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
测绘

李永树

双月刊

1674-5019

scchby@163.com

028-66065617

610041

成都市高新区九兴大道7号

测绘/Jour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Sichuan
查看更多>>本刊1988年被评为四川省科协系统优秀期刊,1993年在四川省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优秀期刊三等奖,1995年四川省首届优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期刊,1999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定为四川省技术类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雪山石冰川InSAR遥感:分布、运动与水储量估算

    王晓文何昱君蔡佳欣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冰川是高寒山区一种常见的冰缘地貌,研究其分布、运动以及水储量对科学认识高山多年冻土的发育条件、演化规律和水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川西高原大雪山地区为例,在卫星InSAR遥感支持下揭示了该地区石冰川的分布和运动特征,并耦合"冰-岩"流变动力模型反演了其潜在水储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发育有1352条石冰川,它们的平均面积、海拔和坡度分别为0.176 km2、4603 m和18°.石冰川的平均坡向运动速度约为52.2 mm/yr,最大运动速度约487.3 mm/yr,并且运动速度在空间和时间上均表现出强烈的异质特点.含冰量反演结果显示所有石冰川的平均含冰量为68.6%,总体含冰量范围55.2%~72.8%,对应的总储水当量约2.802 km3.根据石冰川的分布位置推断研究区多年冻土发育海拔下限约为3655 m,与已有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模拟资料相符.另外,计算显示研究区石冰川储水当量约是冰川的36%,表明石冰川的水文功能在山区水文模型中不应被忽视.

    InSAR石冰川大雪山高山冻土

    基于影像增强的枯死松树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沈富强陈笑峰廖露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材线虫病因其易传播、难发现、致死高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困扰林业资源发展的疑难问题,迫切需要高效准确的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技术以支撑疫木的排查处置工作.本文面向松材线虫病疫木快速精准监测目标,针对当前无人机影像在疫木调查监测中存在的植株定位精度低、识别准确率差等难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影像纠正的定位方法,设计了基于影像增强和ConvNext的疫木自动识别方法,有效提升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病虫害识别精度和定位精度,并在四川省某地区开展了测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全省重点疫区开展应用示范,有力支撑了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防控一张图建设工作.

    松材线虫病自适应增强无人机卷积神经网络

    实景三维中国统筹卫星遥感影像过程质量控制

    吕宇凝刘熙辉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卫星遥感影像是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生产范围大、报验频率高、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依靠成果质量验收难以全面、有效地控制成果质量.本文基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统筹卫星遥感影像成果的基本质量要求,在充分分析成果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厘清关键生产环节的质量风险点,提出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过程质量检查内容指标体系,构建了完整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并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项统筹卫星遥感影像质量检验工作进行了有效地推广应用,有效地提升了验收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实景三维实景三维中国统筹卫星遥感影像过程质量控制

    基于多基线InSAR的ALOS-2数字高程模型重建

    李和平杨坤吴猛张新鼎...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光学数据在多云多雨地区的局限性,通过SAR数据获取DEM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案.ALOS-2卫星搭载L波段传感器,可穿透部分植被接收到地表回波信号,获得更真实的地表信息.贵州省积累了大量ALOS-2存档数据,但其空间基线短、高程模糊数大,未能应用到DEM生产中.基于此,本文收集贵阳市东部区域ALOS-2数据,采用多基线InSAR技术反演DEM结果,通过与单基线结果及SRTM30 DEM对比验证,表明了基于ALOS-2数据和多基线InSAR生产DEM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ALOS-2DEM多基线InSAR

    基于层次分类策略的30m地表覆盖更新生产方法探究

    唐国春龙坤林桂木政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己成功研制并向联合国捐赠3版全球30m地表覆盖产品,实现了全球地表覆盖每隔10年一次的快照,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如何高效更新30 m地表覆盖产品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中亚五国为试验区,依据层次分类策略,选取区域尺度下各地类最佳分类方法,基于GlobeLand30 2020数据和Lansat8卫星影像开展更新试验,探究了新一版30 m地表覆盖更新生产方法.通过计算一级混淆矩阵,试验总体精度为98.68%,Kappa系数为0.9834,可为30 m地表覆盖相关更新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0m地表覆盖层次分类策略混淆矩阵

    基于PS-InSAR的水库大坝形变监测——以大桥水库为例

    肖文全曹依帆秦涛赵辉...
    124-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桥水库具有灌溉、工业及城镇生活供水等重要功能,准确快速地获取水库坝区时空形变信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同一水库却拥有不同材质大坝的形变监测研究较少,且监测方法针对性不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具有监测精度高、范围大、空间覆盖连续等特点,为水库大坝形变监测提出一种新方法.本文以大桥水库为研究区,选取覆盖库区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的63景Sentinel-1A影像,基于PS-InSAR技术,获取水库主坝和副坝的年均形变速率及时序形变信息,并对形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主坝LOS向形变速率介于-4.01~2.78 mm/a之间,累计形变量范围为-12.8~11 mm;(2)副坝LOS向形变速率介于-1.83~3.26 mm/a之间,累计形变量范围为-11.7~11.4 mm;(3)主、副坝形变大于5 mm的点位数量占形变点总数量的比例较为接近,约84%的形变点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水库的稳定性评价和大坝防洪压力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PS-InSAR大桥水库形变监测

    一种自动检查等高线错、漏的方法和程序实现

    程华谦刘璐罗昌琼王武生...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等高线错、漏问题的检查通常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效率低且易漏检.本文根据等高线的自身特性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规律,探索自动检查等高线错、漏问题的方法,并通过Python语言对其进行程序实现.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对等高线错、漏问题的自动化检查方法可行且结果可靠,具有应用推广意义.

    等高线自动检查四川省1∶1万无图区域测图工程项目Python

    三维建模和空间计算技术在矿山修复治理中的应用

    魏翔余咏胜傅晓俊李琼...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修复治理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维地形数据,利用三维建模和空间计算技术,能够直观准确地模拟和计算矿山修复中开挖或回填的土石方量.通过实验表明,三维建模和空间计算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矿山精细化修复治理.

    三维建模空间计算矿山修复治理土石方量计算

    运营铁路自动化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

    刘伯军唐敏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运营期间铁路相对独立的多种自动化监测设备与多种管理平台难以实现监测数据集中同步管理的不足,通过对树莓派进行改装设计,在树莓派系统中集成了 4G通讯模块、广播通讯模块和串口通讯模块,开发了适用于多种监测设备的控制软件,从而构建了一种兼容多种自动化监测设备的采集盒;在基于Ext JS、SQLServer和ASP.NET技术上,开发了自动化监测Web管理平台,实现对多种监测设备和监测数据的统一管理,为运营期铁路监测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运营铁路自动化监测设备采集盒Web平台监测数据集成

    四川应急测绘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易鹏苏勇苏远东杨婧...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测绘管理体系在灾害应急处置、灾情评估、灾后恢复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健全优化四川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确保应急测绘准确高效支撑四川及西藏中东部地区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指挥决策,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条件下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理论框架及实施方法,并结合四川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开展四川应急测绘管理体系优化研究,对加强应急测绘管理体系的思路措施进行了分析,系统梳理了全寿命周期条件下应急测绘管理流程.

    自然灾害应急测绘全寿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