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锡平

季刊

1671-3559

sdjc@ujn.edu.cn

0531-82765454

250022

济南市济微路106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济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季刊。 2009年成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8年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07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4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投稿请注册在线提交. 本刊用稿优先排队原则: 1.优先刊用基金文章(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优先不分校内外。 2.无基金或低于省部级课题的文章,校内文章优先。 3.无基金课题的校内文章,教师优先。 4.教学研究和非基金校外文章,请投增刊。 欢迎校外作者将基金课题文章投向我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洋参病虫害防治及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陈小莉冉志芳李瑞段婉莹...
    20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洋参生产中农药滥用问题影响西洋参药材质量与临床用药安全的现状,综述西洋参病虫害防治及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西洋参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农药使用情况、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和残留种类、国内外西洋参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风险评估工作;根据现有研究结果,指出西洋参生产中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重点是加快评估西洋参多农药残留风险,制定相关限量标准,倡导生态种植.

    西洋参病害虫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锰纳米酶比色法检测电化学制备过氧化氢

    董旭阳李哲夏明远康革...
    210-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拓展纳米酶的应用,采用离子交换和高温热解法将均匀分散的锰原子掺杂到中空碳骨架中制备中空结构的锰纳米酶;提出一种基于锰纳米酶的比色法,用于检测电化学双电子氧还原原位产生的过氧化氢的浓度.结果表明,锰纳米酶具有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过氧化氢将无色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为蓝色氧化态TMB;当过氧化氢浓度为 0~6 mmol/L时,体系的吸光度与过氧化氢浓度具有良好的多段线性关系,锰纳米酶比色法具有极低的检出限(0.45 μmol/L)和优异的抗干扰性能.

    电化学纳米酶比色分析过氧化氢

    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机制

    练燕菲李玉秀陈颖郑佳杰...
    219-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油-水界面上纳米颗粒的动态吸附过程及其对界面张力的影响,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纳米颗粒在油-水界面物理模型,研究单颗粒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及多颗粒相互作用对界面张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单颗粒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分为自由扩散、界面吸附、动态平衡 3 个阶段;单颗粒吸附过程自由能变化远大于颗粒的动能,颗粒吸附可自发、快速进行,且吸附后能稳定在界面上;多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随颗粒间距离的增大而振荡衰减,这是由颗粒间的溶剂粒子所产生的溶剂化效应所致;当颗粒间相互作用为引力时,界面张力增大,当颗粒间相互作用为斥力时,界面张力减小.

    油-水界面纳米颗粒界面张力吸附自由能

    面向溺水救援机器人平稳跟踪的模糊比例微分控制视觉伺服方案

    郭英厉广伟刘宗尚MOUNZEO Breit Hilley...
    22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溺水救援机器人的平稳跟踪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比例微分控制的视觉伺服方案,通过场馆顶部安装的俯视摄像头获取机器人的坐标位置,使用虚拟导航线设计动态行走路径,计算偏移方向、偏移角并制定转弯规则;利用三角隶属度函数制定模糊比例、微分控制规则表,根据 2 种规则表中的比例、微分系数分别控制机器人的偏移角、距离偏移量及其变化率,实现机器人的跟踪与避障的平稳性调整;机器人采用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对溺水人员进行跟踪,在溺水人员位置变化时调整运动方向,依靠实时、稳定的声呐信息设置偏移角,实现避障功能;对所提出的方案在先锋P3DX型机器人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及时应对目标变化,没有跟错、跟丢现象;在不同工况时的横滚角均小于1°,避障率达到100%,能够快速、稳定、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达到溺水救援机器人的前期应用要求.

    溺水救援机器人平稳跟踪模糊比例微分控制视觉伺服

    结合深度强化学习与变形五次多项式的搬运机器人关节轨迹规划

    李英杰陈乃建尹逊瑞郑家坤...
    234-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生产节拍固定的情况下搬运机器人各关节的运动轨迹及时间分配问题,构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与变形五次多项式相结合的搬运机器人关节轨迹时间分配模型;设计以节拍要求、速度约束和加速度约束为目标的奖励函数,搭建神经网络,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得到满足生产节拍和运动学约束的时间序列,并利用单臂四自由度搬运机器人仿真实验,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单臂四自由度搬运机器人各关节的运行时间均为 5.89 s,其中平移关节 1、3 的最大速度分别为 2 597.84、1 697.97 mm/s,最大加速度分别为 19 532.11、31 302.61 mm/s2;旋转关节 2、4 的速度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最大角速度均为137.53(°)/s,最大角加速度均为 1 180.51(°)/s2,均未超过运动学约束;所构建的模型可以解决在指定生产节拍下搬运机器人关节轨迹时间分配问题,实现搬运机器人搬运过程中各关节的运动均衡,改善搬运机器人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机器人技术关节轨迹规划深度强化学习搬运机器人生产节拍

    无人机通信场景中非平稳双圆柱信道统计特性分析

    赵满艳周杰刘瑞邵根富...
    2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城市、山体、森林等高空存在散射体的地区实现无线通信覆盖,帮助实现救援以及灾后公共基础设施的抢救与恢复,针对无人机空间域和时间域非平稳特性,提出一种无人机多输入多输出三维几何双圆柱随机模型;考虑到地面站的复杂情况,利用同心圆柱模拟散射体的分布,将接收到的信号进一步分为视线分量、无人机端的单反弹分量,以及地面站的单反弹射线与双反弹分量之和;引入时变的角度和时变的速度,模拟无人机对地信道的非平稳性,从而使所提出模型适用于各种无人机通信场景;利用所提出模型对比无人机的飞行方向和天线阵列方向等相关参数对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推导并仿真所提出模型的空间互相关函数、时间自相关函数等重要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无人机的天线方向、飞行方向等参数对信道统计特性和非平稳性有重要影响,所提出模型可用于无人机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现有其他模型对比,时间自相关函数仿真值与实际测量值的拟合程度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实用性.

    移动通信无人机通信双圆柱随机模型信道统计特性

    基于考虑误差修正的非线性自适应权重组合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陈德余张玮王辉
    250-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光伏电站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解决极限梯度提升模型、长短期记忆模型2 种传统单一模型及传统组合模型极限梯度提升-长短期记忆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结果滞后、预测效果易突变、预测误差较大、线性拟合性较差等不足,基于极限梯度提升算法、长短期记忆算法和线性自适应权重,提出一种考虑误差修正的非线性自适应权重极限梯度提升-长短期记忆模型进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分别使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算法训练得到 2 种单一模型,将 2 种单一模型的初步预测值和真实值组成新的训练数据集,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训练所提出的模型,对 2 种单一模型的初步预测值分配自适应权重系数,并根据训练时所提出模型的预测值大小分段统计预测误差的分布,预测时根据所提出模型的预测值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累加误差均值从而进行误差修正,进一步提高所提出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Python语言分别对所提出的模型、传统组合模型和 2 种传统单一模型在晴天、阴天和雨天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极限梯度提升-长短期记忆模型、极限梯度提升模型、长短期记忆模型相比,所提出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 28.57%、39.39%、49.79%,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小 44.25%、53.33%、64.8%,决定系数分别增大 1.43%、2.38%、3.34%,所提出的模型更有效地减小了传统单一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误差,优化了传统组合模型的权重系数;3 种天气条件下所提出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误差相对最小且稳健性最强,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自适应权重误差修正极限梯度提升算法长短期记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