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体育科学
四川体育科学

谭其伟

双月刊

1007-6891

sctks@21cn.com

028-8554163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南一环路南三段

四川体育科学/Journal Sichuan Sports Science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青少年体育政策演变分析——基于政策工具分析框架与运用

    潘美竹郭新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扎根理论,借鉴Rothwell和zegveld等的思想,构建二维分析模型,对政策文本的类型及刺激的行动主体进行分析,为今后政策的再制定提供参考.根据研究发现:青少年体育政策中环境型政策太多,需求型政策几乎没有,忽视了对青少年自身体育发展需求的思考.政府与学校承担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绝大部分职能,家庭与个人的职能承担不足.建议:强化策略性政策的运用并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针对性的提出可行的策略计划,保障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的合法利益,落实青少年体育法律法规的运行.提高基础设施与资金的投入,保障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的硬件设备条件,建立符合不同地区青少年的活动场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整体创造适合青少年体育的社会、学校、家庭氛围.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提高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积极性.

    新时代青少年体育政策政策工具

    第16-24届冬奥会中国奖牌项目分布特征研究

    任双曾吉
    7-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16-24届冬奥会中国代表队的排名、运动员性别、年龄、参赛项目及后备人才输送地域等进行统计分析,为我国竞技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奖牌分布呈现出获奖人数少、阴盛阳衰、冰强雪弱、东北三省特征,存在优秀运动员缺乏、男女运动员发展差异、南北地区实力悬殊、冰雪项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冬奥会中国队冰雪运动奖牌

    基于Nvivo11质性分析的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龚剑
    11-1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扎根理论的基础之上,借助Nvivol1.0质性分析软件,以"冰雪运动发展和影响因素"为中国知网(CNKI)检索主题词,最终筛选出的47篇核心权威文献作为本研究对象,进行质性分析.同时,运用词频功能分析了影响冰雪运动发展因素的特点与现状.研究发现:冰雪、运动和发展词频众多,这充分突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话题.再通过Nvivol1.0质性分析编码得出影响冰雪运动发展的9个一级节点,即政府干预、生态环境因素、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冰雪运动文化薄弱、冰雪运动认知参与薄弱、冰雪场地设施薄弱、地理环境和其他因素.基于影响的因素再提出相应的冰雪运动展望观点.

    冰雪运动影响因素发展Nvivo编码

    角色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定位研究

    王莉
    18-2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屡获佳绩的我国优秀运动员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他们的行为表现直接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水平和国家整体形象.加强优秀运动员社会行为培养研究应将成为新时期体育学界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基于"角色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及角色定位进行分析.依据角色理论,从不同角度明确了我国优秀运动员在不同社会层面及不同社会领域中的角色期望,从而定位新时期我国优秀运动员应该是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运动员角色、以社会互动为核心的公关人角色、以塑造形象为核心的代言人角色、以认知情感为核心的发展性角色.期待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帮助运动员扭转自我角色定位偏差与纠正角色错位行为,能从新的角度为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角色定位角色理论优秀运动员新时代社会定位

    江苏省优秀女子体操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研究(2011-2021年)

    韩佳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1-2021年间江苏省优秀女子体操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情况,通过研究其个体社会流动情况,揭示江苏省优秀女子体操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阶层转换情况和其社会流动特点;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结论:(1)江苏省优秀女子体操退役运动员主要以来自城市家庭,本科文化的国家级健将;(2)社会流动途径以入高校学习深造再自主择业为主,组织安置途径近七年内无人达到其运动成绩要求;(3)被调查者当前职业地位集中于中间层次的阶级结构;(4)代内流动主要呈水平流动,而在垂直流动中大多数人经历了向下社会流动,但未来存在向上流动空间;(5)被调查者主要集中来自商业服务业员工等中下层社会阶层家庭,有近七成与其父辈相比其职业地位发生变化,其中绝大部分产生了向上代际流动;(6)家庭社会阶层对个体职业地位有间接影响,个体职业地位与家庭社会阶层背景会产生小幅度的流动变化.

    体操女子社会流动退役运动员

    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研究:理论与证据

    蔡国梁蔡国锋庄哲李嘉...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从近年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研究文献中总结现阶段有助于改善脊柱稳定性热门运动的作用,以及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理论与证据,为新冠疫情期间的隔离人员提供运动指导.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结果: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的方法颇多,包括太极拳、易筋经、退步走、健步走、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普拉提等,绝大多数运动者通过科学的运动可以增强脊柱稳定性,其中易筋经通过改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血液循环对运动者的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状态也有所改善.研究结论:科学运动具有无创、无后遗症、简便、老少咸宜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脊柱稳定性.

