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丙烯酸酯多孔复合材料的原位聚合制备及其辐射降温性能研究

    刘松张超
    40-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辐射降温作为一种无能耗和环保的冷却方法,在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大多数多孔结构辐射降温材料设计均着重于提高材料的选择性发射性能从而提高辐射降温性能,却忽略了材料内部多孔结构优化导致制冷器的降温效果不佳。为此,本文通过电场原位聚合方法,将丙烯酸酯单体与二维纳米填料进行复合构建多孔结构高分子复合辐射制冷材料。所制备的聚丙烯酸酯多孔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太阳反射率(95。5%)和高的中红外热发射率(96。3%)。该高分子多孔复合材料作为辐射降温材料在阳光直射下使用时,可实现自身温度比环境温度低 8℃的降温效果,平均冷却功率为89。0 W·m-2。

    高分子复合材料原位聚合多孔结构辐射降温

    淡水和海洋沉积物中N-DAMO古菌对聚氯乙烯微塑料的响应研究

    有海荣刘帅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硝酸盐型厌氧甲烷氧化(Nitra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N-DAMO)对自然环境中的甲烷减排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的微塑料含量逐渐增加。然而,微塑料对N-DAMO古菌的生态分布及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微塑料在甲烷减排中的作用有待探究。本研究以淡水和海洋沉积物为对象,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不同聚氯乙烯微塑料浓度处理下沉积物中N-DAMO古菌的活性,丰度及多样性。结果表明:聚氯乙烯微塑料在短期内显著提高淡水和海洋沉积物N-DAMO古菌活性。聚氯乙烯微塑料对海洋沉积物中的N-DAMO古菌活性刺激更强。加入微塑料后,淡水和海洋沉积物的N-DAMO古菌多样性均发生改变,海洋沉积物中的N-DAMO古菌群落结构更容易受到微塑料影响。

    厌氧甲烷氧化N-DAMO古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

    单体2,5-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研究

    张延山闫培良冯深张玲...
    49-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单体 2,5-二甲基吡嗪市场前景应用的分析,得出了研究单体2,5-二甲基吡嗪的意义与必要性,并列举国内外 2,5-二甲基吡嗪的反应工艺路线,对比反应工艺,决定研究以异丙醇胺为原料合成单体2,5-二甲基吡嗪的气相合成方法,并在 研究单体 2,5-二甲基吡嗪的工业化工艺方案。

    单体2,5-二甲基吡嗪异丙醇胺气相合成

    复合型无卤液体阻燃剂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龙德晓马航万邦隆牛鹏英...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市场主流的液体阻燃剂与自主开发阻燃剂EPPE进行了性能对比,通过开展液体阻燃剂选择与评价、抗烧芯剂选择与评价、抗烧芯剂添加量的确定等工作开发了复合型无卤液体阻燃剂,采用该复合型液体阻燃剂添加10 份可通过FMVSS-302、XF303-2001(软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Q(A)阻燃等级,主流的液体阻燃剂B、A添加15 份以上才能达到相同阻燃等级,复合型液体阻燃剂添加量少、阻燃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复合型无卤液体阻燃剂聚氨酯软泡应用

    ZnO/CH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RhB性能研究

    于婧闫文立吴占超匡少平...
    56-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催化降解技术具有降解效率高、稳定性好、绿色环保的优点,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ZnO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方面有着较好的性能。利用共沉淀法和高温煅烧法,在纳米ZnO的基础上,增加了壳聚糖材料作为基底,合成了不同复合比的ZnO/CH复合材料,通过对其进行表征,发现其形貌由原本的多片球状分散成了单一的片状结构,避免了颗粒的团聚,使其光催化比表面积增大,提高了光催化反应效率,ZnO/CH(2∶1)在 60 min时便可达到完全降解。

