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地质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地质学报
四川地质学报

曾令新

季刊

1006-0995

scdh345@yahoo.com.cn

028-83224539

610081

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国土资源厅综合楼

四川地质学报/Journal Acta Geologica Sichuan
查看更多>>本刊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双百”方针,为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论坛,打破部门界线,促进横向交流;扩大我省地质工作者在国内地学界的影响,繁荣和促进四川地学科技进步,以及促进四川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人才成长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倍受省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安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

    刘文涛陈国辉刘泊雷唐晓玲...
    639-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四川广安资源环境综合地质调查成果为例,选取了地形地貌、岩体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及其他条件等6个一级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结合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经评价,研究区地下空间适宜、较适宜开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97.23%、2.77%,该成果可为研究区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地质参考.

    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层次分析法广安

    泸古高速公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

    罗文超
    646-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泸州至古蔺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泸古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兼具复杂的地质背景、褶皱构造发育、不良地质发育、环境敏感点多等特征,孕育着诸多影响公路建设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发现:影响拟建公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高位危岩落石及崩塌灾害、滑坡灾害、不稳定斜坡、顺层边坡、褶皱构造带、有害气体及生态环境敏感等七大问题.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上述地质风险管控的对策思考,建议以先进科学研究理论为指引,细致调查及钻探验证为基础,辅以数字化钻探新技术、无人机航拍、微动探测、航空物探等新高新技术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灾害的对策研究,促进对拟建公路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工程建设影响的认识提升,实现安全、经济、绿色选线目标.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风险管控综合勘察对策思考

    埋地管道横穿滑坡条件下抗滑桩设计的关键问题探究

    汪道钢张顺涛李杰李重阳...
    653-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是威胁长输油气管道运营安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而管道走向垂直于滑坡主滑方向敷设(横坡敷设)时,滑坡对管道的威胁最为严重.横坡敷设条件下,管道在滑坡推力作用下将发生弯曲变形,滑坡边界部位及中部是埋地管道最容易破坏的部位,其中滑坡边界处埋地管道所受的弯矩最大,滑坡中部埋地管道的挠度最大,滑坡中部靠坡体内侧的管壁承受的压应力最大,而滑坡中部靠坡体外侧的管壁承受的拉应力最大,长期应力作用下,管体本身容易出现塑性拉裂、焊缝开裂或受压屈服破坏.在采用抗滑桩对横坡敷设条件下的滑坡进行治理时,除了要确保滑坡的稳定性还要充分考虑滑坡自身的变形程度及抗滑桩的被动加固属性.因此,管道横穿滑坡时,若采用抗滑桩进行治理,则需要重点考虑抗滑桩的布置位置、设计参数选择、辅助工程措施等关键问题.

    滑坡输油气管道横坡敷设抗滑桩

    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污染成因及修复治理效果分析

    易世友李强高峰陈涛...
    657-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典型岩溶山区坪桥地下河系统为例,综合分析该系统污染成因及污染模式,对污染通道进行识别,重点研究了污染通道区垂向岩溶发育特征及透水性,提出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思路,对工程修复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坪桥地下河系统污染模式为间歇式降水入渗淋滤污染模式、持续性泉水径流入渗淋滤污染模式和持续性竖井渗流污染模式三种,污染通道位于废渣处置场东部,垂向上岩溶发育程度和透水性以标高800 m为界划分为两带,提出采用"近源截排"治理措施,工程实施后治理效果明显,污染受体坪桥地下河出口污染物浓度降低66%~78%,计算治理工程每年抽出污水量47 244 m3,氨氮每年削减量为16 250 kg,锰削减量10 960 kg.研究成果对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下河系统污染成因污染通道近源截排治理效果

    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泥石流发育特征及流量计算——以新疆阿克苏卡尔斯亚沟泥石流为例

