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蔬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蔬菜
蔬菜

王永健

月刊

1001-8336

sc5634@sohu.com

010-51503567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板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

蔬菜/Journal Vegetabl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蔬菜从业者的技术类刊物。致力于"为决策提供参考、为生产提供技术、为经营提供信息--全面服务蔬菜产业"的宗旨,定期给读者送上最新行业发展动态信息、品种信息,最及时的生产技术指导、蔬菜营销指导,还有杂志社全体同仁精心策划、忠诚奉献的涉及行业观察与思考、经营方法点拨和优化、市场态势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减少蔬菜全产业链损失与浪费助力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

    余亚丽穆月英张哲晰薛莉...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的损失与浪费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为了减少蔬菜全产业链的损失与浪费,助力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对蔬菜的生产、产后处理、贮存、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损失与浪费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了全产业链损失和浪费率高、产后处理环节损失严重、减损潜力巨大等蔬菜损失与浪费的特征,分析了自然灾害、相关基础设施不足、供需信息不对称、非标准化操作、消费者偏好、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等造成蔬菜损失与浪费的主要成因,阐述了蔬菜损失与浪费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梳理目前我国减少食物损失与浪费所采用的主要举措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包括多方合力制定减少食物减损行动方案、强化监管推进全链条减损标准建设、总结试点经验形成示范推广、加强教育引导文明健康消费理念等.

    蔬菜损失浪费产业链食物系统

    河南省生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董晓宇姚秋菊常晓轲韩娅楠...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生姜产业发展,从种植面积及效益、种植模式、品牌建设、产区分布等方面梳理了河南生姜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中,生姜种植面积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大多种植者采用露地种植,打造出了以清化姜、张良姜、黄姜、州姜为代表的知名地方生姜品牌,形成了豫北、豫中和豫南3大主产区;并针对存在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缺乏、科研推广实力弱、价格变动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快良种选育和科技创新、加强品牌效应和打造全产业链等建议.

    生姜产业发展现状建议

    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陈同富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党和国家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具体表现,也是化解农业风险、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覆盖全市13个涉农行政区以及首农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经办险种60余个,为农林牧渔业提供了全面的风险保障,开办品种数量、质量及保障水平在全国领先,但仍然面临着个性化保障程度不足、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需求错配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有效推动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力度,提升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优化财政补贴政策,增加对农业保险的科技应用,建立定损和监管的统一标准,更好地服务于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农业保险现代化农业保险制度现状建议

    马铃薯贮藏质量与生育期间施肥的关系

    于静刘坤樊明寿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协调马铃薯高产栽培与高效贮藏的关系,从块茎保鲜、抑芽、防腐、降低还原糖含量、减少质量损失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马铃薯生产中有机肥施用,氮、磷、钾肥应用以及微量元素处理对马铃薯贮藏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其中,生育期施用有机肥是减少块茎贮藏期干物质消耗、提升贮藏质量的有效策略;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有助于减少贮藏期间块茎质量的损失和降低腐烂率;钾肥有助于降低块茎贮藏期间的发芽率,而氮、磷肥效果正好相反;施用钙肥可提升块茎的耐贮性及加工品质,镁的施用效果与钙相似.

    马铃薯养分管理贮藏质量

    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

    李小凤邢天琪沙品洁张金轶...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质量安全管控能力情况,从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品牌提升3方面调研了北京125家农业标准化基地,发现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普遍存在产后机械化,投入品管理,标准体系建立,标准转化以及品牌建设、培育和推广方面仍较薄弱,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开具、标准梳理等方面执行水平尚需提高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培训、推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规范质量标志管理等建议.

