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采工作面高效过断层群工艺研究及应用

    吴小斌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群构造期间破岩多、顶板管理困难、运输机坡度控制差等问题,以官地煤矿22612综采工作面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工程实践方法,在对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构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过不同性质断层群工艺,明确了运输机坡度沿推进度及切眼方向两个参数选择依据,同时提出了一种运输机坡度测量方法,可科学有效地实现对运输机坡度的测量与控制,明确了过断层构造期间破碎顶板管理措施.应用结果表明:破岩架数降低了 35.3%;日割煤刀数提高1~1.5刀,每月增加产量2万t,同时采煤机截齿、三机配件消耗量也均下降了 20%,整个过构造期间顶板管理安全有效.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群顶板控制

    李楼煤业选煤厂选煤工艺设计分析

    杨毅李浩
    54-57,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李楼煤业选煤厂现有动筛跳汰选煤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对选煤厂所使用的高硫煤和低硫煤煤质特性、浮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合所使用原煤特点和产品规划,提出了主选脱泥跳汰、粗煤泥采用浓缩分级旋流器+螺旋分选设备+高频振动筛分+煤泥高速离心+三质体高频筛联合回收、细煤泥浮选的工艺.李楼煤业选煤厂的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浮选精煤的产率达到了 6.2%,将生产过程中的用水消耗降低17.6%,每年可多回收精煤3.66万t,显著提升了选煤厂的煤炭分选效率和产品质量.

    选煤厂浓缩分级旋流器高频振动筛分煤泥浮选分选工艺

    110工法采空区漏风控制及煤自燃分区防控技术

    董亚楠张宁涛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陕西黄陵一号煤矿"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通道复杂及煤自燃防治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分析通风量对漏风规律、氧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110工法沿空留巷采空区漏风控制与煤自燃分区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下,采空区内漏风影响范围随着辅运顺槽风量增加而增大,辅运顺槽侧采空区内氧气浓度大于进风顺槽侧;进风顺槽风量增大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但较辅运顺槽风量改变时不明显.现场观测结果表明:1009工作面进风顺槽氧浓度测点在125 m处降至18%,当深入到273 m处氧气浓度降至8%,辅运顺槽测点在300 m处氧气浓度降至18%,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结合现场实际提出集"隔离、堵漏、惰化、阻化、应急"为一体的采空区防灭火工艺,研究结果对采空区漏风及煤自燃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10工法采空区漏风规律煤自燃防治

    顺层长钻孔水力造穴卸压增透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王亭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长平矿"三高、三多、三软、一低"的地质特征,拟采用顺层长钻孔水力造穴卸压增透技术对煤层进行改造,依托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力造穴半径参数与抽采时间参数条件下的瓦斯压力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确定抽采参数.在3#煤层开展工业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对水力造穴出煤量与平均抽采瓦斯纯量的内在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0.4 m的水力造穴半径和90 d的抽采时间是最优参数,对比分析未进行水力造穴卸压的Z2钻孔与进行水力造穴卸压的Z1、Z3钻孔瓦斯浓度数据表明,Z1、Z3钻孔的浓度明显低于于Z2钻孔约8%~13%;瓦斯抽采纯量与出煤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函数关系,主要受煤层非均质性影响,坚硬区域煤层的渗透性较低,限制了出煤量与瓦斯的抽采效果,松软区域煤层中钻孔易发生塌孔或蠕变变形,从而限制了瓦斯的抽采效果.

    顺层长钻孔煤层增透水力造穴瓦斯抽采

    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智能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葛新玉
    71-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刘庄煤矿瓦斯抽采钻孔负压分配不合理、煤层瓦斯抽采浓度衰减速度快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果,以支持向量机回归机技术为基础,构建了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调控模型,提出了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调控判识及策略,研发了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智能调控系统,在刘庄煤矿151108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调控模型可以有效确定瓦斯钻孔最佳抽采负压;采用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智能调控技术的组孔调控时,煤层瓦斯抽采浓度提升15%以上,而采用单孔调控时,抽采浓度可提升30%以上,可以有效延长钻孔瓦斯有效抽采期,提升煤层瓦斯抽采能力.

