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萧红《生死场》看文学中的民族国家意识

从萧红《生死场》看文学中的民族国家意识

扫码查看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社会各界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开展起来,萧红作为东北作家的代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生死场》,反映了在日军占领的广大东北的人民“对于生的坚持,对于死的挣扎”,“力透纸背”。本文仅就小说《生死场》中的民族国家意识进行一点探讨,重点在于作者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现这一意识,以及这种表现方式的作用。

刘秦沐

展开 >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女性 压迫 侵略 民族意识 反抗

2013

时代报告(下半月)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时代报告(下半月)

ISSN:1003-2738
年,卷(期):2013.(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