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数字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应用

    张铭洋张喜悦赵格曲志娜...
    15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 μmol/L,探针浓度为 0。3 μmol/L,退火温度为 60℃。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杆菌的DNA,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合成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制成DNA标准品,选取 3 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试验,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 5%,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采用 7 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检测,计算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 12。39 copies/μL,定量限为 33。97 copies/μL。通过对 68 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证实该方法可用于临床,且用于检测质粒DNA时无明显的基质效应。应用ddPCR方法对标准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联合 9 家实验室进行定值,最终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标准物质证书(GBW(E)091237)。α-毒素基因ddPCR方法的建立和DNA标准物的研制,为产气荚膜梭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产气荚膜梭菌ddPCRα-毒素基因标准物质特异性灵敏度可重复性定值

    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

    王晓东李俊志窦爽肖继兵...
    164-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旱是限制植物生产力和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是全球主粮和饲料作物,因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而广泛种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作物抗旱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深入解析干旱胁迫下高粱的形态和生理特性、鉴定和筛选抗旱品种、挖掘相关抗旱基因,对推动高粱抗旱育种进程、提高品种抗旱性、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干旱胁迫对高粱生长的影响、高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高粱耐旱性鉴定方法和鉴定指标、高粱抗旱性分子生物学和提高高粱抗旱性方法 5 个方面对高粱抗旱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高粱抗旱性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高粱抗旱的形态、生理特性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高粱干旱胁迫生理响应分子生物学鉴定抗旱性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王贤文赵丽媛张瑞雪邹明...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常见的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文章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及血清型分型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兽医临床主要抗菌剂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及其对各类药物的耐药机制、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预防食源性污染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沙门氏菌感染溯源及防控提供参考。

    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型方法耐药机制

    《山东农业科学》2022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