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施工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施工技术(中英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张可文

半月刊

2097-0897

sgjs@cadg.cn

010-57368788;68300059;6833020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

施工技术(中英文)/Jour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设有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物评估改造加固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工程质量与检测技术,施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IM的绿色智慧高效施工技术在某多层大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代显奇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河子市会展中心项目钢结构施工主要集中于会议中心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梁-柱节点施工精度要求高、大型钢构件吊装难度大、施工场地狭小及工期紧等难点.为解决以上问题,会议中心钢骨柱-钢梁部分采用分区分段吊装施工工艺,同时引入BIM技术对其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过程模拟,并通过项目实际施工验证了 BIM技术应用优势.结果表明:应用BIM技术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可显著降低生产阶段钢材损耗率、有效减少梁-柱节点碰撞问题.而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则在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关键技术模拟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引入BIM技术实现了项目高质量施工,项目达到了 0事故率、0返工率和100%合格率的目标.

    钢结构大跨度建筑信息模型深化设计施工技术数值模拟

    大型船闸基坑低碳环保水力施工新工艺

    姚平沈立龙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船闸基坑常规机械开挖涉及装备多、噪声大、能耗高,以及土方运输途经市区对环境、道路安全影响大和受市区交通管制易影响工期等问题,依托京杭运河八堡船闸工程,研发了基坑水力冲挖造浆、水泥浆远距离泵送、水泥浆三级沉淀、沉淀水体循环利用和渣土水路外运的成套基坑施工技术,形成了大型船闸基坑绿色低碳水力施工新工艺.该工艺丰富了水运工程基坑施工技术,实现了以绿色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船闸基坑低碳环境保护施工技术

    软土地区紧邻既有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技术

    张榜武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上海某紧邻既有车站深基坑工程,分析了项目实施期间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高压线下方施作地下连续墙、既有车站保护及坑底突涌风险管控.此外,提出了低净空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紧邻既有车站基坑变形控制技术和复杂承压含水层抽水影响控制技术,有效确保了施工安全.

    深基坑软土既有车站变形风险管控施工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绿色施工技术

    王炜窦锦钟袁青云韩磊...
    129-13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发展迅猛,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等现象,迫切需采取措施推进绿色施工.为此,基于绿色施工的核心理念,介绍了近年来抽水蓄能电站绿色施工技术,包括抽水蓄能电站新坝型、绿色输水隧洞施工技术、绿色混凝土制备技术、绿色砂石加工技术、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二氧化碳爆破技术及施工车辆电气化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抽水蓄能电站绿色施工输水隧洞混凝土砂石

    不同岩性高压水射流切缝机理研究

    宋常杰许弘毅龚秋明杨风威...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岩掘进机在高强度岩体中存在掘进速度低、滚刀磨损快等问题,高压水射流可在掌子面切缝以降低岩体完整性,从而提升滚刀破岩性能,探究高压水射流切割岩石机理是研究高压水射流辅助TBM掘进的重要一环.运用高压水射流数控平台分别对砂岩、大理岩和花岗岩进行了高压水射流切割试验,射流压力从150MPa增至300MPa.通过观察岩石表观损伤、测量切缝深度与宽度获得岩石宏观破坏特征,发现在高压水射流作用下砂岩表面主要以笔直切缝为主,大理岩表面产生连续破碎带,花岗岩表面则产生较大破碎坑,但破碎坑数量明显较少.通过破岩碎屑的筛分试验及射流切槽周边荧光裂纹显现分析岩石损伤特征,发现砂岩切缝形成主要以射流的侵蚀作用为主,颗粒间的胶结物被冲刷剥落,高压水射流的冲击作用不明显,切缝横截面处未发现微裂纹.2种强度更高的结晶岩同时受到高压水射流的侵蚀作用与冲击作用影响,大理岩主要发生穿晶破坏形成"长颈漏斗"形切槽,花岗岩则在水楔作用影响下发生更多沿晶破坏,最终形成较大破碎坑.

    破岩试验高压水射流切缝破岩机理

    不同龄期下偏高岭土与煤矸石改性水泥砂浆性能研究

    李龙吉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双碳"背景下,对水泥砂浆中偏高岭土和煤矸石等替代材料的改性研究,可有效降低传统水泥砂浆碳排放量,减少对环境不良影响.通过偏高岭土、煤矸石取代5%,10%,15%,20%,30%的水泥制备胶砂试件,研究试件在不同掺量下随龄期变化其抗压强度、火山灰活性指数、抗拉强度、硫酸钠侵蚀后强度及电阻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偏高岭土掺量为20%时抗压强度提高最大,煤矸石掺量为30%时抗压强度降低最大,试件抗压强度随龄期增加而提高;随着龄期增加,火山灰活性指数随偏高岭土、煤矸石掺量提高呈下降趋势;掺偏高岭土会提高试件的抗拉强度,而掺煤矸石试件的抗拉强度则先降低后提高,偏高岭土掺量为15%,煤矸石掺量为10%,对抗拉强度的提高最大;试件侵蚀后强度随偏高岭土掺量增加而增加,掺煤矸石则相反,试件侵蚀1次以内时强度较大,而在2~4次侵蚀时强度较小;掺偏高岭土和煤矸石后,试件的电阻率随龄期增加大致呈增大趋势,偏高岭土掺量为20%时较大,而掺加煤矸石对电阻率影响较小.

    偏高岭土煤矸石水泥砂浆龄期抗压强度电阻率

    基于模态分析的土石路基回弹模量评定方法

    侯明振葛玉宁邓建营王春祥...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土石路基回弹模量的一种快速测定及评价方法,将压实的路基视为一个多自由度系统,基于试验模态分析理论,通过锤击法和承载板法分别进行了土石路基振动模态和回弹模量测试.采用Levy法识别得到路基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建立了 2个模态参数与路基回弹模量间的经验方程.结果表明,路基模态的1~3阶固有频率、1~3阶阻尼比与回弹模量相关性显著,表明可利用压实路基的模态参数实现路基回弹模量的快速评定.实际应用时,可先通过试验路段建立与选定路基模态参数和回弹模量相关性最强的回归方程,然后在正式路段上通过振动模态测试与方程即可得到回弹模量.

    道路工程土石路基模态分析固有频率阻尼比回弹模量

    《施工技术(中英文)》投稿须知

    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