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水力发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水力发电
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四川水力发电

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宋胜武

双月刊

1001-2184

yaoguos@yahoo.com.cn

028-68124360;87399327

610021

四川成都东风路21号

四川水力发电/Journal Sichuan Water Powe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电力公司主管,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办的水电建设综合性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四川水电系统重要的对外宣传阵地,是了解四川水电行业的一个重要窗口,经多年的培育已经成为全国和四川省的优秀期刊,每期内容均被全国20多家信息资料库收录,美国等国家也有订户,读者范围涵盖水电科研、设计、教育、建设、施工、监理、发电、调度、营销、设备制造等各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续梁-钢管拱组合桥快速施工关键技术

    王仲兵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续梁-钢管拱组合桥系将连续梁与钢管混凝土拱两种结构结合在一起,具有跨越能力强、整体刚度大、施工方便的优点,较好地解决了高速行车对桥梁的要求,其广泛应用于跨径为60~200 m间的铁路、公路桥梁中.但连续刚构钢管拱组合存在结构复杂、桥梁的结构形式转换频繁、采用的施工方法多、工艺复杂多变,且因工期紧、现场安全和协调难度突出等问题.针对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组合桥结构复杂、体系转换多、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了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技术并予以实施,同时研发出一种能有效调节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过程中荷载平衡的装置及调节方法,其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性高.在所依托工程0号块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隐性反拉预压技术替换传统的显性堆载技术,避免了堆载过程中的施工干扰,消除了显性堆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钢管拱施工过程中设置了支墩,提出了钢管拱安装与铺架平行作业工法并予以实施,保障了工程全线的铺架工期.

    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组合桥平衡调节装置及方法隐性反拉预压钢管拱安装与铺架平行作业施工技术

    深厚覆盖层振冲碎石桩施工中的孔隙水应力分析

    何英建喻健何鑫王盛...
    6-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梁包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覆盖层深厚,地质条件复杂,多为含孤(漂)、块(卵)碎砾石层.工程中采用的振冲碎石桩施工属于超常规振冲成桩工艺,故难以精确估计其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层产生的影响.因此,对超常规振冲碎石桩施工过程进行孔隙水应力有限元分析是此次研究的关键点.阐述了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二维模拟振冲碎石桩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层产生的影响,并对地层之间产生的孔隙水应力以及位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振冲碎石桩施工对地层产生的影响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保证了振冲碎石桩的正常施工和安全.

    硬梁包水电站深厚覆盖层振冲碎石桩孔隙水应力有限元分析

    含水率与干密度对压实粉质壤土贯入阻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廖茂权孟运庭
    12-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利用贯入阻力与干密度的统计关系可以将贯入法用于土体压实度的快速检测.然而,针对土体的力学强度特性,受含水率影响较大的土体单纯依靠贯入阻力难以准确评价其土体压实度.为研究含水率与干密度对压实后的中重粉质壤土贯入阻力的影响,配制了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的试样开展了静力贯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贯入阻力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线性减小,且两个线性拟合参数随干密度的增大呈幂函数增长.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含水率和干密度共同影响的压实粉质壤土贯入阻力计算模型.之后,将模型计算值与所得到的试验结果以及相关文献中压实黄土的贯入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中重粉质壤土的贯入阻力,且对其它类型的土体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静力贯入法贯入阻力影响压实度检测含水率粉质壤土预测模型

    引水渠道衬砌面板裂缝修补技术

    范金东王思强
    17-2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江济巢段位于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其工程内容包括16.091 km长的河渠扩挖、河道边坡衬砌及两岸堤防加固(退建)等.渠道衬砌属于薄壁素混凝土结构,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裂缝问题.阐述了结合工程实际对渠道衬砌裂缝产生原因进行的分析,通过试验总结出一种用于裂缝修补的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砂浆注浆处理措施并予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混凝土衬砌面板的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了工程效益.

    引江济淮渠道衬砌薄壁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

    炭质板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施工技术

    余春模孙慕楠
    21-2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工程建设中,软岩大变形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这种灾害的出现往往会导致隧道结构的破坏,进而影响到隧道的正常使用.软岩大变形问题通常是由于软岩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1].某铁路隧道开挖后揭示的围岩为陡倾极薄层板岩、千枚岩、炭质板岩等不良地层,其岩体极为破碎,岩石抗压强度低,变形往往持续时间长,若采取的支护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侵限情况[2].针对该铁路隧道已陆续出现一、二级软岩大变形的段落,为了进一步提高软岩大变形应对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对施工现场实施的隧道软岩大变形分级判识标准及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指导现场施工,防止隧道变形严重甚至侵限的现象发生.

