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宋旭红

季刊

1672-0032

sdjyxb@sina.com

0531-80687346

250357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海棠路5001号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交通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学报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交通领域(交通运输、智能交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工程机械、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物流规划及管理、船舶与轮机工程等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稿件的刊发,跟踪交通行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反映教学、科研动态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的建成环境对交通状态的影响

    王琦龙刘杰王喆郭建民...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析建成环境对交通状态影响时网格单元划分问题,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选取人口密度、购物商场密度、公交站点密度作为济南市建成环境的评价指标,选取车辆轨迹点平均速度作为济南市交通状态的评价指标,考虑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MAUP),分别采用 1 km× 1 km、5 km×5 km、10 km× 10 km的3种正方形网格及1 km×5 km、1 km×10 km、5 km×10 km的3种长方形网格划分研究区域,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空间自相关分析3种方法分析不同划区方案下建成环境与交通状态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并比较建成环境与交通状态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OLS拟合优度、莫兰指数确定最佳划区方案.结果表明:以5 kmx5 km的正方形网格单元划分研究区域时,交通状态和建成环境间的相关性最大,可较好地反映建成环境对交通状态的影响.

    交通状态MAUP建成环境网格单元

    无路侧干扰条件下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胡国峰王修光刘川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计算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采集济南、临沂、日照、德州等地的公路信号交叉口直行车道的单车道交通流数据,近似作为无路侧干扰条件下公路基本路段交通流数据,选取车道数、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中央隔离带宽度、交通组成等作为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皮尔逊系数分析法筛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单因素与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函数关系,计算关键影响因素的单车道通行能力修正系数.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构建含多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交互项的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车道数、车道宽度及小型车占比与单车道通行能力的相关性显著,为关键影响因素,按重要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小型车占比、车道数、车道宽度;3个关键影响因素非相互独立,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车道数与小型车占比、车道宽度与小型车占比间均存在交互影响;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的计算准确度为96.30%,能较好地计算公路基本路段的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交互影响

    县-村配送模式下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

    徐红艳柳国梁刘华琼
    14-1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农村部分道路通行能力较差、快递配送成本较高等问题,构建由县级配送中心、无人机直配区、网格配送站、村级快递代收点组成的无人机县-村配送模式,以配送距离最小为目标,以无人机载质量和续航能力为约束条件搭建配送模型,考虑山峰、人口聚集集市及无人机禁飞区域,采用Cubic-Sine映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在三维空间求解无人机最优配送路径,以地形较复杂的A镇为算例,采用软件MATLAB仿真分析无人机配送路线.结果表明: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求解的无人机配送路径能有效避开较高的山峰、人口聚集的集市及禁飞区等无人机无法通行区域;采用无人机为A镇3处村级快递代收点配送快递的总距离为9.27 km,配送成本约为17.24元,采用车辆配送总距离为21.46 km,配送成本约为59.66元,相比车辆配送无人机配送距离与成本分别减小56.8%、71.1%.在农村地区使用无人机配送可降低配送距离与成本,提高末端配送效率.

    无人机配送农村路径优化麻雀搜索算法

    卡车-无人机联合配取货路径优化

    柳国梁刘华琼徐红艳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卡车-无人机联合配取货路径优化问题,考虑无人机最大载质量和续航能力,以配取货成本和配取货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单辆卡车携带多架无人机配取货模型,设计分阶段迭代优化算法,第1阶段采用阈值筛选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对客户点进行聚类,确定卡车的配送点,第2阶段采用穷举法确定卡车配取货路径,第3阶段采用邻域搜索算法优化无人机配取货路径,计算并对比不同聚类中心数K下卡车-无人机联合配取货总时间和总成本,确定最佳配取货路径.算例结果表明:K=3时,卡车-无人机联合配取货总时间和总成本最小,与仅采用卡车配取货时相比,总时间和总成本分别减小75.98%、12.34%.在优化区域内采用卡车-无人机联合配取货可降低配取货成本,提升物流末端配取货效率.

    配取货路径卡车无人机优化算法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货运平台四方协同监管策略

    甘卫华段慧星桂夏芸刘郑...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监管网络货运平台,构建国家级监管部门-省级监管部门-网络货运平台-社会公众四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四方主体的复制动态方程计算得到博弈模型的16个纯策略均衡点,其中无绝对稳定点,有9个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点,分析9个稳定点的稳定条件,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理想策略组合(0,1,1,0)下,监管系统参数变化时四方主体协同监管策略的演化路径.结果表明:不同层级的政府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交互能促进监管系统的稳定性,增大国家级监管部门对省级监管部门消极监管的处罚力度,提高对省级监管部门积极监管的奖励,均能促进省级监管部门与网络货运平台更快达到稳定的策略组合;增大对网络货运平台合规运营的奖励较适合作为短期监管策略;加大对网络货运平台违规运营的处罚力度,能促使网络货运平台迅速演化至合规运营的稳定状态,提高惩罚力度是更优的监管方式,更有利于治理网络货运平台违规运营现象;限制网络货运平台违规运营的收益是有意义的治理策略;增大社会公众对网络货运平台违规运营举报奖励仅在前期能提高公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

