碳酸钙微球,研究了该载酶微球的包封情况、在苛刻环境中的稳定性和清除漂白纱布后残留过氧化氢的效果.结果表明,该载酶微球粒径约11μm,孔径为5.53 nm,能有效封装住过氧化氢酶;在过氧化氢酶质量浓度为0.15 mg/mL的条件下,该微球对过氧化氢酶具有最高负载量为24.26 mg/g,此时酶包封率为98%,酶活力保留率为72%.该载酶微球与游离酶相比提升了热稳定性(80℃条件下仍能保留38.99%的相对酶活力)、改变了过氧化氢酶对不同pH环境耐受能力的趋势(最适酶活力pH值由pH 8偏移至pH 11),提升了耐表面活性剂性质(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环境中仍保留了85.82%的相对酶活力).且该载酶微球能在25 min完全清除漂白纱布后残留的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碳酸钙漂白

    化妆品植物原料(Ⅵ)——在抗衰老化妆品中的研究与开发

    张雨彤魏梦雅任倩倩吴华...
    1052-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发生一些变化,衰老是最明显的迹象之一.在皮肤衰老过程中,皮肤表皮慢慢变薄,固有修复能力逐渐减弱,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逐渐减少,皮肤慢慢失去弹性.皮肤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延缓皮肤衰老.本文介绍影响皮肤衰老的内外因素,以及皮肤衰老的机制和抗衰老方法.植物提取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皮肤产生抗衰老作用:可以通过防晒作用防止皮肤光老化,可以作为各种活性物延缓和抑制皮肤衰老,也可以通过剥脱作用促进角质细胞的更新和新陈代谢而减少皮肤的皱纹和黑斑等.本文主要介绍有助于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透明质酸合成与抑制降解的抗皮肤衰老的植物活性成分;多酚、黄酮、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以及作为剥脱剂的植物羟基酸类成分.通过对植物提取物的皮肤抗衰老成分的详细阐述,以期为植物原料更好地应用到抗衰老化妆品中提供借鉴.

    植物提取物皮肤抗衰老防晒剂抗氧化剂剥脱剂化妆品

    基于动态亚胺键构筑的pH响应型囊泡

    穆蒙张星蒋焱李建兵...
    1060-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动态亚胺键构筑pH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及自组装体已成为刺激响应型胶体体系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传统的亚胺型表面活性剂只能在表面活性剂与非表面活性剂的前体之间可逆开关,无法实现表面活性剂结构对称度的调控.本文利用含醛基的表面活性剂N-十六烷基-N,N-二甲基-N-(2-(4-甲酰基-苯氧基)乙基)溴化铵(HOBAB)与廉价的正辛胺(OA),通过简单的席夫碱反应,原位合成了一种结构近似对称的单头双尾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可自发形成半径约为70 nm的囊泡状聚集体,且表现出明显的pH响应特性.当pH值低于8.0后,亚胺键断裂,原位产生的动态双尾表面活性剂结构瓦解,HOBAB重新生成,体系中的囊泡随之解离,形成了球形胶束.随着体系pH值在酸性(pH=5.0)与碱性(pH=10.0)之间的循环调控,溶液中的主表面活性剂结构可在高度不对称与近似对称之间可逆切换,同时伴随着聚集体在球形胶束与囊泡之间的可逆转变.

    表面活性剂动态亚胺键囊泡pH响应可控转变

    鼠李糖脂纳米乳液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张峙胡徐彦袁辉李彦闯...
    1067-1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原油采收率低的问题,采用微乳液稀释法制备了具有纳米尺寸的鼠李糖脂乳液体系,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温度和无机盐对上述体系拟三元相图和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规律,最后对纳米乳液的驱油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Km的增加,单相微乳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当Km=3时,单相微乳区面积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单相微乳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小;在323.15 K时,单相微乳区面积最大.相图中单相微乳区面积随着NaCl和CaCl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无机盐的加入降低了鼠李糖脂的临界胶束浓度,因此能增加油相和水相的互溶程度.当水的质量分数小于80%时,鼠李糖脂/异丙醇/柠檬烯/水纳米乳液的粒径随放置时间增长略微增加,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并通过考察温度和无机盐对粒径的影响,发现上述纳米乳液体系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和耐盐性能.驱替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乳液的注入明显降低了水驱注入压力,且采收率提高了17%以上,因此纳米乳液在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提高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纳米乳液鼠李糖脂提高采收率拟三元相图

    表面活性剂起泡及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

    龚佳怡乔建江
    1073-1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因素法,配制不同体系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表面张力、黏度、复配组分对溶液起泡、泡沫携液和润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吐温85、吐温40、烷基糖苷(APG)构成的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溶液HLB值对起泡和润湿能力无明显影响.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APG构成的表面活性剂体系中,表面张力的降低有利于溶液起泡和润湿;当质量分数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随着质量分数增加,溶液起泡能力先增加后平稳,泡沫稳定性降低,润湿性能提升.在SDS、APG、黄原胶构成的复配体系中,溶液黏度的增加有利于泡沫稳定和携液,但降低了起泡和润湿性能.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协同作用与组分及配比质量分数有关,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SLES)与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复配组分有明显增效作用,在质量分数比为5:5的条件下综合性能最佳.

