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产力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产力研究
生产力研究

月刊

1004-2768

0351-4070868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山西经济日报社6层)

生产力研究/Journal Productivit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金融、消费升级与碳排放强度

    侯昱丞程铁军笪源洁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数字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新模式,为我国推动碳减排进程、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3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检验,通过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双重视角,探讨了数字金融促进碳减排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并且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来降低碳排放强度,居民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强化了碳减排效果;(3)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减排效果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同时数字金融在低消费水平地区的减排效果优于高消费地区.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金融促进碳减排的内在机制,为"双碳"目标下政府进一步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数字金融碳排放强度居民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中介机制调节效应

    金融科技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27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于子舒杨小军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中国城市级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11-2020年27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金融科技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探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可以助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检验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在金融科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起反向调节作用.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以"胡焕庸线"划分的东部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大于"胡焕庸线"西部区域;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区域和周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均会产生影响.文章不仅丰富了金融科技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也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金融科技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溢出效应

    社会资本、风险偏好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林温雅胡育蓉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Logit模型,基于风险偏好视角研究社会资本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资本的提高会促进家庭风险资产的投资参与率;第二,风险偏好在社会资本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中发挥调节作用,风险厌恶程度会削弱社会资本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三,相较于中年组和老年组,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在青年组中最为显著.

    社会资本风险资产风险偏好家庭金融

    混合所有制改革、税收优惠与国有企业杠杆率

    郭博雅张云华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结构性去杠杆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杠杆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利用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国企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税收优惠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呈"U"型关系;第二,长期杠杆率混改的拐点比短期杠杆率更早出现;第三,税收优惠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杠杆率的"U"型曲线关系中能够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且高税收优惠力度会使"U"型曲线拐点左移,使曲线更加平缓,说明高税收优惠力度能减缓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杠杆率带来的波动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杠杆率税收优惠

    数字化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

    姜金宇王子敏马倩露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韧性形成并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寻求突破的一项重要变革.文章以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年度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首先,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韧性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以及所在地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该影响更为显著;其次,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了企业韧性;最后,基于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实践建议.

    数字化企业韧性融资约束熵权法

    中国生产力学会第二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届第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圆满举行

    中国生产力学会秘书处
    封2页

    Abstracts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