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环境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四川环境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刘中正

双月刊

1001-3644

schj@scemc.cn

028-85511646、85530081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

四川环境/Journal Sichuan Environ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主管,由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一种综合环境科学技术期刊。其内容可供从事环境科研、监测、治理、和管理等科技人员交流学习;也可供大专院校环境系、科专业师生参阅及发表论文;亦可供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与环境管理人员工作时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hP光合细菌制剂对河流湖泊水质的提升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晶晶童晋范劲松李柯宇...
    16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合细菌在水环境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河流湖泊较大水体中光合细菌对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还缺乏充分研究。我们分析了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光合细菌产品(RhP制剂)的微生物组分,检测了该制剂对实验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影响。同时回顾分析了该制剂在岳阳市南湖(约3500万m3水体)三年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对水质的影响。另外,还测试了该制剂对自贡市石梯河1。9km河段(约50万m3水体)水质的提升作用,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河水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通过形态学、吸收光谱及高通量测序发现该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其削减实验水体COD、TN和TP的能力较强。该制剂对南湖水质有较好提升,TN去除率最高53。39%,TP去除率最高62。27%。对水质较好的石梯河河水主要污染指标COD有一定改善,对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不大。该制剂治理效率和生态安全性好,适合河流湖泊的水生态治理。

    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水质微生物群落

    泡沫添加量对淤泥免烧陶粒的性能影响

    洪荐英张春雷陈森
    17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疏浚淤泥为主要原料,创新性引进空气泡沫制备免烧陶粒,探究了空气泡沫添加量对陶粒孔隙率的影响,以及孔隙率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35、灰土比3、养护时间7 d条件下,随着空气泡沫的增加,陶粒孔隙率从14。90%增加至32。23%,密度从1144。32 kg/m3下降至792。68 kg/m3,强度从8。96 MPa大幅下降至4。68 MPa,1h吸水率从17。74%波动下降至14。56%,所制备的陶粒为700密度等级的普通陶粒。空气泡沫在陶粒制备过程中损耗81。49%。陶粒密度与总孔隙率线性相关,强度与孔隙率呈指数关系,1 h吸水率与开口孔隙率线性相关。空气泡沫的增加主要是提高了陶粒闭口孔隙率,从而提高总孔隙率,陶粒内部孔隙孔径集中在0~200 μm之间,陶粒孔隙率越大,其内部大孔径孔隙占比也越大。

    免烧陶粒疏浚淤泥空气泡沫孔隙率资源化

    土壤调理剂及其粒径对酸性红壤的改良效应

    陶志慧马军军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酸性红壤的特性,结合不同粒径调理剂中物质释放规律的不同,探寻出最优的调理剂粒径。通过模拟水浸提、恒温土培、盆栽试验和野外田间试验的方式,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粒径的调理剂在水中的pH值逐渐升高,且粒径越小pH值越大,直至77d时,不同粒径调理剂在水中的pH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粒径调理剂盐基离子(K+、Na+、Ca2+、Mg2+)释放量也逐渐降低,刚开始到第21d释放量线性下降,之后慢慢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在第7d到21d之间,不同粒径调理剂中钾、钠和镁离子的释放量出现了相等的时间点,而钙离子释放量相等的时间段出现在第21d到35d间。土培试验表明所有粒径的调理剂对酸性红壤的pH值,钾钠钙镁离子含量和速效养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粒径1~2mm和2~3mm的调理剂对土壤盐基离子(K+、Ca2+和Mg2+)含量提高显著高于其他粒径,分别提高了 34。48%和31。03%、61。94%和47。01%与83。33%和70。08%,盆栽花生施用调理剂后,土壤中得pH值增加了 0。09~0。18个单位,土壤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含量分别降低了 0。01~0。08cmol(+)/kg和0。28~1。48 cmol(+)/kg,田间试验中花生产量较优处理是调理剂粒径1~2mm和2~3m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25。18%和29。51%,土壤调理剂粒径范围1~2 mm和2~3 mm对酸性红壤的改良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粒径。

    生物电厂灰调理剂粒径土壤酸性

    燃煤电厂循环水排污水预处理系统试验与优化

    温佳琪何思源张静岳强...
    18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煤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成分复杂,污染物富集程度高。为提高预处理工艺对水中钙镁硬度、硅、有机物和悬浮物等的去除效率,确保后续深度净化单元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化学软化+絮凝+沉淀"等预处理方法,对北方某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预处理系统开展了现场模拟优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a(OH)2+Na2CO3和NaOH+Na2CO3两种碱性组合药剂中,NaOH+Na2CO3对该厂循环水排污水的硬度、SiO2去除效果更佳,在控制最佳pH为10。5时,出水指标为Ca2+≤50mg/L、Mg2+≤80mg/L、SiO2≤1mg/L,软化剂和絮凝剂的加药顺序对COD去除水平和沉淀效果无明显差异,COD平均去除率为18。26%,SS去除率可达到60%,形成的污泥浓度(以SS浓度计)约为5500mg/L。通过试验研究,选择最适宜的药剂、投加顺序和投加量,为水处理工艺的降本增效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成果可为电厂废水零排放项目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燃煤电厂循环水排污水预处理试验研究钙镁硬度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