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电能源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电能源科学
水电能源科学

邴凤山 张勇传

月刊

1000-7709

sdny@mail.hust.edu.cn

027-87542126

430074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内

水电能源科学/Journal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水、电、能源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工程应用成果,适当报道经验交流、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涉及水电、电气与电子、能源与动力、土木与力学、环境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等多个学科。读者对象为从事水、电、能源开发与研究、生产、建设、设计施工、教学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料母岩中绿泥石含量对水工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曹郎郎闵永涛贺晶晶赵坤龙...
    88-9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料母岩中粘土矿物绿泥石对混凝土性能影响不可忽视,采用5种不同绿泥石含量的母岩破碎制成骨料拌制混凝土,研究绿泥石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体积变形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绿泥石含量增高,混凝土坍落度减小,经时损失增大,绿泥石对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有明显影响,当含量超过6.3%后减水剂掺量大幅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轴拉强度及静压弹模随绿泥石含量增高均呈下降趋势,且绿泥石含量越高降低幅度越大,同组混凝土轴拉强度降低幅度大于抗压强度,早期强度降低幅度大于后期强度;混凝土抗冻、抗渗性能均随绿泥石含量增高而降低,当含量超过9.8%后混凝土抗冻性能明显劣化;随绿泥石含量增高,混凝土干缩/湿胀变形及压缩徐变均增大,且含量越高增大幅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水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供参考.

    绿泥石含量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体积变形

    基于GWO-BPNN早期带伤混凝土冻后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徐存东曹骏陈家豪田俊姣...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西北寒旱区水工混凝土结构早期受冻损伤后力学性能衰退的损伤规律和影响因素,设计混凝土早期受冻及冻融循环的室内加速试验,通过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冻融循环,探究温度为-10℃,起冻时刻为3.5 h的混凝土结构冻融损伤的劣化规律,研究水胶比、粉煤灰和引气剂对早期带伤混凝土冻后力学性能的影响.构建灰狼优化算法改进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WO-BPNN)对早期带伤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进行模拟预测,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抗冻效果明显更优,引气剂可提升早期抗冻性能,最佳掺量为0.01%,粉煤灰在冻融循环后期对混凝土抗冻性有明显的提高,其最佳替代量为20%;GWO-BPNN模型的四个回归评估指标均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早期带伤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早期带伤混凝土耐久性的最大变量为水胶比,最小变量为引气剂.

    灰狼优化算法神经网络早期带伤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子分析

    往复压载下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行为退化及本构关系

    刁静赵雪飞吕圆芳卢同平...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在往复轴压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开展单轴往复压缩试验,以不同纤维掺量和长径比为变量,探究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行为退化及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调加载相比,往复加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强度有轻微退化;混凝土塑性应变累积随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而大幅降低,弹性刚度退化率随之增大,但对纤维长径比的影响不显著;应力退化率随卸载应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基于力学行为退化现象和纤维增强效应,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往复轴压下混凝土损伤演化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该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钢纤维混凝土往复轴压刚度退化应力退化率损伤本构关系

    不同二次养护方法对混凝土透气性和孔结构特征的影响

    贾晓昱周峰刘显琼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二次养护方法对混凝土透气性等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种二次养护方式(空气养护、水养护、标准养护及饱和石灰水养护),测试了养护方式对蒸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气性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同时,结合图像处理和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混凝土孔结构分布及内部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空气养护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水化程度增加速度最慢,性能最差;由于浸出效应,标准养护试件的密实性和抗渗性稍优于水养护和饱和石灰水养护;二次湿养护(标准养护、水养护和石灰石养护)可显著降低蒸汽养护混凝土的大孔占比,使微观结构更加致密.

    二次养护混凝土高温蒸养透气性孔结构SEM

    干湿与盐冻交替下聚氨酯砂浆与混凝土界面损伤特性

    王伦王瑞骏李占海李明霞...
    106-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硫酸盐干湿循环、盐冻循环及两者交替作用下修复材料与混凝土界面耐久性能,通过试验研究聚氨酯砂浆—基底混凝土的表观形貌、质量损失、抗剪强度及剪切破坏形态,对比分析交替作用与单一作用叠加下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剪强度损失率,建立交替循环下以抗剪强度为指标的损伤演化方程.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循环作用中的试件,其表观形貌、质量损失及抗剪强度的损伤程度大小为硫酸盐干湿—盐冻循环交替作用>盐冻作用>硫酸盐干湿作用;试件的剪切破坏形式均为基底混凝土发生破坏;交替作用对界面耐久性的影响>硫酸盐干湿作用和盐冻作用的叠加;所建立的损伤演化方程相关系数R2 均在0.9以上,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精度较高.

