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王晓民

双月刊

1006-7795

xuebao@ccmu.edu.cn,sydxb@ccmu.edu.cn

010-83911346;8391134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首都医科大学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以反映首都医科大学各院、系、所及10任所附属、教学医院的科研成果为主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介绍、技术·方法、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张隽李杰王晶华琳...
    515-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7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确诊的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 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 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随访预后.结果 共纳入 101 例EGPA患者,其中老年组 42 例(41.6%),非老年组 59 例(58.4%).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病(40.5%vs 16.9%,P=0.008)、血嗜酸性粒细胞>10%(90.5%vs 72.9%,P=0.029)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降低[eGFR<80 mL·min-1·(1.73 m2)-1](61.9%vs 16.9%,P<0.001)的患者比例更高,老年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20(10,56.25)mm/h vs 12(5,32.25)mm/h,P=0.028)]及肺功能指标残气量/肺总量(residual volume/total lung capacity,RV/TLC)[(48.84±11.43)%vs(41.92±9.06)%,P=0.009]更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心脏受累(73.8%vs 32.2%,P<0.001)、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3.8%vs 5.1%,P=0.006)、周围神经系统病变(83.3%vs 64.4%,P=0.036)、肾脏受累(69.0%vs 47.5%,P=0.031)及五因子评分(five-factor score,FFS)≥2 分(61.9%vs 15.3%,P<0.001)的发生率均更高.随访中位时间 41(19,59)个月,6 例患者死亡,老年组病死率高于非老年组(13.9%vs 1.92%,P=0.032).结论 老年EGPA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血嗜酸性粒细胞>10%、eGFR降低、脏器受累及FFS≥2 分的患者比例更高,ESR、RV/TLC及病死率更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老年EGPA患者疾病特征的认识,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老年患者临床特征

    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稳定过表达ACE2的AAV血清型确立

    杨卫利赵莉莉曹曦
    524-530页

    类脂质蛋白沉积症1例及中国病例文献复习

    李阳梁天蔚巩纯秀
    531-536页

    保守治疗自发性颈椎硬膜下血肿1例

    马子谦刘涛许崧杰陈学明...
    537-542页

    腺苷1型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白雨田东丽
    54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腺苷在细胞内、外具有多种信号转导功能,通过激活不同类型的腺苷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腺苷 1 型受体作为高亲和力受体,在肾脏组织中广泛表达,参与炎症、免疫、血流动力学调节.目前,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急性肾损伤等常见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腺苷 1 型受体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造影剂肾病的等多种肾脏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针对腺苷 1 型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腺苷1型受体肾脏疾病发病机制

    嗜酸细胞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李中恕
    548-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嗜酸细胞性胃炎(eosinophilic gastritis,EoG)是临床少见疾病,近年发病率增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医师及病理科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是及早诊断并治疗的关键.近年生物制剂在该病的治疗中进展较快,但研究尚少;饮食消除、抑酸剂、糖皮质激素等常规的多种治疗在该病中的研究亦较少.嗜酸细胞性胃炎值得多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嗜酸细胞性胃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进展

    听见生命,家国情怀铸大爱——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龚树生教授

    谢静
    556-5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