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下半月)
时代报告(下半月)

王文君

月刊

1003-2738

sdbg01@163.com

0371-6384336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66号(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南楼810

时代报告(下半月)/Journal Time Report
查看更多>>《时代报告》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41-1413/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73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在语文课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李曦
    1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在的农村中学生大部分缺乏远大而正确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责任感等。语文老师除了对学生要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个性情感的培养和指导,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一、培养自信,树立理想;二、热爱祖国,担当责任;三、情感渗透,滋润心田;四、面对挫折,锐意进取。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的黄金时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品格的人,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树立理想热爱祖国情感渗透锐意进取

    教育界一头“儒牛”--记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院长龙少良治学纪实

    徐春保
    1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一个走过弯路的学院在龙少良院长的领导下,回到了正确的航向,避免了搁浅,汽车学院现在蒸蒸日上,打造一流的汽车专业品牌学校。

    能人治校改革创新凸显成效

    以教学评估为契机优化高校档案工作

    邵海丽
    15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档案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工作在教学评估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分析高校档案和教学评估的关系,提出优化高校档案工作的建议。

    高校档案教学评估优化

    浅议强化教学档案管理

    郑湘龙
    15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档案作为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与教师教学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识,还是承载与传播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一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看,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就建立教学档案的重要性、强化归档程序,完善管档制度,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等问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教学档案建档意识归档程序管档制度

    激励在大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思考

    杨东
    15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大学生管理的现状,从激励理论的原理出发,提出了运用激励应遵守的相关原则,并针对性地指出实施激励的具体方法:语言激励、行为激励、心理激励和环境激励。

    激励大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队伍建设探析

    袁列
    15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对后勤保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高职后勤队伍特别是后勤管理队伍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后勤保障能力,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高职后勤管理队伍建,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升后勤服务服务能力已迫在眉睫。

    高职后勤管理队伍

    兴趣是关键,信心是动力--“后进生”心理初探

    张萍
    15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帮助“后进生”摆脱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后进生英语学习兴趣信心

    浅析施为句

    陈丽娜
    15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以语言现象学方法观察日常语言,区分了施为句和表述句,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语言的看法。本文着重分析奥斯汀对施为句和表述句的区分,并试着探讨施为句,分析它成立的必要条件及其种类。

    言有所为施为句

    浅谈毕加索的线描与淡彩画

    陈萍
    15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间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在加上家境不太好。早期的作品充满了早熟和忧郁,他一生有多位情人,每段轰轰烈烈的爱情都让他是画风改变。在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造为自己的风格,一直以来保持自己粗矿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够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造型抽象空间灵魂沉醉

    从萧红《生死场》看文学中的民族国家意识

    刘秦沐
    16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社会各界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开展起来,萧红作为东北作家的代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生死场》,反映了在日军占领的广大东北的人民“对于生的坚持,对于死的挣扎”,“力透纸背”。本文仅就小说《生死场》中的民族国家意识进行一点探讨,重点在于作者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现这一意识,以及这种表现方式的作用。

    女性压迫侵略民族意识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