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中医杂志
山东中医药学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杂志

山东中医药学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

皋永利

月刊

0257-358X

zazhi@sdutcm.edu.cn

0531-89628058,89628059

250355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杂志/Journal Shand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医药学术期刊。反映山东中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经验、针灸推拿、中西结合、中药园地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现代化诠释和发展思路

    高树中陈永君
    78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诊断和针灸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内容下,"司外揣内"反映脏腑病变可在体表出现特定症状或体征;而"辨经论治"则反映了经脉体表刺激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在当下的多学科交叉和大数据时代下,验证及科学诠释经络学说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从"经脉-脏腑相关"的角度,探讨应用大数据技术发现诊治疾病的规律,利用多学科前沿技术研究该学说的现代生物学机制,以梳理总结传统经络理论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及提升经络理论的临床指导价值。

    经络学说中医现代化大数据发展思路经脉-脏腑相关

    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探讨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与临床应用

    吴静怡杨晨曦包洁杜丽君...
    78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解释了体表经脉穴位与内在脏腑之间的双向联系,是中医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于体表穴位。当体表感受一定刺激时,经络可将信息传导于脏腑。该理论为针刺调理经络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提供了理论支持。IBS的基础病机为脾虚湿浊内蕴,大肠传导失司。针灸在缓解和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上具有显著疗效,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原则,临床根据其不同分型选用合适腧穴。肝脾不调治宜疏肝解郁,健脾止泻;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虚实夹杂治宜寒热平调,祛湿止泻;肺失宣降,大肠腑气不通之便秘型IBS(IBS-C),治宜宣发肺气,化浊通腑。针灸治疗时应调理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任脉,针刺其腧穴,并根据实际情况加用足厥阴经、足太阳经、手太阴经之腧穴。

    肠易激综合征经脉经脉-脏腑相关经穴针刺

    基于"督脉入络脑"探讨针刺督脉经穴治疗脑病的神经传导机制

    张震何腾王旭颜靖岚...
    795-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督脉入络脑"理论阐释了督脉无论在循行还是功能上都与脑有着密切联系。基于该理论,古今医者治疗脑病首选督脉穴位。针刺督脉效应的产生依赖于穴位下的感受器将针刺刺激转换为神经信号传导至中枢各级水平,然而针刺督脉经穴治疗脑病从外周到中枢的神经传导途径尚未全面总结。从现代神经生物学角度归纳外周感觉传入神经和中枢核团的诸多研究,分析了针刺督脉体表刺激治疗脑病相关联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调控途径。

    督脉脑病中枢环路神经影像神经传导

    基于方药中辨证论治五步法之"必先五胜"辨治慢性肾衰竭

    马晓北钱琳琳
    804-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必先五胜"是方药中教授创立的辨证论治五步法中最关键一步,具有承辨证启论治的作用。应用"必先五胜"辨治慢性肾衰竭,一方面,可承上以审清病机之本,明确原发与继发,辨病位之本;明确真假异同,辨病性之本;审度病情轻重缓急,辨病势之本。另一方面,启下以确立扶正补虚为主、兼以祛邪的治疗原则,并创立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脾、肾系列方药。应用此法辨治慢性肾衰竭经临床观察疗效佳,以此法制定的慢性肾衰竭的证治体系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及其传承人广泛应用。

    辨证论治五步法必先五胜慢性肾衰竭名家传承方药中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阐释针灸治疗哮喘的理论内涵

    周竞颖来奕恬丁攀婷徐璇...
    809-812,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灸治疗肺系疾病有深厚的理论根源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下针灸"肺肠同治"对改善哮喘症状及气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主要从肺与大肠组织相连、经络相通、功能上相互为用以及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系统阐释肺与大肠的特殊关系,进而阐释"肺肠同治"针灸治疗哮喘的理论内涵和意义,为临床"肺肠同治"针灸治疗哮喘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肠同治针灸哮喘

    和胃法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

    方景帅王宇亮陈乾孙晓娜...
    813-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胃法是中医治疗八法和法中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失眠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胃不和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既往相关文献可知,中医治疗此病以补益气血法和清热泻火法为主,和胃法在失眠的应用探究较少。近年来调查发现,失眠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持续走高,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气机升降之枢机,心肾水火既济之要道,通过"和胃"法治疗失眠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失眠的发生病机,通过调和脾胃、调和阴阳、调和心肾来探究和胃法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可为丰富和胃法治疗失眠提供理论依据。

    失眠脾胃不和和胃法中医治法

    从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论黄连阿胶汤

    玄舜超李静田佳新吴波...
    818-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是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的"变法"思维,是一种灵动性的辨证方法。黄连阿胶汤本是张仲景少阴热化方,然从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思之,本方主治病机为升降失因、枢机不利、开阖失常、阴阳失和、中土失畅。因此,黄连阿胶汤在调和阴阳、交通心肾的同时,注重调理中焦、枢转气机,使之一气周流,进而使阴升阳降、水火互融。方中鸡子黄为中土斡旋、通达心肾之要药,其功效既可枢转中轴气机以带动四维运转,又可上行下达恢复气机之龙虎回环,使阴阳升降协调有序,充分体现了"变法"思维的灵动性,也为临床上灵活应用黄连阿胶汤解决疑难性和复杂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黄连阿胶汤阴阳少阴枢中焦

    从"脾藏营舍意"论溃疡性结肠炎诱发抑郁的机制

    刘薇田锋亮曾健袁玲...
    824-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脾藏营舍意"首见于《灵枢·本神》,体现了脾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脑以滋养"意"的功能。若是脾的功能受到损害,"意"的功能也将无法正常发挥。该病理理念与溃疡性结肠炎诱发抑郁的病理机制——肠道炎性反应中枢侵袭及其他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大脑海马损伤最终诱发抑郁行为的病理过程相合。阐释中医"脾藏营舍意"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诱发抑郁机制的相关性,以期将"脾藏营舍意"这一理论用于指导溃疡性结肠炎诱发抑郁的临床诊疗。

    溃疡性结肠炎抑郁脾藏营舍意临床诊疗

    张赞臣辨治咽喉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

    王金米鹂
    829-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民国海派医家张赞臣辨治咽喉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方法:以张赞臣1931年出版的《咽喉病新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同时期所发表文章等文献资料中的咽喉病相关内容,对张赞臣辨治咽喉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张赞臣立足经典、溯源辨彰,同时积极汲取西医精华,贯彻中医为本、西学为用的原则,其临证特色可概括为:咽喉病证治种类全面,治法详尽,辨证多样;详察病因,从本论治;咽喉疾病,内外兼治;重视预防,寓于日常四个方面。结论:张赞臣辨治咽喉病经验独到,辨证精确,治法多样,研究继承张赞臣治疗咽喉病的经验特色,有助于丰富咽喉病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对现代咽喉疾病辨治具有借鉴意义。

    张赞臣咽喉病《咽喉病新镜》西学为用从本论治内外兼治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治疗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疗效评价

    江婷王温欣罗潇潇罗胜...
    835-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六经辨证方法治疗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中医辨证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20-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诊断为MDRO肺部感染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相应药物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六经辨证治疗。以炎症指标(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肺炎严重程度指数、细菌清除率、氧合指数、退热时间及住院天数作为疗效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炎严重程度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指标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氧合指数水平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退热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MDRO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六经辨证诊治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情严重程度,降低炎症水平,提高细菌清除率,改善氧合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六经辨证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肺炎严重程度指数细菌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