    表面活性剂起泡润湿

    环氧大豆油基水溶性醇酸树脂的合成、表征及酯化动力学研究

    马百峰甄卫军欧阳辰光阿不拉江·玉素甫...
    1080-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环氧大豆油(ESO)、三羟甲基丙烷(TMP)、邻苯二甲酸酐(PA)和水性单体偏苯三酸酐(TMA)作为主要原料,采用醇解、酯化和中和等工艺路线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以静态接触角为目标函数,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水溶性醇酸树脂的较优合成条件,并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油度为40%,醇超量为1.2,TMA和PA的摩尔比为0.5:1,最终酸值控制在60~80 mg KOH/g,水溶性醇酸树脂表现出优异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酯化动力学分析表明酯化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由阿伦尼乌斯方程求得酯化反应活化能Ea为88.081 kJ/mol.

    环氧大豆油醇酸树脂酯化动力学水溶性

    6种常用防晒剂的透皮吸收和安全评估

    柳亚锋刘岱拯谢珍茗
    1088-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猪耳皮肤为模型,利用静态Franz垂直扩散池法,探究皮肤状态、涂抹量、接收液等因素的影响,完善体外透皮实验方法,得到6种不同结构防晒原料二苯酮-3、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4-甲基卞亚基樟脑、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乙基己基三嗪酮、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的透皮吸收值,比较其透皮吸收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法规允许最高限10%的二苯酮-3涂抹在冷冻储存的猪耳皮肤24 h后,经皮吸收率达到36.66%,高出其它准用防晒剂,安全边际值为96.15;新鲜与冷冻储存的皮肤的渗透系数在0.47~0.88之间;透皮吸收量随涂抹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非线性关系.总体来讲,在法规允许剂量下使用防晒剂,经皮吸收的量占比较小,带来的健康风险较低.

    防晒剂透皮吸收Franz扩散池皮肤分层

    龙脑樟精油的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和认知改善作用研究

    唐寅吕晓帆王莹吴亚妮...
    1095-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龙脑樟精油化学成分,通过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测定龙脑樟精油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判断小鼠嗅吸精油后的认知功能,检测小鼠嗅吸精油后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和丙二醛(MDA)体内氧化指标.结果显示,龙脑樟精油鉴定出龙脑、右旋柠檬烯、桉叶素等43种主要化学成分;龙脑樟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是1.65和2.27 g/L;龙脑樟精油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穿越原平台次数等指标改善,在免疫组化切片中发现β-淀粉样蛋白减少;龙脑樟精油组小鼠脑组织的SOD和GSH-PX活力提高,MDA含量减少.综上,龙脑樟精油具有一定的体外、体内抗氧化活性,对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龙脑樟精油精油成分抗氧化认知功能

    异阿魏酸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美白活性的研究

    罗天骥梅子坤宋京九祝钧...
    1102-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异阿魏酸和氨基酸乙酯盐酸盐为原料,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为催化剂,采用EDC缩合的方法合成异阿魏酰丙氨酸乙酯(a)、异阿魏酰苯丙氨酸乙酯(b)、异阿魏酰亮氨酸乙酯(c)、异阿魏酰异亮氨酸乙酯(d)、异阿魏酰缬氨酸乙酯(e)、异阿魏酰蛋氨酸乙酯(f).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比研究了异阿魏酸与异阿魏酰氨基酸乙酯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的影响,发现6种异阿魏酰氨基酸乙酯均呈现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其中异阿魏酰丙氨酸乙酯抑制效果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IC50值为1.13 mg/mL,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95.43%.B16黑素瘤细胞水平结果表明,2 mg/mL质量浓度下异阿魏酰丙氨酸乙酯、异阿魏酰苯丙氨酸乙酯和异阿魏酰蛋氨酸乙酯对黑色素抑制效果比异阿魏酸单体更强,且刺激性有所降低.

    异阿魏酸异阿魏酰氨基酸乙酯DPPH自由基酪氨酸酶B16黑色素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