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产力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产力研究
生产力研究

月刊

1004-2768

0351-4070868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山西经济日报社6层)

生产力研究/Journal Productivit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用数字化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琼妮张明龙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化技术,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机制的产物,又能促进科技创新交叉融合机制实现更大突破,拥有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运用数字化技术增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一是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产品研制上,生产出节能省耗和先进高效的优质产品,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恒定目标.二是以数字化技术改造和研发生产设备,大幅度提高生产设备的前沿科技含量,使其拥有现代制造技术与能力,巩固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三是用数字化技术开发先进工艺流程,使其达到生产高端产品的要求,优化生产过程加工要素的组合方式,加强新质生产力的有机构成内容.

    新质生产力数字化技术优质产品先进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流程

    地方政府负债、信贷资源挤占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黎精明方颖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造成了重要影响.针对地方政府负债规模扩张现象,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6-2022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回归方法检验了地方政府负债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负债规模扩张显著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信贷资源挤占在地方政府负债影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中介效应作用.基于产权异质性的检验发现,上述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表现并不显著.

    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成本信贷资源挤占中小企业

    职场欺骗行为与员工绩效:消极情绪和领导认同的双中介作用

    骆冬嬴刘燕君徐世勇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整合情感和认知双重视角,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领导职场欺骗通过员工消极情绪和领导认同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双中介作用.对三阶段收集的332份有效问卷分析表明:(1)领导职场欺骗行为正向影响员工消极情绪;(2)员工消极情绪负向影响员工工作绩效;(3)领导职场欺骗行为负向影响领导认同感;(4)领导认同感正向影响员工工作绩效;(5)领导职场欺骗行为负向影响员工工作绩效;(6)员工消极情绪在领导职场欺骗行为与员工工作绩效中起中介作用;(7)领导认同感在领导职场欺骗行为与员工工作绩效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探索领导职场欺骗行为对员工工作绩效研究提供了理论发展和实践启示.

    职场欺骗行为领导认同感消极情绪员工绩效

    碳信息披露、投资者关注度与企业价值

    田剑李雅欣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双碳背景为出发点,探讨碳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文章选择了 2019-2022年在生物制品行业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经过实证分析发现:随着碳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生物制造行业的企业价值也随之上升;投资者关注度作为调节变量会增强对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时投资者关注度在强化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方面存在滞后性.上述结果表明企业可采取积极的碳信息披露策略以提高企业价值,向投资者传递良好的碳排放管理信息,为绿色经济体系建设和实现碳达峰提供参考.

    碳信息披露企业价值投资者关注度

    自我威胁对消费者补偿性消费的影响研究

    刘聪王梦迪徐亚南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自我觉知理论,将自我威胁分为公开自我威胁与私下自我威胁,采用实验法探究这两种自我威胁对消费者补偿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差异性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验一发现,经历公开自我威胁的消费者比那些经历私下自我威胁的消费者更加愿意从事补偿性消费行为.实验二发现,相对于经历私下自我威胁的消费者,经历公开自我威胁的消费者展示自我一致性的动机更强,并且自我一致性动机在以上效应中扮演中介作用;同时产品类型在自我威胁和补偿性消费之间扮演调节作用,即私下使用的产品会削弱公开自我威胁与受威胁属性相关产品购买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自我威胁自我觉知理论自我一致性动机补偿性消费

    数实融合、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刘文淘刘永文李睿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实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实融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数实融合水平仍然处于低度融合阶段,分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数实融合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由东向西表现为从高到低的融合空间分布格局.实证结果表明,数实融合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提高技术创新是数实融合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显示,数实融合对促进经济增长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实融合对中西部以及处于非长江经济带的地区促进作用较强,对东部地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数实融合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黄河流域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水平测度——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例

    韩芸王丽丽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生态绿色一体化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以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中部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差异系数法和改进的熵权法衡量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水平.结果发现:(1)时间阶段上,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水平呈现"高开低走"趋势,"十二五"期间起伏变化明显,"十三五"期间波动幅度很小;(2)分指标看,山西中部城市群在节能减排的一体化程度不断递减,能源消耗占主导地位;污染治理的一体化具有显著下降趋势;环境质量的一体化水平呈现波峰式上升趋势,以2012年和2015年为拐点,呈现三段式的倒"U"型.建议山西中部城市群各城市各展所长,补足短板,走生态绿色一体化协同发展道路.

    黄河流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山西中部城市群水平测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

    黄琨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是促进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是提升双城经济圈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为基础上,从政策协同、要素共享、组织优化、统一机制等维度分析区域协同创新助力成果转化的实现路径.研究提出了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新型科技专业智库、成果转化主体联盟和协同创新平台服务体系等对策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协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路径对策

    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分析及"双碳"行动策略研究

    张海亮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CCG)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为数据支撑,分析了山西省交通碳排放现状;从交通运输需求、交通运输结构、交通用能结构和资金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升级运输装备和配套设施、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加强低碳科技创新应用、创新行业管理等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双碳"策略与实施路径.

    交通运输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策略

    农地抵押担保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卢雪粤梅强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地抵押担保拓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的提升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农地抵押担保在施行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障碍,其效果仍有改善空间.因此,文章构建了包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金融机构以及担保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参与的计算实验模型,观察不同实验情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变化情况,探究农地抵押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入担保组织以及完善农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均能进一步提升农地抵押担保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效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农地抵押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