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潘新良

双月刊

1673-3770

ebhxb@sdu.edu.cn

0531-88392393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Ophthalmology of Shandong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耳鼻咽喉及眼科学专业的稿件,本刊选题着重创新,编排严谨规范,印刷装订考究,出版以来深得读者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鼻黏膜囊泡的形成机制及囊液成分分析:一项组织生化学研究

    侯静房高丽周兵
    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y sinus surgery,FESS)后鼻腔内常见的鼻黏膜囊泡的形成因素和组织学特征,评估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10例经FESS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鼻黏膜囊泡,采用组织形态学分析和扫描电镜检测囊泡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囊液成份.结果 与正常黏膜相比,囊泡的上皮层增生(P=0.023)和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黏膜腺体增生无显著差异(P=0.631).囊泡液中乳酸脱氢酶(P<0.001)和谷丙转氨酶(P<0.001)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含量,而天冬氨酸转氨基转移酶(P<0.001)和总蛋白(P=0.001)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FESS后发生的鼻黏膜囊泡是由高水肿的黏膜、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渗出液组成,囊泡液中大量LDH及AST升高提示囊泡与手术创伤有关;对不阻塞术腔通气引流的囊泡无需处理;应强化术后随访综合治疗.

    鼻腔黏膜囊泡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囊液成份组织渗出物上皮层水肿

    Der p2 B细胞表位RNA疫苗制备及其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特异性IgE抑制作用

    杨贵胡田勇贺海鹏马莉...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尘螨过敏原Der p2 B细胞表位RNA疫苗的制备及其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特异性IgE影响.方法 经表位预测软件分析预测Der p2蛋自序列上B细胞表位肽,合成B细胞表位肽并进行体外IgE反应性分析,将B细胞表位肽与载体蛋白相连,构建B细胞表位RNA疫苗,RNA疫苗经脂质体包裹后,皮下注射给予过敏性鼻炎小鼠进行治疗,检测小鼠外周血特异性IgE、IgG4水平及Treg、Th17细胞变化.结果 与Der p2阳性对照组相比,预测的四段B细胞表位肽均显示出低IgE反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过敏性鼻炎组小鼠相比,经Der p2 B细胞表位RNA疫苗治疗后,血清特异性IgE水平明显下降,IgG4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外周血中Treg比率有所增加,Th17比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 Der p2 B细胞表位RNA疫苗,并可有效降低过敏性鼻炎小鼠外周血特异性IgE,提高中和型抗体IgG4水平及Treg比率.

    尘螨B细胞表位RNA疫苗特异性IgE

    长春地区秋季变应性鼻炎蒿属花粉致敏特征分析

    刘畅方宏艳刘敩富东娜...
    13-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长春地区秋季蒿属花粉浓度及其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就诊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蒿属花粉致敏特征.方法 收集2022年8月1日至10月31日空气中蒿属花粉浓度数据,统计同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日门诊量以及诊断为AR的患者数量.选取2019~2022年秋季(8月1日至10月3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且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长春地区患者1 945例,检测结果有一种或多种变应原阳性的患者1 506例.分析本地区蒿属花粉浓度对AR就诊量的影响及蒿属花粉的主要致敏特征,比较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蒿属花粉的致敏情况,并分析单一蒿属花粉致敏和多重花粉致敏情况.结果 蒿属花粉浓度在8至9月份升高,且蒿属花粉浓度与AR就诊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s=0.751,P<0.01).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中,蒿属花粉阳性率达44.6%,不同年龄段之间蒿属花粉阳性率不同(x2=4.377,P<0.05).蒿属花粉致敏更倾向于多重致敏,主要以合并矮豚草(58.8%)过敏为主.结论 长春地区秋季蒿属花粉浓度与AR就诊高峰基本一致.蒿属花粉是长春地区秋季AR患者的主要致敏原,且趋向于多重致敏.

