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科学
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科学

山东省科学院

王英龙

双月刊

1002-4026

sdkx@sdas.org sdkx2@sdas.org

0531-82605310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科院路19号

山东科学/Journal Shandong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科学》是山东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面向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个主要领域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科研成果,是山东省最具知名度的学术期刊之一。 《山东科学》创刊于1984年,原名《山东省科学院院刊》。1989年获得国内统一刊号,同时更名为《山东科学》。2005年,随着期刊的不断发展,《山东科学》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迄今已出版22卷97期,发表论文1400余篇。《山东科学》的办刊宗旨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以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山东科学》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及各省部委基金资助项目予以优先报道,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期刊。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短,优秀论文能够及时刊出。近年来,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学指标不断提高,在全省、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日益增强,深受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作为山东省科学院主办的唯一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山东科学》有力促进了山东科技界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推动了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山东科学》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国内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为使《山东科学》达到更高的水平,组建了新一届编委会。由4位国内外院士、大学校长担任顾问,37位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博导担任编委,形成强大的科研后盾。编委会指导期刊围绕前沿学科的发展动向,确定选题,有重点地组织稿件,面向几个国内外热点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期刊、主办单位的学术知名度。编委会约请国内外学术大家,开设专栏,展开该学科的学术交流、学术争鸣,吸引相关学科科研人员关注该学科的发展动向。《山东科学》依托主办单位的科研优势,可以有力地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带动全行业的学术交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技术服务。作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涉及生物、计算机、能源、自动化、激光、新材料、分析测试等诸多领域。可以刊载自然科学几乎所有专业的学术论文。为一些新兴学科、交叉科学、边缘科学论文的发表提供了很好的园地,可以充分表达他们的新论点,开展学术交流。《山东科学》最大的特点,是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还侧重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刊载应用研究领域的论文,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其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山东科学》自创刊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后,还要进一步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促进山东学术界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压缩sCO2储能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姜佳晖王子杰池冉陈伟...
    9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储能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方式,具有储能密度大,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负碳排放等优点,因此,在能源储存转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压缩sCO2储能系统(SC-CCES)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完成了模型可靠性的验证;采用Matlab及Simulink软件实现了单级压缩和单级膨胀的SC-CCES系统动态特性仿真,设计工况下SC-CCES系统的储能效率为51。98%,储能密度为447。8 kWh/m3,其储能密度是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能密度的 20 倍以上;分析了不同高压储罐入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能效率随高压储罐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储能密度则恰好相反。此研究为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动态仿真能量守恒储能密度

    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及韧性研究

    高占一朱成娟韩凌辉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拓扑化方法Space L构建了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在用UCINET对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以及整体网络效率为指标对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节点的属性值,在采取变异系数法定权的基础上,使用TOPSIS法对节点重要度进行排序;通过摧毁单个重要度较高的节点分析网络韧性,采用指标排序恢复策略来恢复网络,从而得出轨道交通网络的平均韧性值。基于此建立的模型,对南京市 2022 年的轨道交通网络的抗毁性和韧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度值高的节点比其他指标对韧性影响更大,优先修复度值最大的节点会使得网络效率上升幅度最大,优先修复接近中心性最大的节点对网络效率的影响较小。

    复杂网络评价模型抗毁性网络韧性恢复策略最大连通子图网络效率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机场线短时客流预测研究

    杨安安韩星玉田旷刘泽远...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机场线客流具有高度时变性,受机场航班影响使得精准的短时客流预测具有挑战性。综合考虑机场航班信息和机场线路历史客流,构建了一种以随机森林(RF)、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逻辑回归算法作为集成学习器,基于叠加(Stacking)集成模型的机场线路短时客流预测模型。以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为实例进行验证,并与Informer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两种基线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航班信息和机场线历史客流的双通道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仅考虑机场线历史客流的单通道预测;Stacking模型在各项指标中均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其中,在 96 步长(24 h)下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进站客流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66,预测出站客流的平均绝对误差为 4。67;分析航班信息特征对预测模型的影响,发现离港航班信息重要性不如到港航班,这与离港旅客提前到达机场时间差异较大有关。

    机场线短时客流预测Stacking集成模型航班信息

    高速铁路枢纽场站能力综合利用研究

    张杰何世伟赵日鑫陈旻瑜...
    12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统筹利用高速铁路枢纽内的旅客运输资源,研究高速铁路枢纽内客运场站的分工问题。以枢纽内列车总作业时间最小和场站能力协调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通过设计增广ε-约束算法求解模型的近似非支配前沿。以郑州高速铁路枢纽为例展开实例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别对原有方案与优化方案的差异及能力适应性进行比较,验证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增广ε-约束算法可以为所提出模型寻找到高质量的代表性非支配解,所得出的优化方案能够降低枢纽内列车的作业时间,提高场站能力利用协调度,可为高铁枢纽地区扩能改造、能力优化等措施的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铁路运输能力利用多目标优化高速铁路枢纽车站分工

    基于区块链分级存储与国产商用密码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

    李迎新郭瑱赵雷富国瑞...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图书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面临的身份假冒、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破坏、重要操作难以溯源等突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包括基于区块链分级存储实现图书馆信息系统数据存储安全,基于国产商用密码技术实现图书馆信息系统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保护、数据完整性保护、操作真实性和抗抵赖保护,对建设完善有效的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整体保障体系、提升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区块链分级存储商用密码技术数字签名协同签名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

    《山东科学》征稿启事

    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