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DBS/(C12-4-C12)Br2复配微乳液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廖建军李华斌邓金玭何刚...
    689-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乳液因其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三次采油、化妆品、食品工业等领域.为了探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了SDBS与(C12-4-C12)Br2的最佳摩尔比以及盐度、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油水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SDBS-(C12-4-C12)Br2/正丁醇/NaCl/水/煤油体系,增溶参数随着SDBS与(C12-4-C12)Br2摩尔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终确定SDBS与(C12-4-C12)Br2的最佳摩尔比为0.7:1.盐扫实验中,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呈现出WinsorⅠ型→WinsorⅢ型→WinsorⅡ型的相态转变.油扫实验中,随着油水比的增加,当NaCl质量分数较低时,体系发生由胶团溶液到WinsorⅠ型的转变;当NaCl质量分数足够高时,体系呈现出WinsorⅡ型→WinsorⅢ型→WinsorⅠ型的相态转变.此外WinsorⅢ型微乳液形成和消失所需要的油量随着NaCl和复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

    微乳液表面活性剂复配油水比相变

    常用化妆品成型技术(Ⅰ)—?油水一家:乳剂

    冯云石晶包杰郝旸...
    696-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剂一般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不相混溶的液体连续相中所构成的一类不均匀分散体系的液体剂型,常被用作活性及功能成分的载体或基质,已广泛应用于日化、纺织、皮革、造纸、采油、农药、高分子合成、食品、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随着人们环境、生态观念的提升和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需求,生物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型特色乳剂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乳剂的组成和种类、乳化剂的选择原则和方法、乳剂的形成原理和制备影响因素,并有选择地介绍了近年来乳剂在化妆品及日化相关领域中比较有特色的应用情况.

    乳剂微乳液化妆品制备应用

    天山雪莲多糖外用对特异性皮炎小鼠的改善作用研究

    刘光荣敢小双太美灵韩萍...
    704-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天山雪莲多糖对特异性皮炎(AD)小鼠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外用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复诱导建立昆明小鼠AD模型,40只小鼠,每组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泼尼松龙组和天山雪莲多糖剂量组(质量浓度为100和500μg/mL).记录各组小鼠皮损情况,检测小鼠经皮失水率,观察皮损组织的病理学,ELISA法测定天山雪莲多糖高剂量组皮损组织中IL-6,IL-4,IL-13,Ig E,TNF-a,NOD 1,TLR-2,CRAMPS的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外用天山雪莲多糖处理小鼠皮肤特异性皮炎湿疹样得到明显改善,经皮失水率显著降低,HE染色病理图片的表皮层厚度显著降低,皮肤组织中Th2相关的细胞因子IL-6,IL-4,IL-13和Ig E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同时TLR受体调控相关的因子NOD 1,TLR-2,TNF-α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CRAMPS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天山雪莲多糖通过调控TLR-2和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了AD模型小鼠的皮损,为天山雪莲多糖在预防和治疗特异性皮炎制剂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天山雪莲多糖特异性皮炎免疫调控细胞因子

    PR-CS/γ-PGA纳米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张婉萍吴凯翔蒋汶张冬梅...
    710-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壳聚糖(CS)和聚谷氨酸(γ-PGA)为壁材,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包覆苯乙基间苯二酚(PR)壳聚糖/聚谷氨酸(PR-CS/γ-PGA)纳米胶囊,提高PR的稳定性.研究了γ-PGA质量浓度、CS溶液pH以及PR质量浓度对包覆PR-CS/γ-PGA纳米胶囊粒径大小、Zeta电位和包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CS质量浓度为1.33 mg/mL时,制备PR-CS/γ-PGA的最佳条件:CS溶液pH为4.5,γ-PGA质量浓度为0.27 mg/mL,PR质量浓度为0.4 mg/mL,反应时磁力搅拌速度为400 r/min,γ-PGA滴加速度为0.5 mL/min,反应时间为1 h.通过对PR-CS/γ-PGA纳米胶囊进行系统表征:TEM扫描表明,PR-CS/γ-PGA纳米胶囊呈球形.FT-IR分析表明,CS与γ-PGA之间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CS/γ-PGA纳米胶囊,且PR-CS/γ-PGA纳米胶囊中含有PR.TGA曲线表明,CS/γ-PGA纳米胶囊可以提高PR的热稳定性,PR-CS/γ-PGA纳米胶囊成功包覆了PR.

    壳聚糖聚谷氨酸苯乙基间苯二酚离子凝胶法纳米胶囊

    磁性碳基固体酸制备及其在糖苷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喻红梅周峰华平李建华...
    717-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四氧化三铁为磁核,可溶性淀粉为基质,对甲苯磺酸为磺酸基来源,分别采用分步法和一步法制得磁性碳基固体酸催化剂Fe3O4/C-SO3H(A)和Fe3O4/C-SO3H(B).利用SEM、XRD、FT-IR、TG、振动样品磁强计(简称VS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两种催化剂的活性进行比较,活性好的催化剂应用于辛基葡萄糖苷的合成.结果发现,Fe3O4/C-SO3H(A)为核壳结构,粒径大小约为30 nm;Fe3O4/C-SO3H(B)表现为具有一定多孔结构的无定形颗粒物;两种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磁学性能.相比于Fe3O4/C-SO3H(B),Fe3O4/C-SO3H(A)在酸含量、葡萄糖转化率上表现更佳,因此选用Fe3O4/C-SO3H(A)作为辛基葡萄糖苷的合成催化剂.当Fe3O4/C-SO3H(A)用量为葡萄糖质量7%,正辛醇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9:1,反应温度为140℃时,葡萄糖转化率可达到98.5%.催化剂可通过简单的磁场分离进行重复利用,重复使用3次后,葡萄糖的转化率仍在92%以上.

