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宗刚

双月刊

1001-5973

jstu@sdnu.edu.cn

0531-86180064

250014

中国济南文化东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文学、史学、哲学、经济、教育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域外行旅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

    陈悦陈吉德
    11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早期电影艺术观念在中国早期本土语境中经历了对电影本性和电影美学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域外行旅的电影人在中国早期电影的艺术观念的形塑与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电影本体的探索方面,行旅者使得电影从戏剧的从属地位中逐渐抽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并突出了电影的心理叙事和可视化本性;在电影美学方面,行旅者从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出发,注重画面的整体美感,并逐渐具备电影摄影、镜头、节奏、蒙太奇等美学意识;在编导观念方面,行旅者开始了剧本电影化的探索并逐步规范了电影剧本的分镜头格式,确立导演中心制;在表演观念方面,行旅者强调表演的真实性与想象力,并注重内心动作的刻画.这些电影观念为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有力的理论导向.

    域外行旅电影本体电影美学编导观念表演观念

    革新意识与思想觉醒——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早期实践活动与审美图景

    孔祥雯
    12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国 19 世纪最大的民主艺术协会——巡回展览协会(画派),成立于 1870 年,一直存续至 1923 年,由坚持现实主义原则的俄国画家群体创立,在俄国艺术史上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让俄国艺术在此历史时期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巡回展览画派诞生的前身和最初形态由"十四人反叛"事件开始,这群皇家美术学院的优等生们在艺术创作的反思和觉醒中奋起,从早期以"合作社"互助的形式凝聚到后来转变和发展为以画派协会的机制运转,期间进行了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组织实践尝试.巡回展览画派作为艺术团体,它的运作模式、创作的革新意识和美学思想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实践路径和审美图景,串联起一条具备非凡内涵的发展脉络.

    革新意识思想觉醒巡回展览画派早期实践审美图景

    民族性的再生产:博物馆空间的文本生成与叙事旨归

    闫志成李琦
    138-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麇集民族物质文化精粹的场域,博物馆超越了空间艺术的表达局限,内蕴时间艺术的美学特质,是以自身物质空间为尺度的传播文本,传递着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通过以恢弘为核心主题的差异化叙事,博物馆建筑赋形现代个体对中华民族崇高形象的想象,相同主题文化器物的集中展陈,构筑了叙述璀璨民族文化特定组成部分的篇章.博物馆的建筑叙事与展陈叙事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推动了自上而下的民族性再生产.在与博物馆空间文本的日常互动中,大众践行着以选择民族、谈论民族、消费民族与表现民族为路径的读者叙事,促成自下而上的民族性再生产的实现.作为文本的博物馆空间是官方叙事与个体话语共建的产物,映射出日常生活中结构主义民族性再生产与个体主义民族性再生产的融合交织.

    博物馆空间文本空间叙事民族性传播物质性

    作为政治动员介质的苏区戏剧:布局、变革与调适

    陈信凌许宁
    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区戏剧实际上是作为政治动员的传播介质出现的.为了极大地激发戏剧的政治动员功效,苏区戏剧的组织者实施了三项针对性举措.第一,体制化布局.中央苏区展开了多类别、立体性的戏剧机构体制化建设,其整体布局呈现纵向贯通、横向呼应形态.第二,适配性变革.以新型意识形态熔铸新词直接入戏、推动传统剧社改弦更张、大力推出话剧与活报剧等戏剧类型.第三,在地化调适.征用当地材料编排故事、聚焦所在区域重大事件、吸纳近邻人员介入编演流程.苏区戏剧虽然没有彰显出足够的艺术专业性与仪式感,但是在观念劝服、行为引导、精神激励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苏区戏剧政治动员体制化适配性在地化

    作品选

    封4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度重点选题

    封3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