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李颖川

双月刊

1009-783X

stxb@cipe.net.cn

010-82099033

100191

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跳深练习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加速跑和肌肉-肌腱硬度的影响

    刘瑞东张军鑫曾子辰麦吾兰江·吐尔洪江...
    56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活后增强效应(PAP)是一种通过特定的高负荷训练来急性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策略.通过随机交叉控制实验设计,共招募了24名一级男子短跑运动员,分别在无负重(DJ组)和20%体重负重(WDJ组)条件下进行跳深练习,并在不同恢复时间(4 min、8 min、12 min)对其0~20 m加速跑成绩和肌肉-肌腱硬度进行测试,旨在评估不同负重条件下跳深练习如何有效利用PAP,从而提高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加速跑表现.结果显示,2种条件下的跳深练习均显著提高了20 m加速跑成绩,DJ组与WDJ组在 8 min 时分别提高了0.061 s(p<0.05)与 0.050 s(p<0.05),在 12 min 时分别提高了0.061s(p<0.01)与0.054 s(p<0.01).WDJ组显著增加了步长(平均增加2.290~3.040 cm,p<0.01)和延长触地时间(平均增加0.008~0.015 s,p<0.01),DJ组显著加快了步频(平均增加0.071~0.084 Hz,p<0.05).此外,WDJ组在提高股二头肌硬度方面表现更佳(平均增加10.708~16.875 N/m,p<0.001).研究结论:1)DJ组和WDJ组均能有效诱导PAP,在4~12 min的恢复时间内显著改善了加速跑表现和增加了肌肉-肌腱硬度,肌肉-肌腱硬度增加可能是PAP改善运动表现的多个机制之一;2)无负重跳深练习更有助于加快运动员的步频,而20%负重跳深练习则更有助于增加步长和延长触地时间,这表明2种练习在优化加速跑的运动参数上各有优势.教练员在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时可根据运动员的具体需求与短板,灵活选择无负重跳深练习或20%负重跳深练习,以实现运动参数的全面优化,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加速跑能力.

    激活后增强效应跳深热身活动加速跑肌肉-肌腱硬度

    第36次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年会圆满举办

    569页

    基于TPB理论的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研究:感觉寻求对TPB模型框架的有效拓展

    冯海涛郭杰胡润德刘幕馨...
    570-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检验感觉寻求对大众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以及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的间接作用探究其对大众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预测的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简短感觉寻求量表》《TPB因素量表》《滑冰参与行为量表》和《状态心流量表》对384名滑冰爱好者(男性为239人,女性为145人)进行调查,并对TPB模型进行验证.结果:TPB模型整体框架介导的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是意向的间接作用以及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感觉寻求与TPB模型框架共同作用解释了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31.1%的方差计算结果,解释率相对TPB模型框架(24.9%)提高了6.2%.此外,心流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心流因素显著地调节了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结论:感觉寻求在TPB模型框架外仍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心流体验可以进一步增强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在TPB模型框架外产生的直接效应,这表明高感觉寻求特质人群的心流体验如果被激活会进一步促进其对冰雪运动(滑冰)的直接参与.

    感觉寻求TPB(计划行为理论)滑冰参与行为心流调节效应

    不同运动时间和间歇模式的大强度间歇运动对愉悦情绪和享受感的影响

    杨勇涛李亚靖李霄龙王珺荣...
    58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4种不同运动时间和间歇模式的大强度间歇运动(HI1T)诱发愉悦情绪和享受感的效果差异.方法:将75名大学生随机分配至运动30 s间歇30 s组、运动1 min间歇1 min组、运动30 s间歇1 min组和运动1 min间歇2 min组,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20 min测量其享受感,并对运动中的疲劳感、愉悦情绪和享受感进行测试.结果:1)运动30 s间歇1 min HIIT相比运动1 min间歇2 min,运动30 s间歇30 s HIIT相比运动1 min间歇1min HIIT均可诱发更积极的愉悦情绪.运动30 s间歇1 min HIIT诱发的愉悦情绪最高,运动1 min间歇1 min HIIT诱发的愉悦情绪最低.2)1∶1间歇模式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低于1∶2间歇模式,并且与运动30 s间歇30 s、运动 1min间歇1 min HIIT相比,运动1 min间歇2 min 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更高.3)运动30 s间歇1 min 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显著高于运动1 min间歇1 min,相同间歇模式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1)运动时间和间歇时间等量时,运动时间越长,愉悦情绪越低,运动时间小于间歇时间的HIIT诱发的愉悦情绪更高.2)间歇期长的HIIT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更高,相同间歇模式的运动时间长短不影响运动后产生的享受感.3)短时间多组数HIIT是诱发愉悦情绪的最佳方案,长时间的间歇期HIIT是诱发享受感的最佳方案.

    大强度间歇运动运动时间间歇模式愉悦情绪享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