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O/LC/W多重乳状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吕雅文王静雯叶志晟尚亚卓...
    12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液晶乳化剂与传统油包水乳化剂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多重乳状液,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油水界面存在层状液晶,即该多重乳为水包液晶包油包多元醇的结构(P/O/LC/W).系统考察了液晶乳化剂种类以及乳化温度、均质速率对多重乳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液晶乳化剂使用IST-LC001,制备工艺控制乳化温度60~75℃,油包醇乳液制备阶段均质速率7000~8400 r/min,水包液晶包油包醇乳液制备阶段均质速率4400~6000 r/min时,可以获得理想的多重乳.使用该多重乳分别包覆活性物质白藜芦醇与紫草素,实验结果显示,该乳液不仅可以解决难溶于水、油的功效成分在配方中的运用,有效包覆、缓释活性物质,还能够掩盖包裹成分的颜色、改善产品的肤感.乳液稳定性良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多重结构乳状液层状液晶乳液多元醇缓释

    Ca-SA/P(AM-AMPS)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宣雅妮唐凡张涛庄力齐...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聚丙烯酰胺类调剖剂耐温性能不佳,常温溶胀较快的问题,通过在聚丙烯酰胺P(AM-AMPS)微球表面包覆海藻酸钠(SA)并用Ca2+交联固化制备海藻酸钙/聚丙烯酰胺(Ca-SA/P(AM-AMPS))微球来改善其耐温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对微球的结构、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SA质量分数下微球平均粒径在47~92 nm之间,当SA质量分数为8%时,Ca-SA/P(AM-AMPS)微球的感温溶胀性能最佳,在20℃下可溶胀2.52倍,较P(AM-AMPS)微球下降42%;在60℃下可溶胀3.35倍,较P(AM-AMPS)微球提高52%.Ca-SA/P(AM-AMPS)微球在常温下溶胀较慢,在高温下快速溶胀且溶胀倍率更大,能够更好地匹配注入调剖工艺,实现高效调剖驱油的作用.

    堵水调剖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钙延迟溶胀

    头发性质与头发护理的科学基础(Ⅱ)——?头发的谱学表征技术

    常宽马铃陈殿松王靖...
    14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发用品的开发与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较多关注于光泽、梳理性、蓬松度、力学性能等表观性能的评价与检测上,而对表观性能背后头发在分子层面上的变化研究较少.随着现代光谱学技术的发展,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X射线荧光光谱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头发的相关研究中,为头发内部成分差异、不同环境下的损伤情况以及护发新原料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大量分子层面的解释和科学证据支持.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常用于头发表征的光谱学技术,对样品制备、表征仪器、数据分析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梳理,阐述了头发内部不同区域的化学组成差异,列举了数个基于谱学表征证据分析头发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案例,以期为护发新原料、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头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荧光光谱

    神经酰胺ⅢB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评价

    宋冠洁吴文海张慧荣吴悦航...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神经酰胺ⅢB(CeramideⅢB,CerⅢB)和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id,PC)为原料,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通过蒸发溶剂法制备CerⅢB-磷脂复合物(Ceramide phospholipid complex,CerPC).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后,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确定了CerPC的形成机制.采用Franz扩散池的Strat-M®膜进行体外扩散试验,分析渗透性和保留性.采用鸡胚尿囊膜(CAM)试验对刺激性进行了分析.采用COX-2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测定神经酰胺ⅢB磷脂复合物对炎症因子COX-2的抑制率.结果表明,研究中设计的磷脂复合物制备方式安全有效,可以作为CerⅢB的载药系统以提高CerⅢB的生物利用度并扩大其应用领域.

    神经酰胺磷脂结构脂溶性安全性渗透性

    化妆品原料的过敏性体外方法——氨基酸衍生化反应法(ADRA)方法转化与验证

    沈立王雪梅张慧文所雅琼...
    15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皮肤致敏不良结果通路(AOP)的第一个关键事件中化学反应为亲电物质与皮肤蛋白中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即皮肤与物质接触后,可能与皮肤上的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导致不良反应.采用半胱氨酸和赖氨酸衍生物替代皮肤组织,模拟皮肤蛋白与化合物结合,通过计算半胱氨酸和赖氨酸衍生物反应后耗竭值(百分比)将物质分类,以此区分皮肤敏化剂和非敏化剂,此种方法称之为氨基酸衍生化反应法(ADRA).本实验选择10种致敏性已知的物质,探究ADRA方法用于化合物致敏性评价的准确度,并在10种物质中随机选取几种物质采用国内已转化验证过的方法直接反应多肽法(DPRA)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0种物质致敏性判定结果符合样品自身致敏性,认定ADRA致敏性判定准确度较好,可作为皮肤致敏AOP的第一个关键事件替代实验方法.