    钻孔瓦斯抽采智能调控调控模型

    掘进工作面微震信号传播技术参量特征研究

    刘文文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山煤电马兰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针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的高应力分布特征以及以瓦斯参数为主的突出预测预警手段的局限性,开展微震信号传播范围及波形参数分布特征研究,采用微震监测实现采掘工作面前方应力分布和煤体损伤状态的实时监测.现场监测数据表明:煤巷掘进过程中微震信号的有效传播范围可以达到67m,为实现微震信号的有效监测,并减少预警系统的日常维护,必须确保每周至少移动2次传感器的位置,且时间间隔尽量保证在3d以内;微震信号的波形振幅、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等时域参量主要集中在低值区间,其频次曲线呈现出先急剧增大后迅速减小并趋于零的卡方分布特征,而峰值频率主要分布在数量有限的离散频点上,时频域参量分布特征为微震传感器的选型和噪声滤除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判断依据.

    微震信号传播范围时域参量频域参量分布特征

    大南湖一矿褐煤常温氧化特性研究

    高少雷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南湖一矿在正常回采期间、采空区在无任何自燃征兆前提下出现的上隅角CO异常持续超限问题,采用太原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常温氧化实验装置对所采煤样褐煤开展了常温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南湖一矿褐煤在常温下就可氧化释放出CO,相关过程可分为"快速氧化""缓慢反应"和"反应终止"三个阶段;当环境O2浓度≥ 7.7%时,大南湖一矿煤样常温下氧化的CO产出速率同环境O2浓度呈二次函数拟合关系;大南湖一矿煤样环境CO浓度同O2浓度变化紧密相关,呈良好一次函数关系;大南湖一矿褐煤开采过程中煤自燃早期预警指标的制定必须考虑常温氧化特性,否则可能会误判采空区煤自燃的严重程度.

    大南湖一矿褐煤常温氧化CO

    突出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漏风特征研究

    陆春辉李桂平张志学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科学防控突出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灾害和自然发火风险,需要准确掌握采空区漏风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该文以淮南市丁集煤矿1452(1)保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工作面压能测定分析,得出工作面漏风位置,结合实测的巷道、风量、压能分布等信息,绘制了工作面漏风场分布示意图.运用SF6示踪原理实测出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漏风量(漏风率)、漏风速度.研究结果表明,1452(1)保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在回采不同阶段漏风量有所不同,由于采空区不断压实原因,由初采期间的312.1 m3/min缩小至采中期间的236.7 m3/min,漏风率随之由初采的13.35%降至采中的10.26%,漏风速度由于架后空顶的原因,反而由初采期间平均0.554 m/s升至0.75 m/s.研究结论旨为高瓦斯突出煤层保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措施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高瓦斯突出煤层切顶留巷采空区漏风特征参数

    U型通风工作面瓦斯分布与治理研究

    宁文伟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U型通风方式导致工作面瓦斯蓄积和瓦斯体积分数峰值等问题,建立瓦斯对流场和扩散场的瓦斯运移分布数学模型;根据瓦斯运移分布数学模型,利用CO mSOL仿真软件构建对流场和扩散场耦合物理场,通过数值模拟仿真研究纯风排和有抽采时的瓦斯分布时空规律;通过现场实测对上隅角、工作面和回风巷瓦斯体积分数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进行对比分析,并验证抽采瓦斯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有抽采条件下比纯风排条件下上隅角、工作面和回风巷瓦斯体积分数分别下降86%、69.6%和37.7%;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体积分数平稳区延长60m,瓦斯蓄积减弱,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瓦斯流场U型通风瓦斯分布治理研究

    软岩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机施工工艺研究及应用

    李振武齐升龙张宁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阳城煤矿-650m南主要回风大巷穿层掘进,盾构机过软岩地带或地质构造带时,容易出现顶板破碎、漏空,两帮垮落,盾构机撑靴无法支撑、行走困难等问题,掘进装备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严重影响掘进效率,影响两井贯通工期.为解决现场制约因素,通过现场对处理方法研究、外出对标学习等手段,形成了减排距、强支护、撞楔法、支超前、垫木垛、优化劳动组织、加强后勤保障等综合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盾构机在软岩地质条件下掘进困难的问题,实现盾构机安全、高效地通过软岩破碎区域.工程实践结果证明,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能够有效解决盾构机在软岩破碎条件下的掘进问题,掘进进尺提升至3~5 m/d,顺利通过软岩破碎区.

    盾构机圆形巷道撞楔法强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