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授法教育模式护理对膝关节镜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杜师师卜俏梅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回授法教育模式护理对膝关节镜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 3月本院收治的 114 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 57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回授法教育模式护理。比较观察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自我效能。结果:术后 1、3、6个月,试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6个月,常规组自我效能评分均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回授法教育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效能与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镜回授法教育模式膝关节功能自我效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马晓辉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 9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 2组的伤口愈合效果、感染率、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高,丙级愈合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中,可促进伤口良好愈合,降低感染率,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室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对布氏杆菌病患者的影响

    张馨心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布氏杆菌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2022年 8月在医院接受布氏杆菌病治疗的 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29)与对比组(n=29)。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骨关节疼痛、心理状态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高于对比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布氏杆菌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患者骨关节疼痛、心理状态有着积极影响,患者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布氏杆菌病针对性护理骨关节疼痛心理状态

    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效果观察

    戴青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 2020年 1月—2023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生命力护理干预。比较 2组的疼痛评分、肢体肿胀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疼痛早期采用生命力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肿胀程度。

    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生命力护理疼痛评分

    综合性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孙凡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6月—2021年 6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各39例。综合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 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首次下床时间为(20。36±2。54)h,短于常规组的(28。22±2。6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大于等于 90°所需时间为(8。03±0。74)d,短于常规组的(11。85±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综合性护理干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首次下床时间

    综合护理干预在胸外伤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曹红婕
    123-12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胸外伤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2022年 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58例胸外伤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将先接受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后接受手术治疗的 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 2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 3、4、5、6、7 d,试验组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 d,试验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 d,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为(93。56±3。15)mmHg,高于对照组的(84。26±2。87)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37。26±1。87)mmHg,低于对照组的(41。03±1。95)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胸外伤重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肺功能、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利于患者康复。

    胸外伤重症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术后呼吸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的影响观察

    许亮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1年 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2组患者的术前应激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前,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前应激及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

    骨折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高血压术前应激健康知识

    个性化护理在肱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李欣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肱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0月—2020年 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肱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比较 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别为(7。43±1。26)分、(7。39±1。34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55。98±6。35)分、(55。46±7。3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3。00±0。22)分,SDS评分为(33。02±4。1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6±0。50)分和(47。82±4。3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肘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 77。42%相比,观察组的96。77%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肱骨颈骨折患者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

    肱骨颈骨折个性化护理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

    院前急救对四肢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黄钰淇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择四肢骨折患者,对其救治情况进行探究,以期明确院前急救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 2月—2020年 2月收治的 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组,每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折处理,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比较 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处理可减轻四肢骨折患焦虑情绪,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骨折复位优良率,减少并发症,促进预后转归,提高护理满意度。

    四肢骨折院前急救救治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

    张艳杰
    137-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预防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 8月于社区医院接受健康体检且无骨质疏松情况的 62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妇女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妇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2组妇女的骨质疏松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妇女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伴随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一到第四腰椎、股骨胫骨密度、下肢肌力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预防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妇女综合护理干预骨密度下肢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