    炭质板岩隧道大变形分级判识变形控制施工技术

    渠道边坡薄壁混凝土衬砌面板智能化养护技术

    李银王明阳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渠道边坡采用薄壁混凝土面板衬砌能够显著提高渠道边坡的稳定性及抗冲耐磨性,可以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河道边坡垮塌等问题出现的几率.针对施工完成的渠道边坡衬砌面板常采用人工洒水养护的方式应对渠道内风速大、混凝土水分蒸发快、易开裂的情况.阐述了以引江济淮主渠道边坡衬砌面板为研究对象,对薄壁混凝土衬砌面板的智能化养护施工技术进行的研究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引江济淮渠道边坡薄壁混凝土智能化养护

    深埋陡倾薄层小夹角隧道大变形时空演化规律及支护效果评价

    陈涛孙慕楠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某深埋陡倾薄层小夹角隧道大变形时空演化规律、评估不同支护方式抑制围岩大变形的效果,对该隧道一、二级大变形洞段设置了四个不同支护方式的试验段,并在每个支护试验段的拱顶和边墙等位置设置了7个测点用于进行断面收敛变形的长期监测.变形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支护方式的试验段中隧道边墙位置的收敛变形均较大.阐述了采用指数函数对变形演化监测结果进行拟合的过程,分析了不同支护条件下断面不同位置变形拟合参数a,b值的大小;最后,通过拟合参数值定量分析了断面不同位置的时效变形特征以及采取不同支护方式取得的效果.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对于深部高应力隧道层状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支护方法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1].

    高地应力隧道非对称破坏时效大变形支护试验时空演化

    硬梁包水电站方变圆大断面隧洞开挖技术

    张国平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梁包水电站引水隧洞进口方变圆大断面洞室开挖通过先进行安全治理、锁口支护、超前预支护等措施后再进入洞段施工,先进行导洞开挖,再利用导洞开挖取得的技术参数和其所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完成扩挖和分段分层开挖,施工时大量采用光爆和预裂爆破技术与工艺,抓住质量关键并严格过程控制,有效地保证了工程控制目标,效果明显,所取得的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硬梁包水电站引水隧洞方变圆大断面隧洞开挖技术

    泡沫泥浆在防渗墙泥浆护壁中的应用

    李万洲周建
    3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土体粒径大、渗透性能好的地层中开挖防渗墙或打桩时经常会出现槽(孔)壁坍塌、泥浆渗漏量大和卡钻等问题.而利用泡沫密度小、黏度大的特性,在护壁泥浆中加入泡沫有助于防渗堵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阐述了为寻求泡沫泥浆的合理配比、探讨其护壁效果,选择α-烯基磺酸钠(AO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和复合植物蛋白发泡剂(HT)等4种发泡剂进行的发泡体积、半衰期测定并开展了泡沫泥浆基本性质试验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4种发泡剂中,HT泡沫半衰期为500 min,保持稳定的时间最长,在泥浆中加入泡沫后可以提高泥浆的黏度,降低泥浆的动切力和静切力,使泥浆黏滞阻力减小并可减少环空能量损失;相同条件下,泡沫泥浆比普通泥浆渗漏量小,其渗漏量随着泡沫掺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泡沫掺比为20%时渗漏量最小.

    泡沫泥浆黏度防渗墙堵漏泥浆护壁

    膜袋灌浆法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周建何英建潘春强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梁包水电站首部枢纽生态电站底板建基面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建基面大面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涌水.由于建基面涌水极易造成边坡失稳、地基承载力下降等后果,不仅影响生态电站厂房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而且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阐述了在硬梁包水电站首部枢纽生态电站厂房基坑区域进行的膜袋灌浆施工过程,施工效果证明:膜袋灌浆可以有效地截断地下水向基坑渗漏,同时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保证了后续工程的施工进度.

    深基坑涌水膜袋灌浆地基加固硬梁包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