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速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速读
速读

月刊

1673-9574

速读/Journal Speed Read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马洛的寻觅与困境解读《黑暗的心》

    林贝蓓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暗之心》是康拉德的代表作.马洛从欧洲作为探索者来到非洲,但在深入非洲内部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白人殖民者的黑暗内心.当他了解库尔茨的真实面目后,他通过营救库尔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自我.然而,马洛仍然面临着精神困境,无法真正摆脱黑暗.从马洛的追求与困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康拉德的双重心态,其中混杂着对殖民主义的强烈反思和一种无奈的悲观情绪.

    马洛叙事技巧探索与困境康拉德

    以中华优秀文化滋养教师师德

    罗丽娅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专业知识和师德修炼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掌握扎实学识、永怀仁爱之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为指引,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以自身内驱力修炼师德.

    师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

    你我都是镜中人——从西方文论的角度看《人·鬼·情》的创作理念

    龙泽元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鬼·情》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女性电影,以其特有的创造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写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现实、电影、创作者、观者和评者等主体被包含在一个巨大的统一体中.这部影片是一部意味深长的悲剧,向我们揭示现当代女性的内心需求与生存困境,秋芸面对生活绝望痛苦,想逃脱女性命运与生活悲剧,而"演男角"便成为了她为了逃脱女性命运而选择的方式.但是秋芸始终无法真正逃离作为女人所面临的现实悲剧.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是沟通起现实与创作者之间的一道重要的桥梁.

    《人·鬼·情》创作理念女性形象女性命运

    金榜题名,翰墨飘香——苏州博物馆馆藏清代状元扇面展精品赏析

    游越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状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作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物,它代表了中国自隋唐以来选拔人才的最高标准.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五百九十余名状元,有清一代共112名.身为状元,他们大多是诗、文、书、画的高手,清代文雅之风更甚,每科金榜状元流行写扇以馈亲友,"状元扇"又成为状元书画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天之骄子的才情与胸臆尽收眼底.

    清代状元扇面

    《私人生活》:"自我"与"他者"的多重交互中女性自我的建构

    詹凯璇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主人公倪拗拗通过视角将世界清晰地划分为了两个部分:"自我"与"他者",她将个人孤立于内在世界之中不断地窥着自己,又始终在逃离除了个体以外的外在世界过程中认同自己,在"他者"的外部塑造与"自我"的认定过程之间,她的心理出现了生长与抑制的背离,最终完成了"自我塑造".

    自我他者女性自我

    探究《海边的光景》和《最后的家庭》中父亲形象及其对家庭的影响

    张潇可邢焕宇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现代的日本涌现了许多描写家庭的作品,其中安冈章太郎的《海边的光景》和村上龙的《最后的家庭》尤为突出,都是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描写表现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海边的光景》中的父亲信吉不同于以往日本文学塑造的父亲形象,他木讷、卑微,被妻子和孩子嫌弃,是家庭的"边缘人",最终信吉的家庭也因妻子的死走向瓦解.而《最后的家庭》中的父亲秀吉起初独断专横,但在经历了家庭的一系列变故后学会了平等地与家人相处,建立了真正和谐温馨的家庭.两种不同的结局或可归因于父亲形象的差异,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法,在分析两部作品父亲形象的基础上探究其对家庭的影响.

    海边的光景最后的家庭安冈章太郎村上龙家庭父亲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的女性主义解读

    张倍嘉
    34-35页

    目的论视角下《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译文探究

    李真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一书以细节为切入点,结合说服科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讲述了高效影响说服他人的方法,很好的传达出了影响他人的核心思想,帮助读者理解了如何提高沟通能力以及办事效率.本文在目的论三个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词类转译、增补等具体翻译方法,分析该书汉语译本,对文本进行了深度探究,以期为该类英文畅销书的翻译提供借鉴.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目的论翻译方法

    "方壶园"——人间欲望之所——读《方壶园》有感

    郑玲莉
    39-40页

    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伟大胜利之路及其现实启示

    钟求汉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伟大胜利之路经历了危急时刻及时实现战略转变科学布局、在最艰苦卓绝时期仍能浴血坚持保留革命火种、多举措并施开创抗日反蒋新局面、在确保部队的安全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下顺利实现国共合作抗日四个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胜利都为最终实现伟大胜利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伟大胜利之路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敢战能战善战;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使命;必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科学决策;必须继承优良传统,做好统战工作.

    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伟大胜利之路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