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锡平

季刊

1671-3559

sdjc@ujn.edu.cn

0531-82765454

250022

济南市济微路106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济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季刊。 2009年成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8年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07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4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投稿请注册在线提交. 本刊用稿优先排队原则: 1.优先刊用基金文章(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优先不分校内外。 2.无基金或低于省部级课题的文章,校内文章优先。 3.无基金课题的校内文章,教师优先。 4.教学研究和非基金校外文章,请投增刊。 欢迎校外作者将基金课题文章投向我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洙赵新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的模拟研究

    崔滢孙慧中徐立荣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无法直观监测问题,以山东省菏泽市洙赵新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AT模型对研究区径流量及总氮、总磷负荷量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及农业面源污染类型.结果表明:率定和验证期的径流、总氮、总磷的决定系数和纳什系数均能满足SWAT模型精度要求;研究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年际变化较小,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集中发生在丰水期,即7-10月份,污染物负荷量在枯水期与平水期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流域中下游的污染物负荷量比上游的大,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源区集中在流域中下游及流域南部;畜禽养殖为主要面源污染来源,污染物入河量占全部入河污染物总量的85.16%.

    农业面源污染SWAT模型径流总氮总磷洙赵新河流域

    基于动态规划法的调水工程闸泵切换优化调度方案

    孟钰婕刘吉贵王维平曲士松...
    87-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线路中经验型闸泵切换启闭形式的问题,选取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中心城区潘庄引黄灌区马颊河左岸辛店闸至沟盘河水库整条线路为研究区域,基于动态规划的正向递推法,以调水线路经济最优、调水最快为目标函数分别建立2个调水过程模型;利用Python语言对2个调水过程模型进行计算,确定不同运行阶段的闸泵切换方式、开启时刻及开启时长,得到流量与水位相结合的经济优且调水快的闸泵切换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沟盘河水库初始水位为影响总运行费用及总调水时间的主要因素,闸泵切换优化调度方案可使运行费用降低20%,总调水时间缩短8%,提升了调水线路的经济效益与运行效率.

    优化调度闸泵切换动态规划法调水过程模型

    TiO2纳米颗粒形貌对热管工作性能的影响

    牛艳芳蒋丽丽王冬至杜润生...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介质形貌对热管工作过程的影响,利用水热法制备棒状、片状、菱状3种形貌的TiO2纳米颗粒,采用两步法制备3种形貌TiO2-水纳米流体,对热管内不同形貌工作介质的导热性能、热管工作过程的启动性能、等温性能和热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TiO2纳米颗粒形貌对热管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内片状TiO2-水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大于菱状、棒状TiO2-水纳米流体和基液水的;当加热功率相同时,片状TiO2-水纳米流体热管启动温度最低,为(38.2±0.5)℃,并且相对于棒状、菱状TiO2-水纳米流体热管,片状TiO2-水纳米流体热管稳定工作时蒸发段与冷凝段的平均温度差减小2~3℃,总热阻减小4.4%~28.3%.

    TiO2纳米颗粒热管工作介质

    植物角质层蜡质组成、生物合成及响应外界胁迫功能研究进展

    刘亚欣高小妹黄梦月裴腊明...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植物角质层蜡质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为改良植物性状、提高作物品质及作物遗传育种提供新的资源,对植物角质层蜡质的组成、生物合成途径及功能进行综述:植物角质层蜡质主要由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即烷烃、醛类、酮类、初级醇、次级醇和蜡酯等组成;生物合成途径可分为3个步骤,即C16、C18脂肪酸的从头合成、C16、C18脂肪酸延伸形成长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通过酰基还原途径和脱羰基;植物角质层蜡质在植物响应干旱、紫外线辐射和抗病虫害等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功能.指出利用新的生物技术对蜡质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植物的抗逆性,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植物学角质层蜡质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合成机制

    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的直流串联电弧故障检测

    吴泳恩王宾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直流系统中存在强噪声干扰时串联电弧故障检测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模糊k均值聚类相结合的直流串联电弧故障检测方法;首先运用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解回路电流信号,得到多个本征模态函数;然后计算各本征模态函数的Hurst指数值以区分噪声分量和有用分量,将Hurst指数值大于0.5的有用分量进行重构;最后计算重构信号的峰峰值特征量和模糊熵特征量以构建特征向量作为模糊k均值聚类的输入,通过聚类中心的不同位置识别正常与故障状态.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区分系统正常与故障状态准确度为100%,区分系统干扰与故障状态准确度为93%,能有效识别直流串联电弧故障.

    串联电弧故障检测经验模态分解Hurst指数模糊k均值聚类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正向与逆向动力学分析

    赵鑫宇宋延松朱晓蕙刚宪约...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足式机器人腿部机构的控制准确性与实时性,利用向量代数方法,对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进行几何运动学分析;根据有限元形函数理论,建立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典型构件的质量离散方法;在几何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力矩平衡原理,分别进行正向与逆向动力学分析;利用线性变换原理并结合传递矩阵法,建立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正-逆向动力学统一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建立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正向与逆向动力学仿真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正-逆向动力学统一模型与虚拟样机模型3个油缸力与3个方向足底力的误差分别小于1%与3%,验证了所建立的足式机器人四连杆腿部机构正-逆向动力学统一模型能够精确地求解油缸力与足底力.

    足式机器人腿部机构动力学分析传递矩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