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半月刊

时代报告/Journal Time Re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互联网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王威力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需紧密把握新时代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动态,牢牢掌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体系的建设,旨在塑造主流舆论的新格局.文章聚焦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加快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互联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

    孟文文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各级各类学校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思政课是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入脑入心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开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坚定学生信仰信念信心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融入路径上,应从优化顶层设计、共建思政小课堂、融合社会大课堂三个方面出发,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全学段整体性育人格局,完成伟大建党精神镌刻于学子心、落实于学子行这一重要任务.

    伟大建党精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南玲玲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抽象概念.文章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并针对新时代背景,就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实施;二是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三是拓宽视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四是强化效果导向,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期望这些建议能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德育目标有所帮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化路径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罗茜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融合,以促进学生成长,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身负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工作职责.文章首先阐述当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模式缺乏弹性、管理主体间缺乏联动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渗透性和实效性的现实困境.其次,分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协同发展、互相融合的价值与意义.最后,结合新时代"0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特点,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深化"三全育人"各管理主体之间联动、优化日常管理手段、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能力等方面,提出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大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研究

    刘艺筱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实践和关键策略.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探究思政课程与专业课有效结合的路径,打通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壁垒,对统筹推进思政课与专业课协调育人具有现实意义.

    高校思政课专业课协同育人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路径研究

    田丽苗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成为网络参与的重要群体.使大学生具备适应信息化时代必需的素质和修养,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网络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三全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理念和目标.文章依托"三全育人"理念,探索立体、多维联合的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高校工作实效,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融媒体"三全育人"大学生网络素养

    团学活动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石雨璐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S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团学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和实效性.团学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拥有多样化的形式,如文化体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然而,一些团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过于形式化、内容缺乏创新、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提高团学活动的实效性,建议加强组织与管理,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提升学生参与感与主体性,并构建长效机制.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团学活动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团学活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张馨月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构成了党和国家劳动思想的坚实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特别强调要在大中小学教育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实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为党和国家培育杰出人才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总结了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

    劳动教育高校"五育并举"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以安徽省B市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例

    史爱华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教师队伍关系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成效.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从壮大思政课师资力量、打造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打通思政课教师评职通道等方面补短板,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

    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育人体系建构探究

    胡洁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衍生了协同育人理念,倡导在高职院校中营造协同育人氛围,打破传统各自为政的教育孤岛模式,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实现学生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塑造.为此,需要高职院校树立"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院校中打通教育壁垒,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充分运用学校教育资源,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环境,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基于此,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育人体系建构进行探究,以提升思政育人质量.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