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体育科学
四川体育科学

谭其伟

双月刊

1007-6891

sctks@21cn.com

028-8554163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南一环路南三段

四川体育科学/Journal Sichuan Sports Science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中国背景下全民健身数字化:机遇、挑战、优化策略

    田野徐士韦鲁传杰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健身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数字体育是建设数字中国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提出,同年国务院部署了新一轮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日前体育总局在最新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的发展,这对在数字中国背景下探讨全民健身数字化发展具有时代意义.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背景下,以全民健身数字化为逻辑主线,对全民健身开展中出现的国民体质数据,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治理,公共资源与场地设施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数字化为抓手,对建设数字中国,迈向体育强国进程中全民健身数字化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数字中国数字体育全民健身数字化智慧化

    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

    林千枫孟涛王刚杨志涛...
    10-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美学史来看,道德和美丽是具有相关性的.因此,本文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观点来观察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孟子认为,所谓的性善,就是美与善的统一.孟子为了说明这种关系,讨论了人类感觉器官的享受和内在审美性的享受.审美性的享受具有把人类道德作为审美对象的意义.孟子为了解释这种观点,用"充实之谓美"来进行解释.充实之谓美意味着,人本性的善,通过仁义充实地表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具有美的人.因此,在体育中运用充实之谓美可以为体育人内在价值为何美而提供依据.就像孟子通过讨论人的内在价值从而确定人格美那样,本文讨论为何在体育中出现道德行为时,体育也具有"美"的特征.人格主体是道德主体的个人,因此,体育中关于人格美的讨论不仅使道德行为,也使表达这种行为的主体—体育人得以美.这意味着,体育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善的自觉实践行为"和"善的意志".因此,对于体育来说,充实之谓美的应用,可以使体育中的对美的讨论从理论发展到实践.不仅如此,关于体育人人格之美的讨论,也将为体育人为什么美丽提供解答.

    体育美学充实之谓美仁义礼智体育人道德之美

    河南省散打运动员退役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庞兵武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河南省散打运动员在各类国际国内大赛上绽放辉煌,为河南体育事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重视解决河南省散打运动员退役就业工作问题,不仅仅对运动员本身起到很大的帮助,更能使河南省散打项目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2020年间河南省散打队退役运动员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成绩是就业的关键,学历层次是就业的敲门砖,经济补偿是今后退役就业安置的主要途径,职业教育培训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内容.建议:提高运动成绩,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学历层次,增加社会竞争力;提高经济补偿的标准和范围;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多部门联合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政府退役安置政策机制.

    河南省散打散打运动员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对策研究

    北京冬奥会媒体报道内容的分类分析——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微博为例

    韩璐晓张春喜李江霞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微博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其内容的数据反馈、数量分布、发布形式、叙事语言方面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官方微博的报道有效地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同时也存在不足,如:视频质量参差,播放量低,传播效果差;反馈渠道单一,缺少双向互动;体育专业评述缺失,各方联动不足.故未来我国媒体应不断优化报道策略:创新视频内容,优化剪辑技术,专业人才编辑管理报道内容;多种互动形式齐发力,拓宽反馈渠道;增加专业性角度,提高报道话语权.

    北京冬奥会社交媒体体育传播媒体报道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冰雪运动发展路径研究

    董亚琦江梦舒何晴钟建伟...
    26-2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五大发展理念是推进冰雪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之源.坚持创新发展,实现冰雪技术、文化、制度创新,破解冰雪运动的现实困境,扩充我国冰雪人口;坚持协调发展,冰雪公共服务与人们需求相协调;冰雪健身与多元功能相协调;形成多元发展合力;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冰雪运动与生态环境共生永续发展,宣传冰雪文化,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开放发展,以赛事为驱动,以产业为纽带,以外交为途径,助推冰雪强国建设.坚持共享发展,建立冰雪运动共建共享机制,满足人们的冰雪需求.

    体育经济五大发展理念冰雪运动发展路径

    国内高水平体育学术期刊特征与趋势研究

    聂鑫唐立静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国内一线体育学术期刊现状.方法: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法对样本期刊载文量、合作情况、发文地区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类学术期刊平均每期发文10篇-20篇左右,年发文均在120篇-130篇左右;体育类学术期刊主要开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栏目;体育学术期刊论文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类学术期刊合作人数主要集中在2-4人,多人合作发文情况相对较少;体育期刊发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其他地区发文量相对较低.

    体育学术期刊文献计量期刊现状分析

    运动干预在大学生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熊燕瞿彩文鲁春霞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出现,已经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来源,随着如今社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人难逃抑郁症的"魔爪".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受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成为了抑郁症的高发群体.体育运动具有开放性、便捷性、多样性等特点,采用运动对大学生抑郁患者进行干预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流行.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维普、PubMed数据库,对关键词"体育运动""抑郁症""大学生""干预方式"等进行检索,对近年来运动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瑜伽、八段锦、太极和体育舞蹈等都能有效干预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另外,中高强度、长时间和高频率的运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体育运动抑郁症大学生现状干预方式

    高职新生体质健康动态变化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新疆某校学生体质监测数据

    郭玉江柳邦芬张力张登新...
    41-4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及学生体质监测提供参考.抽取2016-2022年新疆某高职的11 868名新疆籍新生体质健康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比较检验及x2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6-2022年高职新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P<0.01),男生的及格率高于女生;男生的身高、体重呈上升趋势,女生的身高、体重呈下降趋势(P<0.01),且男、女生的低体重、超重、肥胖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高职新生的肺活量呈现上升趋势(P<0.01),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P<0.01).结论 新疆籍高职新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令人堪忧,学校部门领导应重视体育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体育课程结构,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高职新生体质测试健康动态变化提升策略

    我国城市人口体育行为的整合与分化

    张蕾
    46-4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单位体制"出现了改变,这一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我国社会结构以及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城市人口体育行为的发展方式随之发生共振.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位体制改变以来我国城市人口体育行为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研究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人口的体育行为被国家整合在以"单位体制"为组织力量的行政框架之中进行集中满足与统一管理.体制变革之后,"单位体育"有所松动,单位外新生社会组织的出现致使城市人口以及体育行为出现了结构性分流.同时,伴随着我国体育资源体制外供给机制的不断建立与快速发展,致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倾向于社会或市场来获取体育资源,并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其体育行为由此走向分化.

    单位体制城市人口体育行为整合分化

    大学生体育成就目标定向与动机行为调节的关系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

    曹艺凡王屿曦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趋近-回避四因素目标取向和动机行为调节进行关系分析,揭示在不同趋近-回避目标取向中动机内化调节过程的差异,以及自主性、控制性的程度.方法:采用调节体育行为动机量表(BRPEQ)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AGQ-S)对大学生体育成就目标与动机内化调节方式进行测量,并基于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1)高掌握趋近取向与高自主性动机调节有关,而高掌握回避、高成绩回避和低自主性动机调节有关,成绩趋近与自主性动机调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2)高成绩趋近、掌握回避和成绩回避与高的控制性动机调节有关,而掌握趋近与控制行动机调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掌握趋近目标动机调节行为的自主性最强;掌握回避和成绩回避目标对整合调节和认同调节调节呈负的影响效应,且成绩回避的影响较大;(4)成绩趋近目标取向的动机调节控制性最强,掌握回避次之,成绩回避最弱.结论:体育教师应创设掌握指向的动机氛围,引导大学生产生掌握趋近的目标定向,使动机内化趋向于自主性动机.

    大学生体育锻炼成就目标定向动机行为调节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