    光催化氧化锌染料废水

    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支化聚合物电解质的分子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张潆心滕翠青缪月娥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在主链上密集接枝PEO侧链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实验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等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结构可控的支化聚合物。该聚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主链,并采用ATRP将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TFBMA)和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接枝到主链上。由于TFBMA中氟基团的作用使电解质具有更宽的电化学窗口。此外,支化结构致密的侧链,具有空间位阻效应可以防止侧链和主链缠绕,打破聚合物链的长程有序以抑制PEO的结晶,进而提高离子电导率。

    支化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锂金属电池

    一种盐酸萘甲唑啉工艺杂质的制备及表征

    蔚建勇石均平魏海涛朱正兵...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描述了盐酸萘甲唑啉原料药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工艺杂质(API-ZE):N,N′-1,2-乙烷二烷基双(1-萘乙酰胺)的制备和精制。方法:目标杂质(API-ZE)是在高温条件下,以α-萘乙酸(2)和乙二胺(3)为起始原料,通过氨解反应得到。结果:目标杂质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 和HR-MS谱进行了确证,纯度达到 99%(HPLC)以上。结论:此工艺杂质的成功获得,使盐酸萘甲唑啉的杂质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为其工艺放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

    盐酸萘甲唑啉工艺杂质氨解反应

    合成气制富含异构烷烃的掺杂分子筛钴基催化剂开发研究

    曹素红袁坤
    66-6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先制备出Co/ZrO2 催化剂前驱体。经喷雾干燥成型后,再利用水热法将高水热稳定性的H-ZSM-5 分子筛原位生长在球形Co/ZrO2 催化剂前驱体上,制备出掺杂分子筛Co/ZrO2-H-ZSM-5 催化剂。XRD表征显示掺杂分子筛后,Co3O4 的特征峰仍然保留且晶粒尺寸并未因掺杂而变化,并出现明显的H-ZSM-5 特征峰。BET测试显示由于掺杂分子筛,其比较面积随掺杂量增加而提高。HRTEM 表征结果显示规则晶体形貌的H-ZSM-5 分子筛吸附在Co/ZrO2 催化剂上。H2-TPR与NH3-TPD测试结果则显示,由于掺杂H-ZSM-5 分子筛,导致还原度小幅降低,但是提高了催化剂酸性位强度。固定床费托合成催化性能评价结果也显示,由于掺杂酸性H-ZSM-5 分子筛,CO加氢生成的长链碳氢化合物会在分子筛上裂解,异构化,进而提高异构烷烃的选择性。

    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异构烷烃选择性

    氧化锌/聚吡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

    刘露萍叶洪雨高佳淇郑琪...
    69-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水热法制得氧化锌纳米阵列作为形貌导向的模板,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再利用电化学法成功合成氧化锌/聚吡咯膜,该复合材料制得的电极比未使用氧化锌阵列制备的电极要灵敏。对合成的氧化锌/聚吡咯膜进行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得到如下结论:氧化锌/聚吡咯复合材料形貌成网状致密结构;合成电位对制备氧化锌/聚吡咯的影响较大,当用恒电位法聚合吡咯时,其适宜的电位是 0。8~1。0 V左右;当循环伏安法测电化学传感性能时,最佳扫描速度为 0。5 V/s;氧化锌/聚吡咯复合材料对过氧化氢具有较高的催化还原功能,因此氧化锌/聚吡咯复合材料可做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氧化锌纳米阵列聚吡咯电化学法聚合

    燃油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王鹏岳欧少源周生学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燃油和油馏分中选择性去除含氮化合物对油品生产工艺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含氮化合物引起的问题包括胶质形成、酸催化剂抑制和失活、与酸碱对相关的腐蚀和金属络合。本文调研了国内外燃油脱氮的方法,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油品中去除含氮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包括加氢脱氮、吸附脱氮、络(配)合脱氮以及化学氧化法脱氮。有一些脱氮方法是通过从油中分离富氮产物而不从含氮化合物中除去氮基团,这些方法大多数主要适用于从低氮含量的油中脱氮,通常具有<0。1%的脱氮效果。通过调研,总结了潜在的脱氮工艺和催化剂,便于进一步寻找工业上更为有效的燃油深度脱氮技术。

    低氮燃油脱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