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建筑
四川建筑

潘捷鹏

双月刊

1007-8983

scjzbjb@163.com

028-83336908

610081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四川建筑/Journal Sichuan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省建筑业综合期刊,立足四川覆盖全国。在选题上既有应用基础理论,又注重大量的适应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相对稳定的报导方向。该刊以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和可读性为特色,两次获四川省优秀期刊奖,一次编辑加工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锚孔出水量下预应力树脂锚索锚固剂组合试验研究

    王东王智佼陈伟祥陈党辉...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预应力树脂长锚索而言,特别是在有水情况下,锚固剂合理组合是其施工所考虑的关键问题.通过锚孔出水量建立分级,将围岩划分为滴水区、淋水区(弱、中、强)、涌水区,并依托木寨岭公路隧道进行不同水量下树脂锚索锚固剂组合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出水量的增加,超快速锚固剂越能发挥出其本身快速凝胶的优势,即当锚孔出水量处于中淋水区及以上时,采用 3 节超快速锚固剂为最佳;而当锚孔出水量处于弱淋水区时,宜采用"1 超快速锚固剂+2 中速锚固剂";当为滴水区时,3 节中速锚固剂即可充分发挥树脂锚固性能.试验结果对锚索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有效提高主动支护预应力锚索支护效果.

    预应力锚索树脂锚固剂组合现场试验

    胶凝材料对纤维增强纳米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

    吕悦苏芮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PP纤维)作为混杂纤维材料,纳米碳酸钙作为纳米粒子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掺量粉煤灰和硅灰的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对混杂纤维增强纳米高韧性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会降低本试验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但可以提高其延性和抗裂性能,当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0%时,混凝土材料的7d抗折强度达到最大.掺入一定量的硅灰可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折压比,综合考虑硅灰最佳掺量为胶凝总量的10%.

    胶凝材料混杂纤维纳米混凝土力学性能早期强度

    钛材浮动式球阀阀座有限元分析

    谷帅坤张宇航付延河赵龙龙...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公称直径65 mm的钛材浮动式球阀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对不同工况下钛阀的壳体强度、阀座密封性、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通过控制球体位移的方式进行阀座密封性分析,得到了密封比压在阀座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实现阀座密封性时球体的轴向位移范围.利用名义应力法,考虑了水锤效应,利用fe-safe对球阀进行了疲劳寿命的计算,证明其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钛材球阀阀座有限元分析

    市域轨道桩基在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施工的影响与分析

    周海东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高架段桩基承台近距离跨越 10 MPa成品油管道为例,通过数值分析,建立模型,对桩基承台施工的钢板桩、钻孔桩成孔开挖、内支撑、圈梁及土方开挖工况进行分析,得出在最不利情况下对高压管道的影响与分析,确保设计安全性及明确施工过程中重点安全关注工序.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市域轨道沉降位移有限元分析

    三州地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史吉康汪成璇陈壁瑕姜重阳...
    191-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三州地区生态环境及区域概况着手,针对三州地区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这一现状,介绍了目前三州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设施,分析了制约这一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处置水平的制约因素,继而提出适合三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方案.

    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管网建设

    无应力状态法在斜拉桥局部施工场景的应用

    杨辉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拉桥施工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无应力状态法的思想是源于桥梁分阶段施工而产生的,对于某一状态的结构,只有其边界、外部荷载和各构件的无应力状态参数是确定的,则该状态的相关力学参数、变形等是唯一的.可以说,无应力状态法不仅关注于全局,也适用于局部施工控制,因此,以局部的视角,选取斜拉桥施工中有代表性的两个局部施工场景并行作业施工应用及成桥后的大范围调索技术,研究在无应力状态法理论下的应用.

    斜拉桥无应力施工控制并行作业调索

    慢行道彩色路面适用性评价方法研究

    王一博周春霞肖茨郑爱华...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慢行道彩色路面材料种类繁多、技术标准不统一、市面上产品良莠不齐、难以选择的现状,对现有慢行道彩色路面技术的特征和适用性进行了归纳分类.通过实际使用效果,给出了慢行道彩色路面质量评价的六个重要指标.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处理图像,实现评价标准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慢行道彩色路面适用性评价方法.

    慢行道彩色路面计算机视觉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南方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模拟与分析

    王新洋季长沙曾鑫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耦合"达西定律"和"多孔介质中稀物质传递"物理场建立氯化物污染物穿过土-膨润土隔离墙或GCL-膨润土复合隔离墙系统的二维迁移模型.模型考虑污染源浓度沿深度非均匀变化和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研究服役期内隔离墙氯化物迁移规律,并对土-膨润土隔离墙/GCL-膨润土复合隔离墙进行关键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嵌入土-膨润土隔离墙后,氯化物浓度逐年减小,主要分布在含水层内;(2)土-膨润土隔离墙到污染源距离越远,在土-膨润土墙内的氯化物浓度越大;(3)GCL厚度变化对氯化物浓度几乎无影响.此外,GCL位置越靠近土-膨润土墙左侧,墙内峰值浓度越大.

    填埋场土-膨润土墙GCL二维迁移数值模拟

    市政道路下穿铁路货运线的总结与思考

    邓雪峰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成都市宁波路东段下穿铁路项目,根据市政道路横断面组成和铁路现状情况,合理确定铁路隧道横断面和施工方法.根据施工方案和结构分析计算,确定采用预制框架结构和顶推施工工艺.并对接缝处理、防水措施等附属设施进行精细化设计.

    城市隧道下穿铁路分析计算工程实践经验

    施工缺陷下土-膨润土隔离墙系统中有机污染物迁移数值模拟研究

    季长沙王新洋
    210-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耦合"达西定律"和"多孔介质中稀物质传递"物理场,建立了污染物在有缺陷的隔离墙场地系统下二维迁移模型.考虑无隔离墙、有完整隔离墙和有缺陷隔离墙三种情况下,研究地下水路径变化和污染物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流速仅在隔离墙内恒定,远离隔离墙的流速非线性增大.相比假设的恒定流速,这更符合实际,能够更加准确模拟污染物迁移.有窗口缺陷隔离墙的宽度或水力传导率越大,隔离墙出口处污染物总质量通量和最大浓度越大,污染物通量稳定时间越短.此外,窗口位置在纵向上越靠近污染源,隔离墙出口处通量越大.

    土-膨润土隔离墙施工缺陷渗滤液二维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