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高洪歌

双月刊

1673-6397

iceapp@163.com

0531-82967032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子山西路40号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Jour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ower Plant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办以来,始终遵循“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内燃机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准确地对内燃机及其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科研成果、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进行报道,是广大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企业管理人员掌握行业动态、生产经营部门了解市场和发布产品信息、使用及维护服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的园地,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汽车发动机机舱阻力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曾超李杰钟绵远刘德柱...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款牵引车为例,基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建立机舱内流场仿真模型,采用一维-三维耦合的方法对机舱内流场进行仿真,经试验验证仿真模型正确可行.研究不同发动机、冷凝器前布置方式、风扇与散热器匹配、驾驶室底舱到发动机摇臂罩距离以及驾驶室到车厢的距离对机舱阻力因数(built-in resistance,BiR)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扇与散热器的匹配关系对BiR影响最大.研究成果可为一维热管理仿真确定BiR提供参考.

    BiR散热器风量耦合流场仿真

    增压器旁通阀轴焊接疲劳分析与寿命评估

    马仙龙张正华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发动机耐久试验中增压器旁通阀轴与阀片臂焊接失效问题,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故障旁通阀断口,发现旁通阀轴焊接熔池内有裂纹,试验验证裂纹扩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载荷的施力方向强相关,判定焊接失效为高温环境下的机械疲劳断裂.从焊接工艺上改善焊接质量,消除和降低应力集中,降低焊接失效风险.通过对比台架、路试试验与旁通阀轴焊接疲劳耐久加速试验的疲劳累计损伤,完成改进焊接质量样件的寿命风险评估,避免台架、路试耐久试验可能造成的时间与成本浪费.

    旁通阀轴焊接疲劳失效

    发电机单向超越离合皮带轮的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

    徐贤发卜祥玮马灵童王文平...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发动机前端轮系张紧轮故障原因,提出在发电机上应用单向超越离合皮带轮的改进措施,对改进后的前端轮系进行功能性、可靠性、耐久性试验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超越离合皮带轮具有较高可靠性,可以有效解决张紧轮摆角大导致的张紧器阻尼磨损故障,改善前端轮系的运行状态,提高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性能.本文中单向超越离合皮带轮的研发方案不仅可用于解决前端轮系的故障,也可作为解决因转速波动导致的其他传动系统故障的参政.

    前端轮系转速波动单向超越可靠性NVH

    排气系统热端支架低周疲劳开裂分析与优化

    黄政李云涛蓝军俞小莉...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发动机在耐久试验过程出现的排气系统热端支架开裂故障,采用流-固耦合与低周疲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故障原因,确定在冷热交替情况下,增压器涡壳反复热膨胀及收缩,不断拉拽和挤压增压器支架,形成热应变集中并不断累积,达到低周疲劳寿命极限,出现开裂.对支架进行优化,减小支架在开裂处温度梯度及刚度梯度并使其均匀过渡.优化后支架对应原开裂处的等效塑性应变降低到0.1%,消除热应变,并通过耐久试验验证.

    热端支架开裂低周疲劳塑性应变

    低温环境下低速工况对汽油机机油稀释的影响

    任全水马传京朱云峰孙程龙...
    96-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汽油机在北方地区冬季特定工况常发生的机油稀释问题,分析机油稀释的危害及产生原因,研究低温环境低速工况对汽油机机油稀释的影响.研究发现,汽油机在低温环境、低速工况运行时,机油稀释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燃油湿壁和燃油蒸发速度.选择低温挪车和短距离行驶工况,设计试验方法和流程,在冬季漠河汽车试验场进行低速工况机油稀释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64个挪车工况,车辆行驶3.2 km后,最大机油稀释率为11.4%;经过20个短距离行驶工况,车辆行驶100 km后,最大机油稀释率为7.8%.研究结果可为汽油机在低温环境中的正常使用提供参考.

    汽油机低温环境低速工况机油稀释

    柴油机活塞熔顶失效分析

    吴士军叶飞刘斌岳永丽...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某轻型柴油机在开发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活塞熔顶故障,采用故障树法分析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分别通过试验、物理检测、标定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分析与排除,确定导致活塞熔顶故障的原因为:凸轮轴信号缺失触发单曲轴信号降级起动,倒拖起动转速过高造成电子控制单元试喷射功能误判,导致异常燃烧、产生高温熔顶.采取优化起动方式、设置关联报警等措施,耐久试验表明活塞熔顶故障不再发生.

    熔顶故障树法单曲轴信号试喷射

    柴油机机油压力低故障分析及改进

    王权李峰刚王锋汪剑...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导致柴油机机油压力低的原因,通过对摇臂系统的实际观测和建模研究摇臂油孔对机油压力的影响,并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摇臂衬套安装角度偏小是导致机油压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改进压装机工装并设计摇臂衬套安装定位槽检查装置,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工装和使用定位槽检查装置可以有效保证衬套安装角度,解决机油压力低故障.

    柴油机摇臂油孔衬套机油压力

    收获机液压行走系统噪声分析及改进

    张新众丁保安张安安杨铭...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仿真和振动噪声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收获机液压行走系统的结构噪声问题.采用力锤法对收获机行走系统进行模态测试,用模态参数频域法识别液压行走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确定噪声产生原因为:动力输出激励与系统模态重合,导致系统共振产生噪声;发动机输出端转速波动大,导致系统内部产生敲击噪声.针对振动噪声,加强行走系统和车架的刚度,使液压行走系统模态由23.5 Hz提升到51.2 Hz,避开发动机低转速下旋转频率的激励;针对内部敲击噪声,增加发动机输出后端转动惯量,怠速工况(750 r/min)时,整车转速波动由70 r/min减小至50 r/min.经测试,采取上述优化措施后,收获机液压行走系统噪声降低了5.3 dB,降噪效果明显.

    收获机液压泵模态分析转速波动

    征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