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氧化硅包载对维生素C稳定性提高的研究

    石美玲陈娟博李皓黄员琴...
    1015-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化妆护肤用品中亲水活性成分维生素C(Vc)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二氧化硅负载Vc(Vc@SiO2)并通过硅烷改性(Vc@s-SiO2)分散在辛酸/癸酸甘油三酯(GTCC)油相体系中提升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Vc负载于二氧化硅中,包封率为68.2%、载药率为13.6%;改性后Vc@s-SiO2表面疏水,接触角由33.6°增大为130.7°;分别在紫外光照射和50℃下静置时,Vc@s-SiO2相较于游离Vc能相应提高11.4倍和27.7倍相对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二氧化硅负载Vc并分散于GTCC中能够隔绝水和氧等不利因素,降低活性损失,提高Vc的稳定性.

    生物活性物二氧化硅维生素C硅烷改性稳定性

    天然生物质材料的制备、性质与应用(Ⅸ)——易溶稳定的多功能天然多糖胶:葫芦巴胶

    高宇周业杰李元铭刘骑源...
    1023-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葫芦巴胶是从豆科植物葫芦巴胚乳中提取出的一种水溶性天然多糖胶.因葫芦巴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持水性、增稠性、热稳定性和乳化力、成膜性等理化性能,以及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并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共混和酶法等多种改性技术进一步改善其理化性质、提升其功效作用,使得葫芦巴胶在日用化工、食品加工、医药、采油等行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浅述了葫芦巴胶的来源、分子结构及其典型理化性质,并总结了葫芦巴胶的主要提取、纯化方法及常用改性技术,同时概述了葫芦巴胶及其改性产物的应用情况,并提及了当前葫芦巴胶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发方向和发展前景.

    葫芦巴胶葫芦巴分子结构提取改性应用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基于体外水平的护肤功效研究

    王建范毓慧李丹凤程宁文...
    1030-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体外水平探究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护肤功效.首先通过不同温度对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进行处理,分析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随后通过检测其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胶原蛋白酶的抑制率、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含量、体外角质形成细胞活性氧(ROS)抑制作用及对角质形成细胞透明质酸(HA)、丝聚蛋白(FLG)和转谷氨酰胺酶1(TGM1)表达量的影响,评价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体外护肤功效.结果显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在70℃以内能保持其稳定性良好.在护肤功效方面,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能够抑制弹性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的活性,促进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含量上升.同时,其对体外角质形成细胞RO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以增加角质形成细胞HA、FLG和TGM1的表达量.总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体外护肤功效,本研究证明其具有潜在的紧致、抗皱、保湿及修护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化妆品原料.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稳定性人成纤维细胞体外角质形成细胞护肤功效

    洋甘菊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传茂邱志王枫亮林盛杰...
    1039-1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优化洋甘菊总黄酮的提取和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了先用超临界CO2去除洋甘菊脂溶性成分,再结合超声辅助提取洋甘菊总黄酮,用大孔树脂对洋甘菊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洋甘菊总黄酮成分进行了分析及表征.得到超临界CO2去除洋甘菊脂溶性成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60 min、萃取压力25 MPa,洋甘菊除脂率为8.66%;超声辅助提取洋甘菊总黄酮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200 W,总黄酮提取率为4.25%;选用AB-8树脂,纯化后洋甘菊总黄酮的纯度由6.04%提高到52.25%,而不结合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单一超声辅助提取法采用同样纯化工艺后洋甘菊总黄酮的纯度仅为25.47%.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的结合工艺能更加高效提取洋甘菊总黄酮,并能降低洋甘菊总黄酮的气味,纯化后的洋甘菊总黄酮可较好的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洋甘菊总黄酮提取纯化抗氧化活性

    P7脂肽的合成工艺与生物活性研究

    张文杰石峰咸瑞卿董玉香...
    1050-1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P7脂肽的合成工艺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固相多肽法(SPPS)和疏水载体辅助液相法(LPPS)人工合成P7脂肽;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合成的化合物与受体蛋白(3OCG)进行对接;采用MTT法与Griess试剂法检测P7脂肽的生物毒性和抗炎活性.成功合成P7脂肽并对其进行质谱表征;SPPS法与LPPS法的收率分别为34.45%和66.31%,物料消耗量分别为129.12和83.08 g,废液产生量分别为7.12和3.38 L,PMI分别为30.81,10.29,E-因子分别为1700.62,419.70;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7脂肽与p38蛋白激酶(3OCG)的对接结合能最小,GHK分子与残基ARG67、LYS53和GLY36形成氢键,P7肽与残基ALAA34、TYRA35、THRA185形成氢键,P7脂肽与残基ARGA70、ARGA189、TYRA35、ARGA67、ASNA155、ASPA168形成氢键并与残基存在范德华力、pi-烷基、C-H键等相互作用力;P7脂肽在32 μmol/L浓度以内无生物毒性;不同浓度的P7脂肽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NO的释放具有很好的下调作用.通过对P7脂肽的合成研究,表明LPPS法的总体收率比SPPS法收率高且物料消耗量及"三废"产生量少,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分子对接与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P7脂肽具有良好的抗炎抗骨质疏松活性.