    网络货运平台四方演化博弈平台治理政府监管

    基于有限元的复合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层底应力分析与结构设计

    胡洪溪胡朋赵兴奎孙丰哲...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重交通下复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要求,以贫混凝土作为基层材料,以沥青砂浆作为功能层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软件ANSYS对不同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层材料由水泥稳定碎石变为贫混凝土时,水泥混凝土面层层底的荷载应力减小14.87%,温度应力减小2.70%,温度-荷载耦合应力减小10.02%;贫混凝土弹性模量由12 GPa增至16 GPa时,荷载应力、温度应力、温度-荷载耦合应力分别减小3.60%、1.09%和4.14%,应力下降幅度减小;荷载应力、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小于10%,温度-荷载耦合应力的相对差较大.针对重交通、中等交通量等级设计复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力校核结果表明,2种设计路面均满足使用要求.

    复合水泥混凝土路面贫混凝土层底应力路面结构有限元仿真交通量

    水泥改良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李莉高涛刘冰冰杨晓松...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濒水环境下水泥改良土抗剪强度设计参数,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水泥与土的质量比、压实度、含水量及养护龄期对水泥改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压实度、养护龄期相同时,水泥改良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及抗剪强度随水泥与土的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水泥与土的质量比、含水量、养护龄期相同时,随压实度的增大,水泥改良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及抗剪强度线性增大,水泥与土的质量比为8.0%时,黏聚力平均增大3.4%,水泥与土的质量比为10%时,黏聚力平均增大2.1%;水泥与土的质量比、压实度和养护龄期相同时,水泥改良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及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黏聚力变化较小,内摩擦角、抗剪强度变化较大;水泥与土的质量比、压实度和含水量相同时,水泥改良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及抗剪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速放缓,养护28 d后内摩擦角基本不变,抗剪强度因黏聚力继续增大而增大.

    改良土抗剪强度水泥与土的质量比压实度含水量养护龄期

    改良土抗剪性能影响因素对比试验研究

    赵月航张欣王俊杰陈其帆...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水泥改良土和石灰改良土的抗剪性能,在不同胶凝材料与干土的质量比条件下,对2种改良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胶凝材料与干土的质量比、压实度、含水量、养护龄期等对改良土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龄期下,2种改良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胶凝材料与干土质量比由4%增至10%而增大,拟合函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80,拟合曲线均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随压实度由90%增至99%而线性增大,压实度对石灰改良土黏聚力的影响更显著;随含水量由13%增至22%而减小,抗剪强度、内摩擦角与含水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随养护龄期由7 d增至120 d时先迅速增大,养护60 d后抗剪性能趋稳.

    改良土剪切试验抗剪性能胶凝材料

    蔗渣纤维用量对SMA-13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影响

    黎多迅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蔗渣在沥青路面的使用和推广,提高玛蹄脂碎石沥青(stone matrix asphalt,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根据马歇尔试验方法,采用5种蔗渣纤维质量分数(0.1%、0.2%、0.3%、0.4%、0.5%)和5种油石比(5.6%、5.9%、6.2%、6.5%、6.8%)成型SMA-13混合料试件,确定SMA-13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分析SMA-13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随蔗渣纤维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蔗渣纤维质量分数对SMA-13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蔗渣纤维质量分数一定时,随油石比的增大,SMA-13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先增大后减小,流值和沥青饱和度不断增大,空隙率不断减小,矿料间隙率先减小后增大;油石比一定时,随蔗渣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大,SMA-13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沥青饱和度先增大后减小,流值、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不断增大.不同质量分数的蔗渣纤维对SMA-13混合料的马歇尔技术指标具有显著影响,按影响由强到弱排序为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矿料间隙率、空隙率、沥青饱和度.当蔗渣纤维质量分数由0.1%增至0.3%时,马歇尔稳定度增大41.3%并达到最大马歇尔稳定度,流值较小,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及沥青饱和度均符合规范要求,蔗渣纤维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3%.

    沥青路面蔗渣纤维SMA-13混合料马歇尔指标

    基于汉堡车辙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诊断性分析与评价

    夏雨普布扎西邵华徐钦升...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水稳定性,进行汉堡车辙(Hamburg wheel tracking device,HWTD)试验,采用外观评价法、轮迹曲线评价法和变形曲线评价法3种诊断评价法,评价和统计分析多种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SMA)和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asphalt concrete,AC)进行HWTD试验后的芯样状态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外观评价法可客观反映芯样受轮碾破坏形态,对芯样损坏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宏观判断沥青混合料性能;采用轮迹曲线评价法可根据试件受压面的离散状态准确选取有效变形点位,进行变形曲线分析;采用变形曲线评价法可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最大车辙深度和剥落拐点,定量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以蠕变阶段和剥落阶段的变形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更具可信度和准确性,可将其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定量评价沥青混合料性能;计算剥落拐点受人为因素干扰极大,可将其作为辅助指标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

    HWTD试验外观评价轮迹曲线评价变形曲线评价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