    变应性鼻炎秋季花粉临床特征

    鼻黏膜组织中miR-34a表达与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

    李婷赵冲吴献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鼻黏膜组织中微小RNA(miR)-34a表达与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CRS)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随访术后2年的复发情况并分为复发组(n=34)和未复发组(n=82).检测下鼻甲黏膜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分析miR-34a与术后复发的关系.评价CRS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包括年龄、合并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CRS分型、手术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析miR-34a与复发因素的关系.结果 复发组患者鼻黏膜组织中miR-34a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t=13.010,P<0.001);年龄≥45岁、合并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型、手术时间≥2 h、SAS评分≥50分的CRS患者鼻黏膜组织中miR-34a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年龄<45岁、不合并哮喘、不合并变应性鼻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手术时间<2h、SAS评分<50分的CRS患者(t=3.038、2.800、2.725、5.254、3.646、2.935,P分别为 0.003、0.006、0.007、<0.001、<0.001、0.004);miR-34a 表达水平预测 CRS 术后复发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最佳截断值为0.55(灵敏度:85.29%、特异度:92.09%).结论 CRS患者鼻黏膜组织中miR-34a表达降低与术后复发及复发影响因素均相关,miR-34a可作为评价CRS术后复发的标志物.

    慢性鼻窦炎miR-34a影响因素复发预测

    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在儿童OSA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联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罗露周恩肖旭平林志强...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联合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计划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 纳入160例OSA患儿,所有患儿均行等离子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消融术,围手术期均采用快速康复路径,根据住院号单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等离子手术方式)各80例.评估2个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 所有手术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均较轻,随着时间推移疼痛逐渐减轻,术后第7天绝大部分患儿疼痛均几乎消失;同时间点观察组患儿疼痛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26.850±2.536)min、术中出血量(1.738±0.896)mL较对照组手术时间(29.188±2.960)min、术中出血量(4.838±2.923)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术后经口进食能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x2=12.172,P<0.01).对照组1例患儿在术后7d出现一过性口咽部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观察组术后无再发出血患儿,两组在术后低热、再发出血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应用于儿童OSA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可优化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方案,降低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等离子点状激发技术ERAS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人工气道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萍顾子君储婷陈曦...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人工气道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行喉癌手术并在术后使用人工气道非机械通气的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文丘里加温湿化氧疗装置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采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高流量加温湿化,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95例中对照组53例、观察组42例,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每日吸痰次数、每日平均睡眠时间、每日憋气次数、湿化舒适度总分、疼痛改善情况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喉癌术后人工气道非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高流量加温湿化可改善患者气道湿化舒适度,促进痰液排出,缩短其总住院天数,改善患者预后.

    喉癌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文丘里加温湿化氧疗装置人工气道非机械通气

    甲状腺乳头状癌开放式手术后患者体像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静静温晓文王雅莉郭玉洁...
    37-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开放式手术术后患者的体像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两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开放手术后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体像自评问卷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开放式手术后患者体像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 200例患者体像认知水平平均得分(12.86±5.5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是否瘢痕体质(P=0.006)、家庭人均月收入(P=0.042)、性别(P=0.003)、年龄(P=0.004)、学历(P=0.037)、术后时间(P=0.036)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开放手术后患者体像认知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开放式手术后患者的体像认知为中度不满意,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术后体像认知,依据患者性别、年龄、是否瘢痕体质、术后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不同,实施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尽量保持患者体像完整,从而提高患者体像认知水平.本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仅纳入了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调查,建议今后的学者纳入更多的社会学变量(如社会支持).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开放式手术体像认知颈部瘢痕影响因素

    单眼小梁消融术后对侧眼的眼压同感反应

    杨臻孟素坤张纯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眼小梁消融术后对侧眼的眼压波动趋势、眼压同感反应(ophthalmotonic consensual re-action,OCR)现象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并接受单眼小梁消融术的开角型青光眼(Open-angle glaucoma,OAG)患者97例(97只眼),收集所有病例的人口学资料、双眼既往眼部疾病史及抗青光眼手术史、双眼局部所用的降眼压药种类及数目及包括双眼基线眼压和术后1 d、l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在内的眼科检查资料.将对侧眼的眼压相较基线水平升高≥ 4 mmHg或较基线水平相对升高≥20%定义为对侧眼发生OCR现象.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对侧眼眼压较基线的变化,采用秩和检验、Fish-er 精确检验以及 logistic 回归探究术后 1 d对侧眼发生OCR现象的影响因素,采用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术后1d对侧眼眼压升高幅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手术眼接受小梁消融术后,相比于基线眼压(17.3±6.5)mmHg,对侧眼眼压仅在术后1d升高至(18.1±7.8)mm Hg(P=0.008),但在其他术后随访时间点较基线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1 d对侧眼OCR现象的发生率为34.0%,高于其他术后随访时间点;健康的对侧眼是单眼小梁消融术后1 d对侧眼发生OCR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当术前手术眼基线眼压越高或术后1 d手术眼眼压下降幅度越大时,术后1 d对侧眼眼压升高幅度越大.结论 单眼小梁消融术术后早期会引起对侧眼的眼压升高,在术后早期需要监测对侧眼的眼压波动.