    运动干预脊柱稳定性理论证据

    江苏高校教师超重肥胖与体质的相关性

    仝昕炜潘同斌张宝山郑伟东...
    34-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江苏高校教师体质量指数(BMI)及中心型肥胖与体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参加江苏省国民体质测试的656名高校教师BMI、腰围与体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高校教师BMI与体质水平呈负相关(r1=-0.46,r1=-0.32,P<0.01),非中心型肥胖和中心型肥胖体质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校教师BMI值越高,体质健康水平越低;中心型肥胖会影响教师体质健康水平,控制体重对高校教师体质健康至关重要.

    超重肥胖体质教师

    小蹦床和BOSU球训练对人体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杨颖贾谊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人体在小蹦床和BOSU球运动前后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变化,探究两种训练手段存在的差异.方法:对12名受试者分别进行小蹦床运动和BOSU球,在运动前后对受试者进行平衡能力测试,测量平面和软踏闭目单足站立测验评估静态能力,起立-行走测试、闭目原地踏步、Y型平衡测试用于评估动态平衡能力,并且用意大利足底压力板对受试者进行睁眼/闭眼单腿站立姿势测试,观察受试者球长度、椭圆面积、平均速度和几何中心变化.结果:(1)在小蹦床训练前后,平面和软踏闭目单足站立成绩分别提升49%和76%且差异性均表现为p<0.05、闭目原地踏步测试时长提升了 19.9s,且p<0.05、Y型平衡测试左右脚得分分别提升3.2分和4.3分、足底压力测试闭眼单腿站立几何中心X轴有向右改变趋势,p<0.05;起立-行走测试、足底压力测试睁眼单腿站立椭圆面积、球长度、平均速度、几何中心X、Y轴;闭眼单腿站立椭圆面积、球长度、平均速度、几何中心Y轴中均无显著差异.(2)在BOSU球训练前后,平面和软踏闭目单足站立时长分别提高44.5s和7.9s、闭目原地踏步测试成绩提升27.1s,且差异性均表现为p<0.05;Y型平衡测试中左脚改善优于右脚,分别为左脚提升3.7分和右脚提升2.9分,p<0.05;起立-行走测试和足底压力测试中成绩提升并不明显,p>0.05.(3)小蹦床与BOSU训练前后差值比较中,足底压力测试睁眼单腿站立几何中心X轴中,小蹦床训练前后差值表现为重心从左向右偏移,BOSU球则为从右向左偏移,p<0.05;闭眼单腿站立中小蹦床训练后球长度和平均速度有降低趋势,而BOSU球训练后并不明显,差值比较P<0.05,几何中心X轴变化有显著差异,小蹦床训练后重心偏移4.3mm,BOSU球则偏移1.3mm,两者均有向右偏移趋势;比较两者前后增长率,动静态平衡及足底压力测试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小蹦床运动和BOSU球运动对平衡能力都有明显改善,能有效提升人体的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且对于平衡能力的提高效果一致.(2)小蹦床运动对调节人体冠状面平衡稳定性的效果优于BOSU球运动.

    小蹦床BOSU球平衡训练平衡能力

    不同强度体育运动对13-15岁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影响

    纪富珏
    45-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关研究发现在青春期的青少年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并且逆反心理几乎成为了青少年青春期的重要特征之一,并且研究发现在13-15岁青少年中逆反心理表现的最为明显和强烈.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过重或过强,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而且这种因素往往是负面的.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会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本文想通过不同强度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进行干预性研究,从而得出哪一种的体育项目和哪一种运动强度的组合能对青少年逆反心理有最好的干预效果.本文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篮球运动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干预最为明显.

    不同强度体育锻炼逆反心理13-15岁青少年干预性研究

    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研究

    何毅张韧仁苏余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的作用及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183篇,选择运动干预类的26篇文章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的执行功能.(1)目前运动干预项目主要以球类运动、混合运动为主,且效果较好;(2)一次性运动干预以30min最适宜,足球运动干预中周期性运动较一次性运动改善更加全面,其他项目并未比较同项目周期性与一次性的差异性;(3)采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儿童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最佳.提示未来应进一步探究同项目不同干预周期的改善效果.

    运动干预儿童执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