    王倪山张程肖龙雷泉...
    664-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克苏卡尔斯亚沟位于阿克苏市温宿县北部,由山区+山前洪积平原河沟组成大规模泥石流,属典型干旱河谷区泥石流.该沟多次发生泥石流造成较大损失.为查明卡尔斯亚沟泥石流发育特征,2020年中央财政出资开展专项勘察.通过野外调查和测量,查明新疆阿克苏卡尔斯亚沟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分区特征、形成条件,划定泥石流危险区范围,估算泥石流峰值流量,预测发展趋势.为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卡尔斯亚沟干旱河谷区泥石流发育特征

    贵州镇远小云盘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解超赵叶江高福兴
    671-676,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云盘滑坡是贵州顺层岩质滑坡典型,该文以贵州镇远县小云盘滑坡为例,详细研究分析小云盘滑坡特征、成因及形成演化过程.表明小云盘滑坡体积24.2×104m3,为中型岩质牵引式滑坡.成因主要在软硬互层地层结构是形成滑坡的沉积建造基础,极端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为其提供外动力条件.滑坡形成经历了滑坡地层沉积建造形成阶段、地质构造作用成坡阶段、潜在滑动面形成阶段、滑坡顺层滑移破坏阶段四个阶段.其破坏模式为前缘岩体下滑解体,中后部岩体顺层渐进牵引滑移.

    顺层岩质滑坡滑坡特征形成演化贵州镇远

    乐山市市中区平兴镇连山滑坡特征及演化过程分析

    黄泽森任敬黄文常一博...
    67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普降暴雨,15~17日出现连续降雨.17日11时至18 日 2时雨强最大,超50mm/h,形成超百年一遇洪灾—"8·18洪灾",受此影响,平兴镇三圣村11组连山黄勇房屋东侧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通过无人机航空摄影、现场调绘、工程地质勘探,对滑坡形貌及变形特征、岩土结构、变形过程、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地下水扬压力作用的滑动变形破坏,经历了初始蠕动变形期-等速变滑移期-加速变形滑面贯通剧滑期-停滑期;滑坡变形阶段伴随地下水扬压力发生滑坡.对四川省盆地类似近水平岩层平推式滑坡失稳机理研究有借鉴意义.

    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破坏模式推移式

    谷汝沟植被区泥石流形成过程与启动机理

    王勇张光庆张弛王健霖...
    682-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7月14日,黑水县谷汝沟爆发泥石流,造成重大损失.该文从泥石流形成条件、物源启动与转化入手,开展了泥石流形成过程调查和启动机理研究.分析和探讨了谷汝沟植被森林高覆盖沟段爆发泥石流的启动机理,提出了谷汝沟"乔木坝"堵溃引发泥石流的启动机制,树木堵塞桥涵导致泥石流成灾的致灾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建议,揭示了植被对泥石流启动成灾的影响,为植被高覆盖率区域泥石流的判别和防治提供参考.

    泥石流堵溃植被启动机理漂木乔木坝

    库水和降雨作用下张家祠堂滑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吕鹏邹建华陈虹雨王兴华...
    68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峡水库是中国最大的水库之一,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和外动力作用活跃,三峡库区大量涉水滑坡受每年库水涨落和汛期降雨影响复活变形.为研究库水与降雨对库区内涉水滑坡变形及稳定性影响,以三峡库区典型的张家祠堂滑坡为例,通过分析2017年至2021年间的GPS监测数据,研究滑坡变形时空响应规律,结合Geo-Studio数值模拟进行滑坡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祠堂滑坡变形从中后部到前缘逐渐减弱,整体呈推移式变形特征;滑坡稳定性对降雨更为敏感;滑坡在库水位下降期叠加降雨稳定性最差.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同类型涉水滑坡防治提供参考.

    三峡库区张家祠堂滑坡库水位降雨稳定性分析

    浅析煤矿采空区塌陷机理及发展因素

    李国新钱利军欧莉华吴小明...
    694-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筠连县位于四川南部,存在大量煤矿采空区,形成采空区塌陷以及伴生的地面裂隙地质灾害.通过对研究区采空区塌陷以及伴生地面裂隙调查,分析煤矿开采形成冒落带、导水裂隙、深厚比、停产时间、开采安全深度、地表移动与变形等因子对采空区塌陷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厚比、开采安全深度、地表移动与变形影响较大.

    采空区塌陷机理发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