    对侧眼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同感反应小梁消融术眼压波动

    650nm低能量红光联合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临床效果

    张莉苑郭颖卓陈蛟王华...
    52-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650 nm低能量红光联合角膜塑形镜矫正及延缓近视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年龄≥7岁的近视患者71例,依据患者自身真实情况,分为佩戴单焦框架眼镜组(对照组)、650 nm低能量红光联合单焦框架眼镜组(红光组)、角膜塑形镜组(OK组)、650nm低能量红光联合角膜塑形镜组(联合组)4组.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眼轴、等效球镜、脉络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观察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的视网膜结构,评估其安全性.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观察至6个月时,对照组、OK组、红光组、联合组眼轴相对于基线期的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81±0.104)mm、(0.069±0.108)mm、(-0.130±0.141)mm、(-0.164±0.118)mm,P<0.001],其中联合组控制眼轴的效果最佳.红光组与对照组等效球镜相对于基线期的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28±0.274)D、(-0.309±0.193)D,P<0.001].红光组、OK组、联合组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脉络膜厚度相对于基线期的变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仅联合组在6个月内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红光组与联合组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内视网膜结构层次清晰,未见异常.结论 650 nm低能量红光联合角膜塑形镜能控制近视进展,两者联用后对近视的控制效果优于单用红光或角膜塑形镜,且未影响视网膜结构及最佳矫正视力.

    近视650nm低能量红光角膜塑形镜眼轴脉络膜厚度

    医用透明质酸钠与平衡盐溶液在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眼表保护的影响

    辛梦纪芳代春华张靖...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医用透明质酸钠(medical sodium hyaluronate,HA)和平衡盐溶液(balance salt solution,BSS)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微创玻璃体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vitreorentinal surgery,MIVS)中对眼表保护的效果及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PDR患者40例40眼,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辅助的MIVS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A组(20例20眼)、BSS组(20例20眼).每组术中分别应用HA和BSS保持眼表湿润.分别于术前、术后l、7、30d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 test,SⅠt)、角膜荧光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及术中角膜透明度的检测和评估.结果 OSDI组间比较,术后各个时间点HA组优于BSS组(P1d=0.001、P7d<0.001、P30=0.001);组内比较,HA组术后1 d较术前受损(PHA1d<0.001),术后30 d优于术前(PHA30d=0.002),BSS组术后1 d、7 d较术前受损(PBSS1d<0.001、PBSS7d<0.001).S Ⅰt2组组内比较,HA组、BSS 组术后 1、7d较术前受损(PHA1d<0.001、PHA7d<0.001、PBSS1d<0.001、PBSS7d<0.001),HA 组术后 30 d 优于术前(PHA30d<0.001).NITBUT组间比较,术后7dHA组优于BSS组(P7d<0.001);组内比较,HA组、BSS组术后7 d、30 d较术前均受损(PHA7d<0.001、PHA30d=0.027、PBSS7d<0.001,PBSS30d=<0.001).CFS 组间比较,术后 1 d HA 组优于 BSS 组(P1d<0.001);组内比较,HA 组、BSS 组术后 1、7 d 较术前受损(PHA1d<0.001、PHA7d<0.001、PBSS1d<0.001、PBSS7d<0.001),BSS 组术后 30 d 较术前仍受损(PBSS30d=0.024).术中角膜透明度HA组优于BSS组(P=0.038).结论 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应用医用透明质酸钠保护眼表,可减轻围手术期眼表损伤,增加术中的可视性,缩短术后泪膜恢复时间.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微创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透明质酸钠平衡盐溶液泪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