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肥耦合对'聊红'椿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王沛然张家林高祥斌涂佳才...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聊红'椿幼苗根系生长对水肥耦合的响应规律,以确定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本试验以一年生'聊红'椿幼苗为对象,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 3 个水分处理梯度(低水,W1:田间持水量的 30%~40%;中水,W2:田间持水量的 50%~60%;高水,W3:田间持水量的 70%~80%)及 4 个施肥水平(无肥,F0:N、P2O5、K2O施用量均为 0;低肥,F1: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 2。0、1。0、1。5 g·株-1;中肥,F2:N、P2 O5、K2 O施用量分别为 4。0、2。0、3。0 g·株-1;高肥,F3:N、P2O5、K2O施用量为 6。0、3。0、4。5 g·株-1)共组合成 12 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聊红'椿幼苗根系性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分处理和施肥处理对粗根各个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对细根的影响除比表面积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均显著;水肥交互作用对粗根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有显著影响,对细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比根长均有显著影响。在F0 和F1 施肥水平下,粗根、细根的根长、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随着灌水量增加而上升,而在F2 和F3 施肥水平下则先升后降,说明F0W3 和F2W2 处理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综上,高肥抑制根系生长,且细根较粗根对高肥的耐受性更强,水肥耦合对细根影响更为显著,F2W2组合最利于'聊红'椿幼苗根系生长。

    '聊红'椿幼苗水肥耦合根系形态特征绿化树种

    施肥对梨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司艳娥如克艳木·买提司地克赵高山艾克拜尔·伊拉洪...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库尔勒市阿瓦提乡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H)、无机肥+生物有机肥配施(HS)、单施生物有机肥(S)4 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梨园 0~60 cm土层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 cm土层中HS处理下有机碳含量在<0。053 mm团聚体中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 6。02%~37。22%;20~40 cm土层中,4 个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在<0。053 mm团聚体中均高于其他粒级,其中HS处理较CK、H、S分别显著提高18。60%、67。74%、53。91%。(2)0~20 cm土层中,S处理下全氮含量在>2mm团聚体中最高,为 0。39 g/kg,CK和H处理的全氮含量在<0。053 mm团聚体中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20~40、40~60 cm土层,HS处理下全氮含量在<0。053 mm团聚体中最高,分别为0。25 g/kg和 0。18 g/kg。(3)不同施肥处理下全磷含量均在<0。053 mm团聚体中最高,且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但处理间基本无显著差异。(4)0~20 cm土层中,各施肥处理全钾含量在<0。053 mm团聚体中均较高,随着土层加深,HS处理全钾含量在>2mm团聚体中较高,20~40 cm和40~60 cm土层分别较CK提高66。54%和20。34%。综上,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提高梨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全量养分含量,改善梨园土壤养分状况,该结论可为库尔勒梨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施肥梨园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土壤养分

    复合肥减量加钙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晓英冯丽娜张萌孙伟明...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冀东地区花生施肥量,本试验以冀花 11 号为试材,设置 6 个处理,其中复合肥(N-P2O5-K2 O=17-17-17)减量处理 3 个,分别为零减量即常规用量(CK,复合肥用量 1 500。0 kg/hm2)、常规用量减12。5%(T1)、常规用量减 25。0%(T2),同时设复合肥加钙(过磷酸钙,Ca≥15%)处理 3 个:T3(CK+225。0 kg/hm2)、T4(T1+337。5 kg/hm2)和T5(T2+450。0 kg/hm2),研究复合肥减量加钙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4 处理花生成熟期荚果干物质积累量、结荚期荚果干物质分配比率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2 处理结荚期荚果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减量不加钙处理中,T2 处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成熟期荚果干物质分配比率、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Vmax)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CK和T1;单株结果数、饱果期荚果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干物质量(K)、百果重、饱果率,T2 和T1 处理显著高于CK。等量复合肥配施钙肥与对应的不施钙处理相比,花生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tmax)显著推迟,O/L值、亚油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T4 处理的单株结果数、成熟期荚果干物质分配比率、Vmax、百果重和饱果率均显著高于T1。从相关性分析结果看出,单株结果数与百果重、饱果率、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枝数与百果重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4、T2 处理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第1 位、第2 位。综上看出,T2 处理即复合肥用量1 125。0 kg/hm2或T4 处理即复合肥用量 1 312。5 kg/hm2+过磷酸钙 337。5 kg/hm2两个处理花生综合表现较优,可为冀东地区花生施肥优选方案。

