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产力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产力研究
生产力研究

月刊

1004-2768

0351-4070868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山西经济日报社6层)

生产力研究/Journal Productivit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机制研究

    覃剑葛志专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能否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与制造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组织模式紧密相关,也与数字技术发展水平、数字赋能体系的融合能力密切相关,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正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行动落后于数字化意识,数字化转型面临人才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把握供给推动型的数字化转型和需求拉动型的数字化转型两条路径方向,协同增强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设施、数据市场、数字空间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

    数字经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马强张继慧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生态性的指导.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绿色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基本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并赋予新质生产力以绿色底蕴、内在机理和鲜明品质,使其具有传统生产力所不具备的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融合的特质.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培育生态三要素,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新质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人与自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多人博弈的理论研究

    陈博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和对策,文章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多人博弈特征,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多人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两个方面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博弈过程,发现构建以信息沟通、违约惩罚和伦理道德为内容的机制体系是完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可行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博弈集体理性个体理性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

    田宇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之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凸显出其局限性和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也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的转变.新时代对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机理出发,分析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城乡融合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关系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础设施的贸易影响——基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分析

    刘帷韬秦一博熊超高琦...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符合全球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也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选取 2006-2020 年"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 23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性基础设施中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一国贸易产生略微的负效应,而铁路和航空基础设施因国家的不同禀赋而有差别,通信基础设施则有利于扩大国家贸易额.教育、科研、医疗、环保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贸易影响均不明显.基于各类基础设施的贸易影响差异,各国应当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种社会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影响的滞后性,使各类基础设施之间取长补短,高效促进本国贸易和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滞后性

    气象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的创价领域与实现路径

    高琰曾凡雷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转型发展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变革,在该视域下研究气象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协同理论,构建气象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分析框架,深入讨论气象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气象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的创价领域,为气象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提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与"双碳"协同并进的实施路径,为实现气象和"双碳"战略共赢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绿色转型气象高质量发展双碳战略协同实现路径

    社保征管体制改革对社保基金收入的影响研究

    李永海贾致博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保征管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使用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20 年社保基金收入数据,以"社保入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社保征管主体变更对社保基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保费划转税务征收显著促进了社保基金收入,但在不同征收模式之间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社保入税"改革通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这一渠道促进社保基金收入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税收征管强度与社保基金收入之间呈"U"型关系,当地方税收努力大于1.563 时,社保基金收入呈现可持续增长趋势.文章为继续深化社保征管体制改革,完善社保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有益参考.

    社保征管体制改革税收征管强度社保基金可持续渐进双重差分法

    多维邻近性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基于浙江省企业融入长三角产学研合作视角

    程华胡长伟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企业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的重要途径.多维邻近性是否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多维邻近性细分为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技术距离、政策距离,运用泊松回归方法,采用 2017-2020 年浙江企业与长三角其他省市高校及研究所的合作创新数据,研究多维邻近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济距离对长三角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2)政策距离对长三角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有消极影响;(3)地理距离、技术距离对长三角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4)对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距离显著影响长三角的产学研合作绩效,但政策距离不显著,对非高新企业则相反.文章拓宽了多维邻近性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作用路径的研究视角,研究结论为政府完善相关政策,企业进行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产学研合作创新多维邻近性企业异质性长三角

    基于PLS回归的江苏农村生态富民效应研究

    冯俊王忆吴希凡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生态富民,是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促进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必然要求和关键路径,对协调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江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推进生态富民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PLS回归分析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建设好美丽乡村是重要前提,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是基本趋势,推动科技赋能是根本动力,完善各项机制是关键保障.

    农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共同富裕江苏

    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牛雪妍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强链补链固链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以民营企业为主、聚焦制造业领域、区域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良好发展潜力与成长性、科创水平不断提升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河南"小巨人"企业也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生态不健全、数字化转型水平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河南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通过总结梳理我国先发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优秀做法和经验,为河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提供借鉴启示和对策建议.

    河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经验借鉴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