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采煤机摇臂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王振环
    95-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采煤机摇臂关键零部件的失效问题,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方法,以预测采煤机摇臂轴承的剩余寿命.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理论,通过建立轴承寿命退化指标,对轴承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同构利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划分;通过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LSTM,解决LSTM算法选择最优超参数的问题,提高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STM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际轴承寿命变化情况基本一致,预测结果均在置信区间内,可以为轴承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参考.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采煤机摇臂轴承剩余寿命

    滑动构造区三软强变形煤层巷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崔正庭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州煤电告成煤矿二 1 煤 21051 下付巷属于典型的"三软"煤层,巷道围岩松散破碎,巷道变形严重.为确保施工安全,研究了其变形和围岩松动圈变化规律.巷道围岩两帮及顶底移近量平均达到 600~950 mm,顶底最大,两帮次之,表现为四周变形,属于大变形软岩巷道;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一般为顶板4.3 m、两帮3.0 m、底板1.26 m,属于大松动圈.巷道围岩可以采用锚杆锚索施工.

    三软煤巷变形规律

    安顺煤矿煤岩电磁辐射测试技术研究

    何志龙孙谦宋大钊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安顺煤矿开采深度的加深,工作面回采时异常动力灾害发生的危险性显著提高.为防范灾害事故,可基于煤岩受载破坏过程电磁辐射强度与煤岩破坏的相关性,采用电磁辐射仪测试煤岩体的损伤破坏状态,对煤岩体动力灾害事故危险性进行预测,通过设置三采区轨道下山、四采区轨道风门 0~300 m处为对照组,对四采区轨道、回风、胶带三条下山掘进巷道进行煤岩电磁辐射测试,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掘进作业严重影响巷道内应力分布与煤岩破坏状态,靠近掘进点的部位所受应力扰动更为明显,掘进较深、支护稳定的巷道所受影响较小;巷道危险区的煤岩电磁辐射强度相对较高;存在断层时,断层周围电磁辐射信号较强;掘进煤巷的应力受扰动情况比岩巷更加稳定,且所受应力普遍较小.

    煤岩体动力灾害电磁辐射应力分布

    高应力区巷道掘进施工防冲安全技术

    王渊张景祥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杜柴登煤矿巷道向采空区掘进期间片帮明显、冲击风险较大,通过分析向采空区掘进巷道影响因素和矿压显现情况,得到朝采空区掘进不同冲击风险区域:距离采空区50~120 m为中等冲击风险区,0~50 m为强冲击风险区.针对不同等级风险区域制定微震、应力、钻屑综合监测方案与正头直孔卸压、帮部直孔与斜孔相结合卸压方案;在常规卸压工程基础上,在掘锚机后两帮增加施工 2~4 个 10°~50°倾角的斜孔增强卸压.采取相关卸压措施后,巷道帮部高应力向深部转移,帮部片帮减少 0.3 m,浅部应力计降低 1~2 MPa,冲击风险进一步减低.

    冲击地压高应力掘进采空区

    多因素耦合高静载窄短工作面防冲管控对策

    肖自义周卫国
    113-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冲击地压是巨野矿区灾害防治的重点,彭庄煤矿地处巨野矿区,属埋深超千米的冲击地压矿井.大埋深工作面多因素耦合高静载工作面冲击风险高,治理难度大.矿井按照"强卸压、强支护、强监测"的防冲技术路线,在 3307 工作面采取高密度大直径钻孔卸压、顶板爆破预裂、增加被动支护密度等针对性防冲措施,有效降低了采空区三角煤柱应力集中程度,解决受大埋深、采空区、巷道切割、断层等多因素影响的高静载窄短工作面安全推采的问题.

    大埋深多因素耦合高静载窄短工作面防冲

    煤层隐伏露头附近工作面开采水害安全性研究

    狄超梁茂亮倪振峰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集煤矿浅部煤层隐伏露头区域工作面开采受到上覆松散含水层的威胁,1306工作面原设计采用分层开采,工作面产量和效率难以提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类似地质条件矿井综放或大采高综采的覆岩破坏规律进行分析,选取较大的垮采比和裂采比预计"两带"高度,并与综放开采"两带"高度经验公式预计进行对比,采用"最小安全厚度"法选取保护层厚度,确定了防砂安全煤岩柱的高度以及开采厚度.结果表明,1306工作面开采区域最小基岩厚度大于全厚综放开采所需最小防砂煤岩柱厚度,工作面可采用全厚综放开采至设计停采线结束,有利于矿井实现高产高效安全开采.

    隐伏露头数值模拟煤岩柱高度安全开采

    基于ANSYS/LS-DYNA的岩石爆破数值模拟分析

    俞海玲牟海鹏
    122-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地应力场对岩石爆破裂纹扩展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构建了多组二维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岩体爆破过程,对比分析其破碎区及爆破裂纹形态差异情况,以及不同方向上各测点单元的切向应力时程曲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应力在岩石的爆破过程中对岩石损伤具有抑制作用,裂纹会向着地应力最大的方向发展,且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大,裂纹差异越大;地应力对其爆破破碎区的形成有显著影响;随着地应力的增加,切向拉应力峰值逐渐减小,作用时间随之缩短.

    地应力岩石损伤单孔爆破数值模拟

    城郊煤矿薄层灰岩水害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钟蜜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城郊煤矿井下水害常规注浆治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依托地面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形成的区域超前治理技术,为治理该煤矿底板灰岩水害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经过研究论证,该煤矿十四辅助采区地面区域治理选择太原组上段L10 灰岩为治理目的层,防止底板水害.通过施工三个地面孔组(D1、D2、D3孔)共35个水平分支孔,对治理区太原组上段L10 灰岩地质、水文地质及隐伏含(导)水构造等进行探查,并通过高压注浆治理将目的层改造成有效隔水层;施工的井下验证钻孔涌水量均小于 10 m3/h,治理效果良好;治理后计算十四辅助采区F21405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为0.044 MPa/m,符合突水系数安全值不大于0.06 MPa/m的标准,无突水威胁,可以安全回采.

    太原组薄层灰岩水害防治区域治理

    近距煤层合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董甜高召宁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距煤层合层综放开采覆岩移动破坏与矿压显现规律等问题,以涡北煤矿 842 首采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分析手段对工作面开采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模拟试验下覆岩冒落带高度为38 m,开切眼附近裂隙带的高度为103.8 m,停采线附近裂隙带的高度为95.4 m,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 28 m,周期来压步距为 17.5 m.由数值分析得到采场围岩位移场与应力场的变化颇为相似,分析采场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特征与相似模拟试验的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可为近距煤层合层综放工作面煤柱宽度、工作面支护参数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近距煤层合层综放矿压规律

    不同影响因素下巷道变形特征模拟研究

    张志伟
    137-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王晁煤矿16层煤开采巷道为背景,基于正交试验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巷道变形破裂演化的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巷道断面形状、巷道断面尺寸、巷道断面宽高比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和应力演化规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各参数对巷道变形破坏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巷道断面大小>断面形状>断面宽高比;巷道断面大小是影响巷道变形破坏的最主要因素,断面大小与巷道的变形和破坏呈正相关;椭圆形断面巷道最为稳固,塑性区发育高度和最大垂直位移量显著小于直墙半圆拱断面巷道与矩形断面巷道;断面宽高比对巷道变形破坏影响较小,但对最大垂直应力的产生影响较大.研究揭示了不同巷道断面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演化规律,可为煤矿巷道设计提供参考.

    巷道变形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巷道断面大小断面形状断面宽高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