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李新

双月刊

1008-6323

scxzxyxbao@vip.163.com

028-87351169 87351101

610072

成都市光华村街43号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四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社科战线、政府部门、公务员、各行政学院和普通高校的综合性理论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形式主义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吗?——基于"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

    赵怀宇牛朝文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理数字形式主义已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然而大多研究仅延续了执政党对于形式主义的批评脉络,将深层次的原因简单罗列为技术性、体制性、前现代性和作风性等问题,聚焦于问题与现象的静态素描,遮蔽了数字形式主义发生的复杂和动态情境,难以揭示其实践逻辑.数字形式主义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它与政治层面上执政党将形式主义作为党员干部坚持党的理想、信仰与路线之对立面的情形具有质性区别.数字形式主义属于公共行政领域,是一个受规范性制约的有效性问题,也即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行政形式何以有效;回答数字行政形式何以发挥其效能,需要理解数字行政形式与有效行政的行政生态关系.

    数字形式主义数字政府建设行政生态学

    注意力分配视域下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研究——基于300份政策文本的Nvivo12质性分析

    胡雯
    1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意力分配作为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一个关键要素,体现了地方政府特定时期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倾向,而加快推进我国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必须关注并剖析其背后的实践逻辑.通过构建"工具类型-应用场域-内容效力"三维统合模型,并参照时空维度以深度分析地方政府的注意力分配结构,探寻我国地方政府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目前,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注意力分配存在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场域应用不均衡、内容效力不够高等问题.我国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即注意力配置初步引领数字化转型、注意力竞争内在驱动数字化转型、注意力再造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本文尝试提出促进政策制度持续创新、政策结构日益优化等可行路径.

    数字化转型注意力分配政策工具实践逻辑文本分析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行政文化数字化转型:理论框架与运行过程

    何晓婷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政府数字化转型必然驱动行政文化的转型与调适.文章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下构建具有耗散功能的行政文化数字化转型框架,并以语境化的TOE 框架为基础,探讨以信息技术发展应用、政策制度体系完善、社会公众企业等环境主体作为外界系统输入的"能量、物质",对行政文化系统自觉适应数字化过程的作用机制,理顺上述三组外界输入性能量驱动行政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试图从理论层面研究数字行政文化转型的基本思路.

    数字政府数字行政文化公共价值服务型政府

    农村公共品项目制治理的问题检视与变革展望——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项目制为分析对象

    李山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简称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制是我国小农水供给的国家治理体制.在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制治理的运作实践中,经常出现"行政层级中的行政发包困局""项目进村中的政府购买局限"和"科层化运行中的技术治理异化"等现实问题.造成这些项目制治理问题的根源主要源于国家视角下项目制所内含的行政统合治理逻辑和机制.因而推进农村公共品项目制治理未来变革的关键路向就是要不断强化村庄自主性、增进农民主体性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项目治理格局,建构政府、村庄和农民等协同合作的项目治理体制.

    农村公共品项目制技术治理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民主协商的作用机制与生成路径——以话语交往为分析视角

    任敏应雨亮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民主协商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在这一背景下,以强化交往能量场、协商对话与话语共识等话语交往的积极作用为发力点,能够有效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民主协商的治理价值.在治理实践中,民主协商是通过问题引导机制、结构组织机制、协商对话机制以及协同行动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面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应将提升交往能量场的治理能力、建立协商对话的运行规则、坚持话语共识的实践导向以及增强多元主体的治理共同体意识作为民主协商路径的重要建设内容.

    社会治理共同体民主协商交往能量场协商对话话语共识

    城市社区"微治理"系统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CAS理论框架

    陈岩张冠男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CAS 理论对于城市社区"微治理"系统的构建和发展具有方法论意义.城市社区"微治理"系统在适应基层社会需求,破解基层治理困境中刻画出聚集性、非线性、要素流和多样性的典型特征.基于CAS理论,分析城市社区"微治理"系统中标识、内部模型、积木等机制的构成与运行机理,并尝试从创造公共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和持续赋权增能三个方向进一步审视系统发展路径,以期为提高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提供实践思路.

    城市社区"微治理"CAS理论系统构建

    由强省到强国:省级政府推进特色农业强国政策体系的异质性研究

    金福子邢畅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强省是农业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强国战略的推进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农业强国的政策体系主要以政策背景、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三大要素来构成.其中,政策背景作为出发点,分别从制度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描绘出现实图景.各省以构建保障体系、产业体系、支持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政策手段来贯彻落实农业强国战略,勾勒出鲜明的农业强国建设着力点.政策目标是政策体系的归宿点,央地政策的精准匹配体现出协同治理的思想.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中,各省级政府要统筹发挥好不同体系的作用,打造具有弹性的特色农业强国建设体系,协调好中央与地方治理的关系,实现央地协同发展.

    农业强国政府工作报告"三农"问题

    协作互嵌:基层治理改革中的条块关系重塑——以深圳市宝安区"治理重心下移"改革为例

    徐勇
    7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理重心下移、做实做强基层是基层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重塑条块关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关键.当下,条块权责结构失衡,治理资源配置失衡,以及条块协同不够与张力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阻滞性因素.为此,基层治理改革亟需从处理好重心下移与条块分工、资源配置与权责分配、职责分工与整体协同三大关系入手,通过条块结构互嵌、资源互嵌与过程互嵌改革,依托于条管块统、条抓块管等治理形式实现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协作,提升基层治理的整体质效.深圳市宝安区在充分考虑基层治理环境与制度环境的基础上,对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关系进行差异化、系统性调整,实现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协作互嵌,其改革经验和未尽事宜为我国基层治理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分析样本.

    基层治理条块关系协作互嵌

    成渝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

    冯梦黎杨文甫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成渝地区一体化作为撬动西部发展的重要支撑,肩负着成为西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带动地区共同富裕的重大使命.基于"中心—外围"理论,可对成渝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刻画和分析,深入探索进程中收入、财富和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均等化程度的实际情况、演进逻辑,充分挖掘共同富裕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政策着力点.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支撑.

    成渝地区一体化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Abstracts

    101-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