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产多抗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汉安油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宋艳霞李卓玺黄辉跃汪仁全...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安油8号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内油4270AB做母本,恢复系12-626F做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油菜双低优质杂交种.该品种2018~2020年参加国家冬油菜新品种(长江上游组)试验,2018~2020年参加长江中游、下游引种试验,产量优势均表现突出.2021年7取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169.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和安康、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冬油菜生态区秋季种植.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整地、适期播种、科学配方施肥、化学防治草害、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期收获等.

    杂交油菜高产多抗双低种汉安油8号

    浅析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粒型玉米亲本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飞周华安何新刘振...
    5-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西南玉米亲本繁殖及制种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3个粒型玉米亲本材料、10个密度水平,设置西南、西北2个点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亲本材料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粒型的玉米亲本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未达到最佳密度或超过该亲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产量都会下降,密度在6.75万株/hm2时才能达到最佳的产量及质量.在基本的农艺性状上面,3个不同粒型的玉米亲本在穗行数、千粒重上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其它性状如: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秃尖、病害都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果穗大小、茎秆粗细、容重、结实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变小.同时研究还发现3个不同亲本繁殖西北区域产量明显高于西南区域,农艺性状变化小于西南区域,抗逆性上优于西南区域,因此本研究的3个玉米亲本材料在西北区域繁殖,能增加产量、降低成本、降低风险.

    玉米种植密度粒型产量农艺性状

    简阳市鲜食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李剑峰易前梅刘帆余韩开宗...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薯块根营养丰富、养分平衡,被视为营养均衡的保健食品.近年来,随着甘薯保健作用被认可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鲜食型甘薯因其具有食味优异,薯型及薯肉色泽美观的优点,深受市场喜爱,种植效益不断提升,产业化得到极大发展.简阳市传统甘薯种植多以"堆堆薯"的种植方式为主,种植密度低,种植技术落后,甘薯产量低,产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本文通过在简阳市进行鲜食型甘薯新技术试验示范,通过"薯苗平栽、高垄栽培、增施钾肥、合理密植"等高产高效技术手段,显著提高甘薯产量.现对甘薯种植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适宜简阳市气候特点的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四川玉米-绿豆复合种植技术

    代顺冬叶鹏盛曾华兰何炼...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绿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玉米-绿豆复合种植技术,不仅能保障玉米产量,而且能多收一季绿豆,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四川生态条件及地理地貌特征,结合项目组多年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四川玉米-绿豆复合种植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地块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该技术能增收绿豆80~100kg/667m2,节本增效800~1000元,同时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减少玉米病虫草害.

    玉米绿豆粮食安全复合种植技术

    几个荷兰豆品种在攀枝花小春种植的表现初报

    吕婉茹孙强王斌黄艳...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引进7个荷兰豆品种,对各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逆性进行观察和调查,并对各品种的产量、产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样好珍宝荷兰豆品种生育期110 d,在攀枝花小春种植表现为早熟品种且产质量较好,可在攀枝花1100~1600m海拔且无霜有水源的地区推广.藤田白花荷兰豆、港种604和A22-03-09荷兰豆,生育期116~126d,在攀枝花小春种植表现为中熟且产质量较好,这3个品种可在攀枝花小春1100~1600m海拔区,较短有霜期且有水源的地区推广种植;樱花甜豌豆(荷兰豆)和美国甜豌豆(荷兰豆)生育期126d,在攀枝花小春种植表现为晚熟,这2个品种在攀枝花1100~1600m海拔区,小春推广种植可以适当早播,播种期提前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以更好的发挥品种优势,在春节前后成熟采收上市,将或得更好的效益.

    荷兰豆品种攀枝花初报

    川东南稻后油菜抗湿浅旋播种技术

    陈静钟光跃黄安银宋艳霞...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东南是冬水田水稻主产区,水稻收割后田间土壤较湿,播种油菜困难.油菜抗湿浅旋播种解决了土壤水分含量大不能深耕的难题,同时,与免耕相比,因为浅耕破土,油菜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出苗更整齐,苗期长势更好.文章从油菜品种选择、土壤要求、播种、封闭除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两段式收割等方面介绍了油菜抗湿浅旋播种的技术要点,以供农技工作者参考.

    油菜抗湿浅旋直播技术

    四川晚熟柑橘安全越冬技术

    何礼关斌陈克玲刘建军...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是全国晚熟柑橘生产大省,发展晚熟柑橘和晚采中熟品种具有独特有利条件.晚熟柑橘果实需留树越冬到翌年采收上市,低温和霜雪会引起果实冻伤或加剧越冬落果,因此安全越冬是晚熟柑橘生产的关键技术.笔者团队经多年试验和示范推广总结,形成了晚熟柑橘安全越冬系列技术.文章从适地适栽、适宜砧穗搭配、留树果实越冬保护、越冬辅助措施、冻后恢复技术、建立健全预警及保险机制等方面介绍四川晚熟柑橘安全越冬技术,为晚熟柑橘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晚熟柑橘越冬冻害留树保鲜

    中猕2号在四川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涂美艳钟云鹏齐秀娟孙雷明...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猕猴桃是四川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水果产业之一,在盆周山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猕猴桃品种贮备,促进品种换代升级,四川各主产区大力开展优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就2018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四川种植的绿肉猕猴桃品种'中猕2号'具体表现情况进行了田间观测,并针对四川气候特征,提出了相应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上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中猕2号引种四川配套技术

    阳光玫瑰葡萄整穗疏果创新技术运用初探

    张飒杨挺唐贤郑崇兰...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西昌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从2000hm2猛增到6667hm2,周年管理中主要物候期出现用工荒,有经验的熟练工更是难求.尤其是阳光玫瑰品种,整穗疏果技术是否到位,关系穗型的大小和标准,关系全年果品的商品率和效益.为此,探索既高效、又省力、还易于掌握的整穗疏果技术,普及应用于大面积生产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只保留主花穗尖部花果的疏花、疏果技术进行改良,创新采取保留主穗基部第1、2副穗,疏除其下全部主穗的方法,进行试验探索,结果表明:保留主穗基部第1、2副穗结果的整穗技术较传统的主穗尖部结果技术在省工省力、缩短穗梗长度、控制果粒和果穗大小方面都有极显著效果,还能大大提高果园单位面积产量,实现节本增效,适合在大面积生产上示范推广.

    阳光玫瑰高效省力创新技术生产运用

    鱼菌轮作模式种植羊肚菌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袁晋陈炳银于嘉欣任哓波...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肚菌产业是新兴的食用菌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成都市新津区探索出一种利用冬季休渔期的鱼塘底泥种植羊肚菌的鱼菌轮作栽培新模式,该模式在栽培设施、选地整地、温度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与大田栽培有所不同,具有种植规模和经济风险更可控、应对极端气候能力更强、资源利用绿色高效、有效克服连作障碍的优势,并能克服大田栽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模式为羊肚菌种植的风险防控、绿色高效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

    羊肚菌鱼菌轮作绿色高效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