    磁性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结构表征辛基葡萄糖苷重复使用

    河南油田耐高温稠油乳化降黏剂优选及乳化机理研究

    赵一潞程红晓徐丽娜王晓东...
    724-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河南油田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的问题,对一系列不同类型、不同质量分数的乳化降黏剂配方进行优选,进而研究了高温条件下乳化降黏剂的性能,并探究了最佳降黏剂配方的乳化机理.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乳化降黏剂配方为0.4%(w/%)的BY-2,在油水比为7:3,油藏温度50℃条件下,可产生优异的乳化降黏效果,稠油降黏率高达97.36%.此外,高温对乳化降黏剂的影响较小,在300℃下老化6 h仍能保持优异的油/水界面活性和乳化效果.乳化降黏剂中的碱性组分可与稠油中的石油酸原位生成表面活性物质,进而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升乳化降黏效果.本研究为稠油油田耐高温乳化降黏剂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稠油乳化降黏剂耐高温油/水界面活性协同作用

    翅果油纳米乳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赵志娟公培龙王霞辉于佳卉...
    731-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自乳化成型技术制备翅果油纳米乳,考察其理化特性,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纳米乳外观均匀,粒径大小分布均一,分散指数(PDI)、pH值、电导率等均表明其理化特性良好.纳米乳稳定性测试分别在4℃冰箱和25℃常温存储、转速3000和6000 r/min离心、稀释10倍和100倍条件下进行,粒径均未有明显改变,且未发生分层、浑浊及沉淀析出的现象,表明其稳定性良好.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验证纳米乳的抗氧化性能,显示翅果油纳米乳及翅果油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随着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趋势,且纳米乳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优于同质量浓度的翅果油,表明翅果油纳米乳具有更优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的纳米乳可以作为一种稳定和潜在的载体形式,提高药物或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性能,也可以为翅果油的开发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翅果油纳米乳抗氧化性

    一种高纯度伊利石的制备及其应用

    何广文颜少慰余斌
    737-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湿法提纯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纯度的伊利石矿物.通过优化磨矿浓度、进口流量和沉降时间确定了高纯度伊利石的提纯工艺;通过重金属检测确定了伊利石的安全性能;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粒度分析表征了伊利石的结构和纯度;以提纯的伊利石为原料制备了一种伊利石泥浆面膜并探索其化妆品功效.提纯结果表明,当磨矿浓度(矿和水的质量比)为80%、进口流量15 m3/h、初级沉降时间24 h、二级沉降时间72 h时伊利石提纯效果最佳,精矿中伊利石含量从41%提升至94%;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制得的伊利石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限定值,体现出优良的安全性;结构表征显示提纯后的精矿减少了颗粒状杂质,呈现出典型的鳞片状结构,且伊利石的粒径显著减小,说明原矿中的杂质得到有效去除;伊利石泥浆面膜的化妆品功效验证表明,相较于常规泥浆面膜,伊利石面膜具有较强的油脂去除能力,相较于常规洁面乳又兼具清洁力与温和性,体现出伊利石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潜力.

    伊利石提纯工艺微观结构化妆品应用

    黄金微针联合可复美面膜对玫瑰痤疮患者症状、皮肤生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崔秀华高伟涛武庆梅苏子新...
    74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黄金微针联合可复美面膜对玫瑰痤疮患者症状、皮肤生理功能、预后的影响.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142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71例.对照组采取黄金微针,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可复美面膜,均治疗4周.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皮肤生理指标(经皮水分流失量(TEWL)、表皮含水量、油脂)、角质层完整性指标(粘脱蛋白含量、丝氨酸蛋白活性)、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QOL).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组红斑、潮红、毛细血管扩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TEWL、丝氨酸蛋白活性、粘脱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油脂、表皮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Acne-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黄金微针联合可复美面膜有助于改善玫瑰痤疮患者皮肤生理功能,修复角质层,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玫瑰痤疮可复美面膜黄金微针皮肤生理功能预后

    基于皮肤3D快速成像技术对唇部和唇周皮肤衰老分析

    贾雪婷岳章李晶晶张辰暘...
    750-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皮肤3D快速成像系统(简称AEVA-HE)旨在探讨女性唇部及唇周皮肤衰老变化特征.实验选取20名符合条件健康女性志愿者参与测试,并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10人,通过采集志愿者面部3D图像,对唇部、唇周皮肤生理参数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唇周:青年组和老年组之间皮肤皱纹粗糙度(Ra,Rz)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唇周皮肤更细腻;下唇纹:对青年组和老年组下唇平滑度(Stm,Sa)比较,未表现统计学意义;唇角:唇部粗糙度和皱纹深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部:唇部形态参数(Positive volume)结合3D可视化立体形态图,青年组唇部表现更饱满,但未表现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试验表明AEVA-HE系统可采用客观数据与可视化图像表征唇部和唇周的皮肤纹理结构和形态特征,为化妆品企业与研究机构对唇部和唇周皮肤衰老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皮肤快速光学成像技术唇部衰老三维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