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卢传华

双月刊

1009-7201

jsyxzz@163.com

0531-86336634

250014

济南市文化东路49号

精神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CSTPCD
查看更多>>《精神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G953-2007),是国内有重要影响力专业期刊之一。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9-7201 CN37-1454/R。双月刊,邮发代号:24-208。以“服务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着重报道精神医学、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设论著、论文、学术交流、短著与病例报告、综述、学术论坛等栏目,适应于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护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部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BDNF的影响

    潘婵媛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辅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7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TMS治疗(18 Hz,120%rMT),对照组接受伪刺激,两组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两组抑郁状况,于治疗前后应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评估两组躁狂状况和自杀风险,同时检测血清BNDF水平,并对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HAMD-17评分快速降低,治疗后第2、4周末观察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SS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B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ND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BND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MS能快速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自杀风险,有效上调BNDF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深部经颅磁刺激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丙戊酸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山东省精神科转岗医师心理压力、总体幸福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金达王延祜胡丽丽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山东省精神科转岗医师从事精神科工作的心理压力水平和总体幸福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山东省115名精神科转岗医师为对象,采用基本信息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收集其个人资料、心理压力状况及总体幸福感水平.结果 参与调查的115名精神科转岗医师CPSS评分(30.65±4.90)分,其中有102名(88.70%)参与者评分>25分,属于高心理压力状态;GWB评分(74.37±5.47)分,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学历、婚姻状况、所在单位的性质和级别、转岗培训原因是CPSS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况、学历、转岗培训原因、子女情况、心理压力源是GWB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山东省精神科转岗医师主要服务于基层单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但总体幸福感维持在中等水平.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尤其是关注高学历医师的适应情况,对减轻心理压力及提升幸福感至关重要.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心理压力总体幸福感

    精神分裂症病情变化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一例报告

    王洪生张恒陈彩虹谭俊华...
    206-207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精神分裂症一例报告

    张袁杰葛旭峰夏欢欢解艳...
    207-209页

    中脑腹侧被盖-伏隔核神经环路在睡眠觉醒调控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康晓娜沈巍吴琼黄禄宇...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神经环路在睡眠觉醒中扮演重要角色.该环路参与睡眠觉醒的调控主要依赖于VTA脑区多巴胺、γ-氨基丁酸、谷氨酸等神经递质,以及NAc脑区多巴胺D1R、D2R和腺苷A1R、A2AR受体系统参与其中.相较于VTA在维持唤醒方面的作用,NAc中多巴胺与腺苷受体协同参与睡眠觉醒的调控更加值得被关注,这为睡眠觉醒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就VTA与NAc在睡眠觉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简单介绍VTA-NAc环路参与睡眠觉醒调节的上下游神经元投射方式,总结当下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展望,以期为今后广大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睡眠-觉醒中脑腹侧被盖伏隔核神经环路多巴胺腺苷

    高血压共病情志异常临床现况及防治进展

    高明周高冬梅孙亚马凤君...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极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诸多因素促使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带来严重的潜在危险和社会负担.与此同时,情志作为中医专有名词,在高血压临床上被提及频率与日俱增.尤其以焦虑及抑郁为主要表现,但二者存在何种关联,能否用于临床诊疗及药物研发还需进一步探索.但对高血压与焦虑、抑郁等情志因素的内在机制的研究早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中医认识切入,将情志与高血压关系作系统梳理,以求明晰二者关联及其内在机制联系,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焦虑抑郁机制高血压诊疗

    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阿力米热·阿力木张义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症状,睡眠障碍在抑郁症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对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复杂机制.本综述将重点关注睡眠障碍在抑郁症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对其进行综述和探讨.

    睡眠障碍抑郁症病理机制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

    邱晨旭王彬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与普通人群相比,BD患者共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不平衡的饮食模式和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都可能与MS的发病有关;同时,MS可能导致BD患者病程延长,并导致不良预后.本文综述了 BD患者共病MS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对共病MS高风险人群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相关依据.

    双相情感障碍代谢综合征肥胖精神障碍

    《精神医学杂志》稿约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