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龚瑶琴

月刊

1671-7554

xbyxb@sdu.edu.cn

0531-88395367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与空间分析

    贾艳李春雨刘利利佘凯丽...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确诊病例数与地理、人口学因素间的相关性,以便为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省2020年1月21日至2月19日的COVID-19确诊病例数据;描述性分析确诊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暴露史特征;以县区为单位,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并使用层次聚类分析对11个地市进行分类;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确诊病例数与地理、人口学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确诊病例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60岁(848例,占71.4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各地市在1月29日前后达到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峰值,在1月30日之后,新增确诊病例以其他地区暴露为主.浙江省各县区确诊病例数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聚集热点集中在温州和台州的部分县区.将11个地市划分为4类,温州、宁波分别为一类,杭州和台州归为一类,其他地市归为一类.武汉迁入人口规模与病例数呈正相关(rs=0.93,P<0.001).结论 浙江省COVID-19疫情前期以湖北地区暴露病例为主,后期以续发病例为主,病例聚集热点为温州、台州的部分县区,目前浙江省疫情防控已见成效,应继续实行控制措施,防止重点地区出现疫情反弹,积极应对返工、返学带来的疫情风险,并加强对高危地区输入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浙江省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聚类分析

    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分析

    刘廷轩齐畅佘凯丽贾艳...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河北省疫情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2020年1月22日至2月27日COVID-19疫情数据,揭示该省疫情的流行特征;采用时空扫描的方法对疫情的聚集性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报告首例COVID-19确诊病例,截至2月27日全省共报告COVID-19病例318例,其中包括湖北(含武汉)输入病例80例(25.16%),武汉输入病例69例(21.70%);全省病例男女比例为1.06:1,30~69岁(70.76%);2月5日至2月10日为疫情高峰期,2月7日单日最高确诊24例,随后确诊病例逐渐下降,截至3月12日已连续14 d无新增确诊病例;河北省11个地市均发现COVID-19疫情,疫情覆盖范围达河北省82个区(县)(82/175,46.86%),其中疫情最严重的区(县)为唐山市迁安市(30例);11个地市均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共发现聚集性病例239例,其中110例(46.03%)是家庭聚集性传播导致.唐山市迁西县、遵化市及迁安市的时空聚集性最高,聚集时间为2月5日至2月15日(RR=15.69,LLR=61.75,P<0.01).结论 河北省COVID-19疫情为全人群普遍易感,早期以境内省外输入性病例(以下简称"输入性病例")为主,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全省聚集性疫情占2/3,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国家启动一级响应后,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复工复学的逐步推进和境外输入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加,仍需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河北省流行特征时空聚集性

    基于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温州市2020年1~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聚集性分布

    刘利利贾艳齐畅朱雨辰...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时空统计分析探索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政府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温州市12个县区武汉返温病例与接触过确诊患者的本地继发COVID-19病例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运用ArcGIS 10.5制作发病数地图进行可视化,利用SaTScan 9.6进行时空聚类分析,比较武汉返温病例与本地继发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本地继发病例聚集的原因.结果 截至2020年3月1日,温州市COVID-19累计发病数为504例,发病率为6.08/10万.累计出院数为447例,其中武汉返温病例为168例,接触过COVID-19确诊患者的本地继发病例为221例,两类病例时空聚类分析结果均存在明显时空聚集性,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主要聚集区为乐清市、瑞安市与永嘉县.结论 温州市CO-VID-19发生存在时空聚集性,武汉返温人员较多的县区,本地继发病例相对较多.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性加强武汉返温病例重点聚集区的防控与人员管理,加强来温人员排查和服务工作,降低一切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空聚类空间分析空间流行病学温州市

    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析

    张辉宋姝璇刘继锋贺真...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收集西安市COVID-19疫情病例个案信息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3月31日西安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25例,其中男67例,女58例,13~89岁,平均(48.23±15.94)岁,35~54岁55例(44%).含输入性病例52例,本地续发病例73例;流行病学史明确者117例,接触史不明者8例;死亡3例.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3起涉及病例89例,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13起(56.52%),涉及病例38例(42.70%).报告病例数居全市前3位区县依次是雁塔区(29例)、新城区(20例)和莲湖区(16例).流行曲线显示前两次疫情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28日(11例)和1月31日(10例).病例从发病到首诊时间1.0(0.5,3.0)d,从首诊到确诊时间4.0(3.0,6.5)d,从发病到确诊时间7.0(4.0,10.0)d.输入病例和续发病例从首诊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7,P=0.035);首诊前服药和未服药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0,P=0.007).结论 西安市COVID-19疫情可分为外省市输入病例、本地续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三个阶段,以家庭聚集性发病为主要流行特征.输入病例比续发病例更早确诊,首诊前是否服药可影响COVID-19确诊.防止境外病例输入是目前西安市疫情防控的重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家庭聚集性