    春花生复合肥减量加钙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

    微生物菌剂调控连作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效应

    魏云飞宋克光王策刘焕...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连作番茄土壤和番茄幼苗为材料,通过土壤接种微生物菌剂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研究单一和组合微生物菌剂调控连作番茄土壤养分、植株养分吸收和促进番茄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微生物菌剂各处理连作番茄土壤氮磷钾含量均有提高且大多差异显著,其中根内根孢囊霉+荧光假单胞菌+哈茨木霉菌(MPT)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 118。67%、129。91%和 130。57%。接种微生物各处理土壤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根内根孢囊霉+哈茨木霉菌(MT)处理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出 163。79%和 196。92%;MPT处理蔗糖酶活性比对照高出99。39%。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降低。番茄植株钙含量各微生物菌剂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MPT处理高于对照 64。21%,番茄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强。综上,土壤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连作番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植株中N、P、K、Ca、Mg各营养元素含量,提高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土壤酶活性,增强植株根系活力,促进连作番茄植株生长,缓解连作障碍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菌剂番茄养分吸收连作

    不同坡位轻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刘元玺杜官本赵志娟孙建丽...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C)、氮(N)和磷(P)通常用于评估土壤质量。为了解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不同坡位轻木人工林生长土壤C、N和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差异,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 2 年生轻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上坡位和下坡位轻木人工林中土壤C、N和P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轻木生长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碱解氮(AN)和有效磷(AP)含量,并评估两个坡位中SOC/TN、SOC/TP、TN/TP和AN/AP值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下坡位轻木树高和胸径较上坡位分别显著增加23。39%和49。43%。②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SOC、TN、TP、AN和AP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在 3 个不同深度的土层中AP含量均表现为下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在 20~40 cm土层中AN含量也表现出下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③40~60 cm土层土壤各养分含量显著低于 0~20 cm土层(上坡位TP除外),在0~60cm3 个不同深度的土层中,AN/AP值均表现为上坡位显著高于下坡位;20~40 cm和 40~60 cm土层中,SOC/TP值均表现为下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④ 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上坡位中,主要由SOC/TP、AN/AP和SOC/TN值反映土壤肥力情况;在下坡位中,主要由AP、AN和SOC含量反映土壤养分情况。综上,下坡位轻木的生长状况显著优于上坡位,土壤SOC、AP和AN含量对轻木的生长起关键性作用,也反映了TP、TN与AP、AN的转化情况;AN/AP值反映土壤中养分的可利用效率,对轻木的生长有直接相关作用,可作为当地评估林地养分是否缺失的信号。

    坡位轻木生长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

    龄期、食料和密度对小地老虎幼虫自残的影响

    韦东顺官涵杰邹晓杨茂发...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地老虎是农林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自残行为影响其种群消长,对理清其种群动态规律和预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室内建立玉米、小白菜、烟草和人工饲料种群小地老虎,测定龄期、食料和密度对幼虫自残的影响,旨在明确小地老虎的自残特性。结果表明,龄期、食料和密度均对小地老虎幼虫校正自残率有显著影响。其中,4 个种群同龄期间的校正自残率最高均为 5 龄,最低均为 2 龄;不同种群间的自残程度依次为人工饲料种群>小白菜种群>玉米种群>烟草种群;30 头/瓶的饲养密度校正自残率最高。不同龄期混合后各种群均显示 2 龄幼虫被高龄幼虫残杀概率最高,5 龄幼虫最低。不同种群的 5 龄幼虫混合后玉米种群的被残杀率最高,人工饲料种群的较低。龄期、食料和密度对幼虫校正自残率变异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龄期影响最大(26。80%),食料影响最小(4。40%);龄期对幼虫被残杀率变异具有显著影响,解释 11%的变异量。

