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彭熙

月刊

2096-2304

scbgxb@126.com

023-68852703

400042

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理工大学杨家坪校区图书馆大楼16楼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积极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经常登载著名高校和行业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约稿,对推动兵器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心、支持和信赖,得到了不断发展和进步,已成为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广大科技人员、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大专院校师生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VMD-ASWT-P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

    刘志卫邱明李军星刘静涛...
    24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方法直接舍弃高频分量导致信号降噪不充分和信号在时、频域表征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融合自适应同步压缩小波变换(AVMD-ASWT)的少噪声时频图像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卷积神经网络(PCNN)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识别.采用AVMD-ASWT算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二次处理,同时引入互信息熵-相关系数准则,获得高分辨率的少噪声时频图像.将少噪声时频图像作为网络模型的输入进行故障识别,同时采用动态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参数进行优化,可解决模型结构难以确定的问题,模型识别正确率和识别速度均有明显提升.工程实例表明:运用AVMD-ASWT方法得到的时频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显著降低了信号中噪声的影响,且提出的PCNN模型的故障识别正确率达99%以上.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自适应同步压缩小波变换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识别

    基于自适应边际损失的小样本故障诊断方法

    熊鹏伟李志农刘晨宇冯博...
    253-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度量学习的小样本故障诊断方法,在模型优化过程中对边际影响的忽略导致模型对训练数据过于敏感,进而产生过拟合.为此,构造了一种自适应边际损失函数,帮助模型学习样本之间的相对距离,以获得足够的距离信息,提高对新样本的泛化能力.另外,根据训练数据的分布和模型的性能,自动调整边际的大小,使其自适应地区分不同的故障类别.为更好地解决小样本问题,提出了元度量学习框架,采用元学习片段式训练模式.在度量模块中,引入余弦相似性以提高方法的表达能力,并指导模型的优化和训练,使其更好地适应小样本数据.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带故障的无人机飞行日志数据构建了数据集,并将所提方法与传统的度量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无人机小样本故障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和稳定性,为小样本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

    故障诊断小样本元度量学习自适应边际损失无人机

    高速履带车辆履带销轴橡胶衬套连接力学性能研究

    袁加乾孙飞鹰陈哲吾
    261-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橡胶衬套材料超弹性特性行为,设计单轴拉伸实验,获得反应销轴橡胶衬套材料的力学属性数据;选择四种常用于描述橡胶材料超弹性的本构模型,基于ABAQUS得到3 阶Ogden本构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设计橡胶衬套压缩实验与仿真压缩实验,检验了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建立连接结构中带有销轴和橡胶衬套的 2 个履带板连接有限元模型,结合橡胶衬套实际安装特点,对橡胶衬套有限元模型径向预压缩后,完成履带板拉伸和扭转仿真计算,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橡胶衬套力学性能.通过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预压缩后履带销轴橡胶衬套连接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橡胶衬套拉伸刚度50 000 N/m、扭转刚度18 600 N·mm/(°),为高速履带车辆行走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奠定基础.

    橡胶衬套超弹性本构模型有限元计算预压缩力学性能

    基于DETR的3C装配场景精准视觉检测方法

    程轲陈雯柏刘辉翔
    269-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传统检测算法对3C智能装配场景下小尺度器件识别精度不高,在面对目标器件遮挡情况下产生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ETR算法,通过引入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PANet,使模型保留更多的细节和上下文信息,从而提高对小目标的感知能力,改善小尺度器件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骨干网络对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弱,计算和参数量较大的问题,采用了ResNeSt-50 骨干网络,使模型拥有更强的特征表示能力,从而改善了泛化能力以及提升了模型的效率;采用ACON自适应激活函数有效的优化了激活函数在负半轴特征信息消失的问题;最后使用Smooth-L1 Loss可以结合Focal Loss损失函数,使模型收敛精度更高,并且有效的改善了正负样本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在自建3C装配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mAP@0.5 比基准网络YOLOv5 提高了4%,比YOLOv7 提升了2%.

    目标检测DETR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自适应激活

    四轮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运动分析及轨迹跟踪控制

    郅耀威赵书尚李东林雷江涛...
    277-282,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轮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被广泛使用,针对四轮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转向运动,引入了3 个运动学参数用于描述机器人转向运动,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3 个运动学参数与机器人轮速之间速度变化关系,进一步得出滑移转向移动机器人在低速工况下可等效为轮式差速机器人,为滑移转向机器人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根据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轨迹跟踪问题,利用Lyapunov直接法设计了基于反步控制(Backstepping Control)的非线性反馈控制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有效性.