    多肽LPPS法SPPS法分子对接

    氨基酸组合物护发功效及机理探究

    范加谊喻文莘卞筱颖岳岭佳...
    1059-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氨基酸组合物对损伤头发的修护功效,通过拉伸测试、梳理测试等方法评价了氨基酸原料对于发丝的修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测试中氨基酸组合物原料可以使屈服区拉力提升29.4%,使头发的梳理功分别下降22.4%(干梳)、18.1%(湿梳).通过谱学表征以及荧光渗透试验和应力松弛试验的结果,可以认为氨基酸组合物通过渗透进入发丝的方式,修护其中被破坏的化学键、提高分子间作用力从而达到增韧的效果,并使得发丝脂质向头发表面聚集,对头发表面性质起到修护效果,改善了头发的梳理性,特别是对烫发染发导致的受损头发具有显著的修护效果.

    氨基酸头发护理化学键拉伸性能仿生氨基酸

    构树花粗多糖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赖梓漩宋雨轩段雪伟刘诗芸...
    1069-1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构树花粗多糖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雌性昆明鼠建立长波紫外线(UVA)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模型,并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考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皮肤厚度和胶原纤维的变化;考察皮肤组织Hyp、抗氧化酶SOD、GSH-Px、CAT和MDA,TNF-α、IL-1β、IL-6的含量,MMPs、Nrf2、HO-1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构树花粗多糖凝胶可不同程度改善皮肤粗糙溃烂现象,抑制皮肤增厚,提高真皮层胶原含量,使胶原纤维排列趋于紧密;提高皮肤组织中SOD、GSH-Px和CAT活力,降低MDA含量(P<0.05);降低皮肤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P<0.05);MMP-1和MMP-3含量明显降低(P<0.05),Nrf2蛋白和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p65/p65蛋白表达比例显著降低(P<0.05).可见,构树花粗多糖对紫外线致小鼠皮肤光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构树花粗多糖激活Nrf2通路、增强SOD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NF-κB通路有关.

    构树花粗多糖皮肤光损伤氧化应激炎症因子Nrf2通路

    MQ硅树脂成膜剂的性能研究

    何洁颖蔡佳静王飞飞
    1078-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MQ硅树脂是四烷氧基硅烷(Q单元)和三甲基乙氧基硅烷(M单元)的共聚产物,出色的防水与持妆能力,致使其在化妆品领域作为成膜材料运用广泛,因此评估和筛选适宜的MQ类成膜剂对提升配方开发效率十分重要.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接触角测量仪、透气性分析仪等探究了21款市售MQ硅树脂的成膜性、成膜时间、疏水疏汗疏油性、透气性与分子量及分布状态等性能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MQ硅树脂的性质与其分子量的大小和分布状态有一定关系,对于分子量较高、分布较窄的MQ硅树脂类成膜剂,其成膜脆性高、疏水疏汗性强、透气率低、成膜时间快.而在分子量减小,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几乎不变或者拓宽,即分布较宽的情况下,MQ硅树脂表现出较柔软、疏油性较好、疏水疏汗性一般、成膜时间较长、透气率较高的特征.

    MQ硅树脂成膜剂分子量

    白茅根提取物抑菌抗炎活性在口腔护理品中研究与分析

    魏志明王亚玲
    1086-1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体外评价方法对白茅根提取物在口腔护理品中的抑菌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水、50%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石油醚作为溶剂提取白茅根提取物,将其加入到二氧化硅体系牙膏中,通过"划割牙龈+钢丝结扎+滴入牙周炎患者细菌培养物+高糖黏性食物饲养"构建20只5周龄SD大鼠牙周炎模型,测定白茅根提取物对大鼠牙周炎模型中的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杆菌(Aa)、牙龈卟林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中间普菌(Pi)、硒赛类标菌(Tf)、变黑普菌(Pn)]、外周血、龈沟液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及牙周健康指标[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的影响,采用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验证白茅根提取物应用于口腔护理品中的安全性.结果显示,白茅根提取物能明显减少Aa、Pg、Fn、Pi、Tf、Pn,降低CRP、TNF-α、IL-1β、IL-6、PGE2表达,具有抑制牙周致病菌活性,抵抗牙周炎症反应作用,能改善牙周健康,且安全性可靠.

    白茅根提取物抑菌抗炎口腔护理品

    白花泡桐叶片提取物的抗皮肤光老化作用研究

    孙琳张曼
    1092-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白花泡桐叶片提取物(Paulownia fortunei leaf extract,PFLE)对紫外线B(UVB)诱导的皮肤光老化小鼠的影响.将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低剂量PFLE组(L-PFLE)、中剂量PFLE组(M-PFLE)、高剂量PFLE组(H-PFLE).NC组小鼠不照射.其他组小鼠使用紫外线光疗仪进行UVB照射.UVB照射当天,NC组和M组小鼠背部涂抹雪花膏,L-PFLE组、M-PFLE组和H-PFLE组小鼠分别涂抹50,100和200 mg/kg的PFLE乳膏.UVB照射和给药周期均为6周.检测了小鼠的体重、皮肤含水量、皮肤氧化应激指标、HYP和HA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形态.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小鼠皮肤中Nrf2(细胞核)、Keap1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RT-qPCR检测了小鼠皮肤中MMP-1、MMP-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M组比较,L-PFLE组、M-PFLE组和H-PFLE组小鼠皮肤含水量升高,皮肤形态明显改善,SOD、CAT和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Nrf2(细胞核)和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Keap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HYP和HA水平升高,MMP-1和MMP-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表明PELE经皮给药具有良好的抗皮肤光老化作用.

    白花泡桐叶片提取物皮肤光老化抗氧化羟脯氨酸透明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