    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族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白尧陈志军宋姝璇贺真...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COVID-19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的传播链,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发现4例普通型、1例危重症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危重症病例最终死亡.首例病例A于2020年1月31日发病,其他病例在首例病例发病后的1~13 d内发病,病例B、C和D、E分别为二、三、四代病例.结论 家族聚集性疫情是COVID-19的防控重点,及早发现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隔离,防止传播扩散有重要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

    淄博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族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王玲曹海霞张玲张文娜...
    100-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淄博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聚集性疫情中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2020年1月10日,为杭州务工返乡人员,最后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20年2月14日.共波及244人,发现14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男11例,女5例,23~84岁,年龄中位数为50岁,罹患率为6.56%(16/244).疫情波及2个区县,4个乡镇,4个村居,8个家庭.潜伏期最长为10 d,最短为3 d,中位数4 d.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前发病11例,其中9例在小诊所就诊或自行服药.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数15 d,最长31 d,本次疫情共发生3~4代传播.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输入病例,未及时就诊,通过家族成员春节期间相互拜年,多次暴露引起的家族性聚集性疫情,提示应加强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村居对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管理职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COVID-19疫情下医院服务区分布与隔离点设置方法的初步探讨

    黄家祺肖霜张俊张志杰...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空间设施布局优化的角度探讨疫情下的医院服务区分布与基于服务区设置集中隔离点的方法.方法 基于Huff模型描绘了上海市三级医院的服务区空间分布;以最大化覆盖率为目标,采用位置分配模型预测医院选址的优化布局,设置潜在的候选位置.结果 在上海市可收治病例的三级医院中,中心地区医院密度高;城乡医院服务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郊区医院的服务区面积大;优化配置布局的结果显示,可在松江区中心新增1家医院,在浦东新区中间区域增加适量医院.结论 结合医院服务区分布,隔离点可以设置于各街道中与所属医院相近的位置,明确出现病例时各个隔离点对应送往的医院.优化布局建议在松江区和浦东新区增加三级医院.

    COVID-19隔离点医院服务区位置分配模型

    成人37例与儿童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比较

    王彬布学慧孔祥亘张照华...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儿童病例与成人病例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分析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案,分为儿童组及成人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人组家庭聚集病例多见,儿童组均为家庭内传播病例.儿童组患者发热、咳嗽、咽痛(咽痒)、乏力(肌肉酸痛)症状均低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闷、胸痛症状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患者肺部影像学无改变比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患者心肌酶增高比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增高比率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AA)增高比率低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降钙素原(PCT)增高,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比率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治疗方案较成人组简单.结论 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COVID-19的主要途径.相比于成人患者,儿童患者临床症状轻微,CT病变较轻,无明显肝损害及心肌损害,各炎症指标变化不明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儿童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病患者病毒核酸反复阳性超60天2例报告

    孔祥亘布学慧王彬蒋雪梅...
    117-119,126页

    2019冠状病毒病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核酸复阳

    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制备及对15例患者临床应用初试

    李焕杰欧兰香陈虹陈健...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一种快速检测SARS-CoV-2病毒的IgM-IgG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并优化研发及应用策略,分析IgM-IgG抗体联合检测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表达纯化SARS-CoV-2病毒S蛋白的RBD和NTD结构域,通过胶体金制备工艺包被抗原及多克隆抗体,制备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收集15例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分析,计算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分析SARS-CoV-2抗体IgM-IgG对病毒响应的过程.结果 在15例核酸RT-PCR检测阳性的患者血清样本中,IgM-IgG联合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73.33%,其中IgM阳性占总标本数的53.33%,IgG阳性占总标本数的60.00%;5例境外人员中有3例为抗体阳性;对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病毒感染1周以上的患者共7例,抗体检测全部为阳性;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73.33%,特异性95.00%.结论 IgM-IgG联合抗体检测法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等特点,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辅助手段对疑似患者(尤其是境外人员及无症状患者)进行初筛;且IgM-IgG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推测患者病毒感染过程的依据;快速检测IgM-IgG抗体将为COVID-19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胶体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