    滑移转向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反步控制轨迹跟踪

    基于自编码器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陈海秀房威志陆成陆康...
    283-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图像特征提取不充分、中间层信息丢失以及融合图像细节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端到端图像融合网络结构.该网络由编码器、融合网络和解码器 3 部分组成.将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混合注意力机制引入到编码器和融合网络中,利用卷积残差网络(convolutional residual network,CRN)基本块来提取并融合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基本特征,然后将融合后的特征图输入到解码器进行解码,重建出融合图像.选取目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5 种方法在主客观方面进行对比.在客观方面,较第 2 名平均梯度、空间频率和视觉保真度分别提升了21%、10.2%、7.2%.在主观方面,融合后的图像目标清晰、细节突出、轮廓明显,符合人类视觉感受.

    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图像融合注意力机制编码解码结构

    无刷直流电机短反馈分数阶PID滑模的优化控制

    郭志坚于少娟
    29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及参数时变等特性,导致其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灰色预测短反馈分数阶PID滑模优化控制算法.引入内分泌激素调节中的超短反馈算法构成系统双层反馈机制,补偿自身的输出信号;系统反馈环节,引入GM(1,1)模型灰色预测,用灰色预测值取代测量值进行超前控制运算.针对分数阶PID型滑模趋近律参数,采用了一种改进蜣螂优化算法进行寻优,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仿真模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蜣螂算法优化的灰色预测短反馈分数阶PID滑模控制下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具有比常规PID控制更出色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鲁棒性等性能.

    无刷直流电机灰色预测分数阶控制滑模控制超短反馈算法改进蜣螂算法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车路径规划与避障研究

    梅艺林崔立堃胡雪岩
    300-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在无人车路径规划和避障方面存在目标点不可达与局部极小值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法.对引力势场函数进行修改使引力大小在距离较大或较小时收敛于某一值,解决前期引力过大引起的无人车与障碍物碰撞以及目标点不可达问题;采用更平滑的斥力计算公式对斥力势场函数进行优化,解决无人车距离障碍物过近时斥力过大引起的无人车在障碍物附近徘徊的问题;定义了编队稳定力,使编队前进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队形且当无人车陷入局部极小值时能够在该力的作用下成功脱离.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障碍物环境中,基于改进的人工势场法无论是在单无人车路径规划还是多无人车编队协同作业场景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鲁棒性,所规划出的路径更为平滑、速度变化更加平稳,为实现安全、高效的无人车导航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无人车辆编队避障

    大功率电子器件的自驱动散热系统技术研究

    陈永华酒晨霄张文斌吴文东...
    307-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武器装备中的电池组、电子设备、电机等大功率发热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影响其工作效率的问题,优化设计了一种自驱动散热系统,该系统以液态镓合金作为介质,通过热电转换的方式对产生的废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驱动液态金属的泵以实现大功率器件的高效散热.通过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温差达到30℃时,热电模块输出0.12 W驱使泵进入工作状态,模拟发热源的温度下降了7.6℃.当温差增至90℃时,输出电能1.1 W,液态金属在系统中的流速达到0.31 m/s,热源温度降至36.2℃.本系统的散热在无外界供能和控制的前提下,实现散热的自启动,散热效率较于自然冷却提升了116%.

    液态金属自驱动热电转换散热大功率器件

    基于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刘必友赵云峰李国洪
    314-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A∗算法在路径搜索过程中,存在产生过多危险和复杂路径、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A∗算法的改进方案.首先,通过引入评价函数的特殊动态权重动态调整算法搜索的精度和广度,提升算法效率.其次,在A∗算法子节点选择过程中加入规则判断,解决路线与障碍物顶点接触问题,避免高危险路径产生.再次,对A∗算法生成的路径进行平滑度优化,消除多余转角并使运动对象与障碍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提升最终路径的平滑度和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障碍物环境,改进后的A∗算法都以更高的效率、更平滑和更安全的搜索方式找到路径,且大幅降低算法所占用数据存储空间.所提出的改进方案由于其出色的性能以及对于运动对象的安全性考量,有望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取得良好的工程价值.

    A∗算法路径规划算法改进节点选择拐角优化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