    皮肤致敏性替代实验氨基酸衍生化反应(ADRA)

    水解透明质酸锌的抗痤疮功效研究

    陈帆杨君杨素萍吴越...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水解透明质酸锌(HA-ZN)在控油与保湿方面的体外生物活性.通过MTT法检测了不同质量浓度的HA-ZN对SZ95和HaCaT的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油红染色法检测HA-ZN对SZ95细胞内的油脂含量的影响,并且利用体外抑菌实验检测了HA-ZN的抑菌作用.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aCaT细胞中HAS2和AQP3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HA-ZN可以提升锌的安全用量.0.2 mg/mL和0.225 mg/mL的HA-ZN可以抑制SZ95细胞的油脂生成.5 mg/mL的HA-ZN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的生长.同时,0.225 mg/mL的HA-ZN可促进HaCaT细胞表达HAS2和AQP3.HA-ZN具有较好的控油,抑制痤疮相关的菌群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提示其具有一定的抗痤疮的功效.

    痤疮皮肤保湿锌盐水解透明质酸锌

    AIMP1衍生肽的护肤功效研究

    杨秀芬马文君李磊王培培...
    17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糖化反应是导致肤色暗黄、色斑、老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皮肤糖化问题,开发了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并进行护肤功效验证.AIMP1衍生肽(AdP)是由氨基酰tRNA合成酶相互作用多功能蛋白质1(AIMP1)衍生而来的寡肽,具有类AIMP1的多种生物活性.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糖化和羰基化体系研究AdP的抗糖化效果,并对含AdP的样品进行了临床功效测试.结果表明:AdP可减缓BSA与葡萄糖的糖基化反应,减少蛋白质羰基的生成,具有浓度依赖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显著提高27.32%,TEWL降低12.77%,R2值提高10.34%,ITA°值提高14.25%,皱纹面积减少12.14%,AdP可有效抑制蛋白糖化,具有提升屏障功能、祛黄提亮抗皱的功效.

    AIMP1衍生肽抗糖化功效研究

    基于酶催化合成单甘油酯工艺优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李晓敏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月桂酸和甘油为原料,叔丁醇为介质,采用脂肪酶催化合成了月桂酸单甘油酯(GML),采用单因素试验验证了GML的较佳合成工艺,并研究了GML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叔丁醇与甘油的质量比为1.5:1,脂肪酶用量为12%,反应温度70℃,甘油和月桂酸的摩尔比为3:1,反应时间为1.5 h为较优条件.抑菌测试表明GML对大肠杆菌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随GML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GML质量浓度达到16 mg/mL时抑菌圈直径不再增大,在pH=5.7的弱酸环境下的抑菌效果和抑菌率的半衰期均强于pH=7.2的中性条件,72 h时pH=5.7的环境下G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依旧能够保持在3.9%.

    酶催化脂肪酶月桂酸单甘油酯合成工艺抑菌效果

    浅析《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研究起草技术指南》

    薛晶杨青云黄宝斌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工作,2021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研究起草技术指南》.本文对《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研究起草技术指南》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法律依据和研制范围、主要研制方向、方法文本编写要求和方法验证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对立项申报和方法研制技术要求两项内容给予了重点解读,对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药检机构的相关人员开展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工作提供参考.

    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研究起草技术指南

    化妆品舒缓功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谭淇丹毕永贤刘蕾胡雪情...
    19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空气污染、紫外辐射、长期佩戴口罩等影响因素,我国敏感性皮肤人群的比例逐渐增加.与正常皮肤相比,敏感性皮肤更易发生皮肤刺激,而舒缓功效化妆品有助于改善皮肤刺激等状态.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对舒缓功效宣称的化妆品进行功效宣称评价,然而,国内外目前尚未建立相应的科学有效的标准评价方法.本文从敏感性皮肤成因出发,阐述了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炎症反应、皮肤神经反应过度及其相互促进累积的敏感皮肤形成机制,为舒缓功效原料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调研了化妆品舒缓功效在人体、动物、3D皮肤模型、细胞、生化等不同维度上的评价方法,旨在为建立健全舒缓功效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从而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化妆品监管体系,推动中国化妆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舒缓功效化妆品功效评价敏感皮肤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