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省林学会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省林学会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李荣伟

双月刊

1003-5508

scslxh2004@yahoo.com.cn

028-83220733

610081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四川林业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唯一全面反映整个四川林业科技水平的技术类刊物。及时报道森林生态,树木遗传育种、造林技术、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林业经济、林业教育、林业基础科学等方面内容。促进学术交流,面向全省林业生产建设,为提高四川林业科技水平和林业生产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温冲击对细叶结缕草幼苗生长和生理反应的影响

    邓力铭李佳懿刘金平穆文涛...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亚热带地区夏季超高温出现及持续特点,设置5个高温梯度(36℃、38℃、40℃、42℃、44℃),对细叶结缕草幼苗进行30 d(2 h/d)冲击处理,通过测定株高、分蘖数、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等指标,研究高温冲击细叶结缕草幼苗生长和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冲击显著影响形态指标,≥38℃降低株高、叶数和总叶面积,≥40℃降低分蘖数,对形态指标影响大小为总叶面积>分蘖数>株高>叶数>叶厚。2)高温冲击显著影响生物量累积和分配,≥40℃降低总生物量和根冠比,生物量优先向地上部分分配。3)高温冲击显著影响叶绿素含量,≥38℃降低叶绿素a含量,≥40℃降低叶绿素b,叶绿素a/b受影响较小。4)高温冲击显著影响生理物质,温度越高SOD、POD活性和MDA、Pro含量越大,影响大小为MDA>POD>SOD>Pro>CAT,抗性物质含量对不同高温的响应差异较大。综上,高温冲击影响细叶结缕草生长、分生和光合能力,通过调节抗性物质抵抗高温伤害,可抵御44℃高温冲击安全越夏。

    细叶结缕草高温草坪草生理生长策略

    外源钙对盐胁迫下榆叶梅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富宏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当年生榆叶梅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钙(5、10、15mmol·L-1)对盐胁迫(0。4%浓度氯化钠)条件下榆叶梅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提高了榆叶梅幼苗SOD、POD活性,10 mmol·L-1的氯化钙能够显著提高盐胁迫下两种保护酶活性,15 mmol·L-1与10 mmol·L-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盐胁迫降低了榆叶梅幼苗叶绿素含量,5 mmol·L-1的氯化钙不会对盐胁迫下榆叶梅幼苗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10 mmol·L-1处理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榆叶梅幼苗叶绿素含量;10 mmol·L-1和15 mmol·L-1的氯化钙均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榆叶梅幼苗净光合速率,5 mmol·L-1处理对盐胁迫下榆叶梅幼苗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盐胁迫提高了榆叶梅幼苗叶片内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10 mmol·L-1氯化钙会显著降低盐胁迫下榆叶梅幼苗两种酶活性。综合分析认为,10 mmol L-1是缓解榆叶梅幼苗盐胁迫的适宜氯化钙浓度。

    榆叶梅盐胁迫净光合速率叶绿素保护酶

    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核桃杂交子代的亲本

    郑崇文王婉尧白斌李丕军...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交育种是目前核桃育种的主要方法,为了快速有效地鉴别杂交子代的真实性,加速杂交育种进程,利用微卫星标记方法辅助进行核桃亲子鉴定。研究从已发表的60对核桃属植物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12个多态性相对较高且稳定扩增的微卫星位点,对5个杂交组合子代159个个体通过基因型排除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亲子关系鉴定。基因型排除法鉴定出121个子代的正确亲本,鉴定率较高,总鉴定率76。10%;最大似然法亲权分析显示,双亲未知情形达到置信区间预测出正确亲本的子代有12个,总鉴定率7。55%。父本未知情形达到置信区间推算出正确亲本的子代有19个,总体鉴定率11。95%。整体鉴定率较低。

    核桃微卫星亲子鉴定基因型排除法最大似然法

    川黄柏浸提液对白及锈病防治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

    李芳周颖杨莹张家春...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川黄柏皮、叶浸提液作为白及锈病的防治剂,统计防治剂处理下白及锈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及病级分布,讨论川黄柏浸提液对白及锈病的防治效果,阐明川黄柏浸提液对白及锈病的防治机制。结果表明,ZP50处理下白及锈病发病率最低、病情指数最小,6月份病情指数表现为Y50>CK>Y25>P25>ZP25>P50>ZP50;与CK对比,ZP50处理防治效果最好,其中7月份防效为93。64%;从6月份和7月份病级分布来看,ZP50处理下白及锈病病危程度弱。ZP50处理通过降低白及锈病的发病率,调控1级、7级和9级病情占比,以控制白及锈病病危程度,降低病情指数来实现白及锈病的防治效果。总体上,川黄柏皮浸提液比川黄柏叶浸提液防治效果好,煮制川黄柏皮浸提液比不煮制川黄柏皮浸提液防治效果好,高浓度川黄柏皮浸提液比低浓度川黄柏皮浸提液防治效果好,川黄柏浸提液可作为白及锈病的绿色防治剂。