    农业标准化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农产品

    不同排种量对甘薯采苗量和薯苗质量的影响

    付道义徐冰洁史春余孙哲...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排种量对甘薯采苗量和薯苗质量的影响,以商薯19(S19)和烟薯25(Y25)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排的方式,设置10、15、20、25 kg/m2 4个排种量,其中25 kg/m2为常规排种量,从采苗量、薯苗质量、薯苗生长特性和薯苗群内环境条件(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19和Y25的采苗量均随排种量的增加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20 kg/m2排种量处理最高,分别为2 124株/m2和986株/m2,较10、15、25 kg/m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07.4%、19.1%、10.1%和100.4%、45.4%、8.6%;Y25叶片净光合速率、茎部剪切力和拉伸力也均以20 kg/m2排种量处理最高,分别较25 kg/m2排种量处理显著增加16.54%、25.4%、44.5%;S19和Y25薯苗壮弱比、茎部机械力、茎部木质素含量及叶片、叶柄和茎干率也都是20 kg/m2排种量处理显著高于25 kg/m2排种量处理.S19和Y25薯苗群体中光照强度随排种量的增加而降低,20 kg/m2排种量处理分别较25 kg/m2排种量处理显著增加20.1%和18.2%;相对湿度则随排种量的增加而增加,20 kg/m2排种量处理分别较25 kg/m2排种量处理显著降低12.2%和4.7%;薯苗群体温度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S19品种20 kg/m2排种量处理温度较25 kg/m2排种量处理显著降低5.1%.综上,适宜排种量可形成合理的薯苗群体结构,改善群体内部小气候,提高光合性能和茎部机械力,促进薯苗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采苗量和薯苗质量,平排条件下以采苗量为目的的最佳排种量为20 kg/m2.

    甘薯育苗排种量采苗量薯苗质量

    茄子与平菇、甘蓝、甘薯间作对其长势、产量及根际环境的影响

    王帅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因茄子连年种植导致的土传病害增加而对茄子生产造成影响,形成健康、生态的解决办法,以茄子不间作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茄子与平菇、甘蓝、甘薯3种作物分别间作后对其长势、产量及根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茄子与3种作物间作对茄子株高日均生长量、茎粗、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667 m2平均产量以及根际土壤干质量、含水量、EC值、碳氮比、有机碳含量、无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茄子与甘蓝间作较与平菇、甘薯间作可显著降低土壤干质量和速效钾含量,且较对照分别降低了8.58%和11.11%,这有利于土壤孔隙度的增加,同时较对照极显著提高了茄子根际细菌总量,显著提高了根际真菌总量及根际细菌与真菌总量比值,分别较对照提高114.44%、42.18%和49.56%,这有助于茄子连作障碍的消减及土传病害的防治;茄子与平菇间作极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pH值,较对照降低5.36%,极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降低16.99%和17.10%,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幅达36.10%,极显著提高了根际细菌总量和真菌总量,分别提高71.84%和156.98%;茄子与甘薯间作,极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pH值,降幅达7.39%,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根际真菌总量,极显著增加了根际细菌总量,增幅分别达27.76%、56.98%和99.67%.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茄子与甘蓝间作有利于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丰富、稳定土壤生态系统,有助于作物植株健康生长,但间作时需要及时补充钾肥;而茄子与平菇、甘薯间作会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可用于盐碱土或"生"土的改良.

    平菇甘蓝甘薯茄子间作长势产量根际环境

    水肥精量控制对西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姬彦雪甘小虎黄雯魏猷刚...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育西瓜壮苗,减少水肥资源浪费,开展了在嫁接成活期控制不同基质含水量(95%~100%、70%~75%)和育苗期使用不同水溶肥包括磷酸二氢钾和氮磷钾平衡肥(15-15-15+TE)的水肥精量控制试验,比较分析了嫁接苗的成活情况、生长指标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冬春季在玻璃温室内培育西瓜嫁接苗,嫁接后7 d内以基质最大含水量保持在95%~100%,施用磷酸二氢钾肥水溶肥1 000倍液4次(在砧木现1片真叶时、嫁接苗接穗现1片真叶时、接穗1叶1心时和接穗2叶1心时分别灌根1次)为宜,可提高嫁接成活率(95%),降低病苗率(5%),且壮苗指数(165.59)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有利于培育西瓜壮苗.

    西瓜嫁接苗水肥精量控制生长发育壮苗指数

    大棚辣椒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研究

    黄曙光曹屯国马永发蔡利国...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棚辣椒多年连续种植,导致大棚辣椒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辣椒大幅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基于大棚辣椒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规律,通过试验和示范、推广,形成了1套以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害虫诱杀技术和科学用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全程绿色防控模式,并在生产中不断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农药残留合格率100%,提高了辣椒产量和品质,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效益显著;绿色防控区产投比(6.78:1)明显高于常规防控区(4.68:1),667 m2净收益较常规防控区高出4 111.0元,经济效益较好.

    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

    扶桑绵粉蚧的识别及防治

    徐藤双周洁玲罗克波黄立飞...
    53-55,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扶桑绵粉蚧在广东、广西、海南和浙江等省甘薯上危害严重,为了精准识别和有效防控扶桑绵粉蚧,详细介绍了扶桑绵粉蚧的特征特性、分布与危害、危害症状、发生特点,并结合实践提出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

    甘薯扶桑绵粉蚧特征特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