    盐冻循环硫酸盐干湿循环界面耐久性损伤演化

    临库超深盾构工作井施工运行期渗控措施效果研究

    吴穹罗来辉范越崔皓东...
    110-114,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库超深盾构工作井施工运行过程中的渗流安全问题重要且复杂.为此,以深圳公—清联通工程中临水库仅100 m的田茜工作井为例,构建了工程区三维渗流数值模拟模型,对施工运行期不同水位及渗控措施条件下的工程区渗流场分布和竖井基坑渗流量特征开展了系统分析,评价了竖井基坑渗流安全,并定量确定工作井施工运行对库坝渗流及周边地下水位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工作井运行期基坑渗流量对周边地下水流场影响很小;工作井周边花岗岩微新岩体的渗透系数对基坑渗流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工作井的施工和运行对大坝渗流安全有利.研究结果为临库超深盾构工作井的渗流分析和渗控措施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范例.

    公—清联通工程田茜工作井渗流控制数值模型

    基于3DEC的浅埋隧洞失稳过程分析及支护设计

    李迎春员建中邢博晖刘亮...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浅埋破碎围岩隧洞开挖,确定围岩的稳定性对于隧洞的安全施工意义重大.依托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基于3DEC离散元软件模拟节理破碎岩体隧洞开挖过程,计算隧洞拱顶块体的位移、应力状态,研究关键块体失稳引发隧洞坍塌连锁反应,分析块体节理强度对围岩稳定的影响,最后模拟分析超前支护措施对隧洞整体稳定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拱顶块体发生明显失稳,进而引发围岩整体坍塌,并可由此分析块体失稳的先后顺序;增加围岩节理面强度可显著提高围岩自稳能力;增加围岩支护措施后,最大地面沉降位移为0.9 cm,与现场监测结果接近.

    浅埋隧洞离散单元法节理岩体围岩稳定

    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面板堆石坝应变能及易损性分析

    徐世界郑晓东钟金盛纵向群...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面板堆石坝的抗震性能,定量分析主余震序列对坝体结构破坏的影响,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分别以总应变能及弹性应变能与总应变能的最大比值作为结构性能指标,得到该坝体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应变能时程曲线和易损性曲线,研究主余震序列对该坝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应变能时程曲线位于单一主震上方,表明主余震序列会加剧该坝体的破坏程度,特别是坝体在自振周期下的谱加速度Sa(T1)值较大时,所引起的坝体破坏程度更加显著;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位于单一主震上方,表明主余震序列作用下该坝体的破坏概率大于单一主震破坏概率,且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破坏概率与主震强度有关,主震强度越高,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破坏概率越大.

    主余震序列面板堆石坝应变能IDA易损性

    机器视觉技术在大坝表面变形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许孝臣薛磊磊李峰戴春华...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中GNSS系统垂直位移监测精度低、费用昂贵和静力水准仪布设难度大、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大坝表面变形进行监测.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相机与标靶距离在100 m范围内,机器视觉的测量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且水平和垂直变形位移精度相近.由误差分析可知,标靶与相机的距离与测量精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环境因素是影响远距离监测精度的重要因素,并利用大坝视准线原理优化了机器视觉监测系统.最后以浙江省大力塘水库为试点,对大坝表面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机器视觉技术完全可满足实际工程需求,且优化后的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可明显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

    机器视觉大坝表面变形视准线原理图像处理误差分析

    基于BFAST时间序列分解与分段建模的混凝土坝多测点变形定量分析方法

    郭张军陈容
    130-13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坝运行环境复杂,其变形与外部荷载之间往往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FAST时间序列分解与分段建模的混凝土坝多测点变形定量分析方法,基于重力坝垂线监测数据,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多个测点的综合位移;其次使用BFAST时间序列分解方法将综合位移分解为季节性和趋势性两部分;然后通过合理选择改变点,建立分段统计回归模型,分时段量化各环境量对大坝位移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安康水电站水平位移规律的分时段定量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可行、有效.研究结果为更好地分析大坝变形性态演变历程和定量解释大坝变形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BFAST时间序列分解突变检测大坝安全监控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