    白及锈病川黄柏浸提液

    不同种源及采收时间的五小叶槭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王晓玲罗晓波罗艳谢兰...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四川雅江县、九龙县、木里县、九龙三垭宫和康定市采收1年与3年的五小叶槭(Acer pentaphyllum)种子开展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五个地区采收1年的五小叶槭种子萌发率总体较低(4。0%-17。6%之间),其中木里县、雅江县和九龙县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康定市和九龙三垭宫。(2)五个地区采收1年的五小叶槭种子有仁率均偏低(36。8%-45。2%之间),但区域差异不显著。(3)5个地区采收1年五小叶槭种子的胚活力表现为高(九龙县、木里县和康定市种子胚活力在95%以上)、中(九龙三垭宫,种子胚活力为91。7%)和低(雅江县,种子胚活力为53。3%)三大类。(4)五小叶槭种子吸水分为快速吸水期、缓慢吸水期和稳定吸水期三个阶段。(5)五小叶槭种子萌发特性受保存时间影响,九龙县和木里县采收3年的五小叶槭种子均不能正常萌发,且出现了种子有仁率减少、种子胚活力降低的现象。总之,不同种源五小叶槭的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与胚活力有关,而保存时间的延长会降低胚活力,建议最好选用刚采收的五小叶槭种子进行育苗培育,以提高五小叶槭人工育苗的成功率。

    五小叶槭种子萌发种子胚活力保存时间

    四川不同地区五小叶槭的果实性状分析

    谢兰刘作全熊皎王悦悦...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小叶槭(Acerpentaphyllum)为中国四川特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其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以四川九龙县、九龙三垭宫、木里县、雅江县以及康定市的五小叶槭为材料,利用形态观察法分析其果实性状的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四川5个地区五小叶槭果实的平均变异系数比较发现,四川九龙县的果实性状多样性最为丰富,康定市的果实性状多样性较低。(2)五小叶槭种子颜色主要呈现淡黄色,两翅相连面特征为三角形,夹角的范围在48°~153°之间。(3)果实高、果实宽和夹角可以作为研究五小叶槭扩散特性的关键指标。(4)聚类结果表明,四川5个地区五小叶槭以地理位置聚为4类。

    四川五小叶槭果实性状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郭丽罗文皓龚雪茜张德顺...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评价得到最终评分:雅安碧峰峡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卧龙神树坪基地,并证明科普教育基地的物理环境对其游憩适宜性非常重要。从而提出改善优化策略,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国家公园风景园林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大熊猫国家公园

    不同处理对2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黄琴牟皓贺丽陈春桦...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不同GA3浓度、GA3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处理对全缘叶绿绒蒿和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找出最有利于这两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1)100mg·L-1 GA3处理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总状绿绒蒿用300 mg·L-1 GA3处理最优,其次为200 mg·L-1 GA3处理。(2)而12 h处理和18h处理为不同GA3处理时间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中最优的两个处理;全缘叶绿绒蒿种子GA3三个处理均优于对照。(3)25℃处理与25℃/15℃处理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25℃处理最能促进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4)12h光照/12h黑暗交替处理均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和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

    全缘叶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GA3

    四川报春花科2新记录种——散花报春和天竺葵报春

    喻丁香罗垚蒋洪胡君...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四川省2种报春花科植物新记录物种,即散花报春(Primula effusa)和天竺葵报春(P。pelargoniifolia),该发现为四川省报春花属多样性研究和引种栽培提供了数据,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CDBI)。

    散花报春天竺葵报春报春花属四川省

    四川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垂叶斑叶兰

    程跃红杨攀艳刘桂英金森龙...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种,即垂叶斑叶兰(Goodyera recurva);同时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IB);该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兰科植物多样性。

    垂叶斑叶兰斑叶兰属兰科新记录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