    小地老虎自残食料密度幼虫龄期校正自残率

    小菜蛾幼虫生防菌株毒力测定及产毒条件优化

    张梓月芦俊佳杨明国马云强...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选用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 02 号生赤壳属(Bionectria sp。)三种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菌株开展其对小菜蛾幼虫毒力的菌株筛选试验,同时对选出的高毒力菌株进行毒力测定和产毒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三种菌株对小菜蛾幼虫都具有防治效果,其中以粉红粘帚霉的生防毒力最强。毒力测定显示,粉红粘帚霉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30。88 h,半致死浓度(LC50)为4。365×104个孢子/mL。从产毒条件优化结果看出,粉红粘帚霉产毒的最适培养基为萨氏葡萄糖琼脂酵母膏(SDAY),最适pH值为 6,最适培养时间为 7d。综上表明,粉红粘帚霉对小菜蛾幼虫具有毒力高、致病速度快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生防潜力,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优良生防真菌。

    小菜蛾幼虫生防菌株筛选毒力测定粉红粘帚霉产毒条件优化

    棉花黄萎病生防菌筛选鉴定及根瘤菌DG3-1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代先兴闫成才祖丽胡玛尔·麦提喀迪尔王庆朋...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发掘南疆棉花内生菌种质资源来防治棉花黄萎病,探究根瘤菌对棉花生长的影响。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棉花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棉花黄萎病菌的内生菌,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根瘤菌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的数量具有一定差异,根部最多,其次是叶和茎;在分离获得的 31 株内生菌中,有 11 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抑菌率在35。99%~68。28%之间,经鉴定,9 株为芽孢杆菌,2 株为根瘤菌,其中,根瘤菌DG3-1 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率为(56。63±1。82)%;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G3-1 处理后棉株的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下鲜重、地下干重、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2。12、2。09、1。05、0。75、1。75 倍。菌株DG3-1 对棉花黄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对棉花的生长有一定的促生作用,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潜力菌株,可为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

    棉花内生细菌棉花黄萎病拮抗根瘤菌DG3-1促生

    温度对黑皮鸡枞菌贮藏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的预测模型

    江文文顾宇熠刘羽韩天琦...
    14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模拟了黑皮鸡枞菌(Oudemansiella raphanipies)采后贮藏流通的三种温度(2、4、8℃),并测定了黑皮鸡枞菌贮藏期间感官评分、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白度、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和还原糖含量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2℃低温贮藏能更有效降低子实体质量损失率、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维持子实体白度和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抗坏血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黑皮鸡枞菌的保鲜有积极作用。使用ASLT方法,结合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了基于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白度、抗坏血酸含量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0,模型拟合精度高且预测误差均小于10%,其中以质量损失率预测货架期具最高精度。用此模型能够方便快捷地预测黑皮鸡枞菌在采后某一时期的剩余货架期,可为食用菌采后贮藏流通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黑皮鸡枞菌品质贮藏温度Arrhenius方程货架期预测动力学模型

    基于CP基因的云南烟草花叶病毒RT-LAMP快速检测体系的构建

    赵正婷盖晓彤张俊蕾卢灿华...
    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检测云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本研究根据来自云南烟草TM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基因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了 5 组引物进行筛选,并采用单一变量法对反应的温度、时间、甜菜碱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及内、外引物浓度比等进行逐一优化,建立了云南烟草TMV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引物组为第 4 组,最适反应温度为 60℃,甜菜碱、dNTPs、Mg2+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 0。6、0。4、2。0 mmol/L,最佳内、外引物浓度比为 4∶1,最佳反应时间 40 min。优化后的RT-LAMP经SYBR Green I染色可肉眼判断结果,特异性高,灵敏度是常规RT-PCR的 10 倍。RT-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为云南烟草TMV的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可靠的方法。

    烟草花叶病毒CP基因RT-LAMP特异性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