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龚瑶琴

月刊

1671-7554

xbyxb@sdu.edu.cn

0531-88395367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铁死亡的影响

    刘海霞皇甫莎莎桑晓玉崔东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治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铁死亡状况及关键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记录每日小鼠体质量和行为表现,切片染色观察小鼠脊髓中炎症及脱髓鞘情况.通过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酶(reduced 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观察小鼠组织中铁死亡状况,并检测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酰基辅酶A合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及铁死亡抑制蛋白 1(ferroptosis suppressor protein,FSP1)等调控蛋白的表达.结果 MSCs可以有效改善EAE小鼠体质量下降和症状表现.病理水平上,MSCs注射可以改善小鼠脊髓中炎细胞浸润及脱髓鞘.MSCs注射后,EAE小鼠脊髓和脑GSH含量升高(P<0.01,P<0.05)、脊髓T-SOD活力升高(P<0.01),脑中MDA含量下降(P<0.05).MSCs治疗可以降低 EAE小鼠脊髓和脑中TFR1(P<0.05,P<0.01)、ACSL4 蛋白表达(P<0.05,P<0.001),提高脊髓和脑中FSP1 蛋白表达(P均<0.05)和脑中GPX4 蛋白表达(P<0.05).结论 MSCs通过调节铁代谢、脂代谢和促进活性氧清除来抑制EAE小鼠中铁死亡,发挥治疗作用.

    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间充质干细胞铁死亡铁代谢

    微原纤维相关蛋白3在调控胶质瘤干细胞间充质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郭姝画樊扬田风王传新...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原纤维相关蛋白 3(microfibril-associated protein 3,MFAP3)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以及对于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TCGA 数据和 CGGA 数据分析 GBM 中 MFAP3 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使用 Western blotting检测胶质瘤干细胞系中MFAP3 蛋白表达水平;探究敲减及过表达MFAP3 对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和表型的影响.结果 MFAP3 在GBM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间充质型GSCs中MFAP3 的表达水平高于前神经元型GSCs.MFAP3 敲减后,GSCs自我更新能力减弱,间充质表型标志物CD44、YKL40 蛋白水平均降低,过表达与之相反.结论 MFAP3 对GBM恶性生物学进展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有望成为新的GBM临床诊断标志物和治疗干预靶点.

    微原纤维相关蛋白3胶质瘤干细胞表型转化自我更新预后

    microRNA-210-3p通过调控TET2的表达抑制大鼠炎性疼痛

    卫嘉晟杨保仲魏伟薛亚婷...
    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croRNA-210-3p(miR-210-3p)与 10-11 易位蛋白 2(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TET2)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炎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并确定大鼠miR-210-3p中可以靶向调节的基因.实验中的质粒和miR-210-3p共转染组合分为 pmirGLO+mimics NC组、pmirGLO+mimics-miR-210-3p组、TET2-WT-pmirGLO+mimics-NC组、TET2-WT-pmirGLO+mimics-miR-210-3p 组、TET2-MT-pmirGLO+mimics-NC 组和 TET2-MT-pmirGLO+mimics-miR-210-3p组;60 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CON)组(n=20)、CFA组(n=20)、CFA+腺相关病毒载体阴性对照(adeno-associated virus negative control,AAV NC)组(n=10)、CFA+AAV miR-210-3p抑制剂(adeno-associated virus miR-210-3p inhibitor,AAVi)组(n=10).通过在大鼠左后足底部皮下注入CFA的方式建立大鼠炎性疼痛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入miR-210-3p inhibitor的AAV建立干预模型;观察并测量大鼠行为学;采用RT-qPCR法检测miR-210-3p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L4~L6 腰膨大节段脊髓中TET2 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荧光强度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TET2 蛋白在大鼠脊髓中的细胞表达定位.结果 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TET2 基因 3'UTR区域存在与miR-210-3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了miR-210-3p与TET2 基因之间存在结合位点,呈负向调控关系;注射CFA显著减小了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PTWL)(P<0.05);CFA组大鼠脊髓腰膨大中miR-210-3p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伴随着TET2 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ET2 蛋白主要和神经元细胞存在共定位:CFA组大鼠脊髓内TET2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经过AAVi干预后,CFA+AAVi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的PWMT和PTWL较CFA+AAV NC组大鼠升高(P<0.05);CFA+AAVi 组大鼠脊髓组织中 TET2 蛋白表达较 CFA+AAV NC 组升高(P<0.05).结论 miR-210-3p可以抑制TET2蛋白表达,通过抑制miR-210-3p在炎性疼痛大鼠中的表达可以有效减轻炎性疼痛.

    microRNA-210-3p10-11易位蛋白2炎性疼痛完全弗氏佐剂腺相关病毒载体

    缩略语使用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29页

    羊角棉总生物碱增强氟尿嘧啶对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

    王潇孔文茹崔伟亮王姝麒...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羊角棉总生物碱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对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增敏作用,探讨其对5-FU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CCK-8 法评价羊角棉总生物碱与 5-FU 联用对 HCT15 人结直肠腺癌细胞和CT26.WT小鼠结肠癌细胞杀伤能力;构建小鼠皮下瘤模型,观察 5-FU和羊角棉总生物碱单用或联用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LC-MS/MS法检测5-FU及其代谢物二氢氟尿嘧啶(dihydrofluorouracil,FUH2)和氟脱氧尿苷(fluorode-oxyuridine,FUrd)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羊角棉总生物碱对HCT15 和CT26.WT细胞毒性的IC50值分别为 31.98 μg/mL和 23.71 μg/mL;低剂量(100 mg/kg)和高剂量(200 mg/kg)羊角棉总生物碱联用 5-FU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从50.91%分别增长至58.56%和62.16%;5-FU联用羊角棉总生物碱后,T1/2显著延长,其代谢产物FUrd血药浓度显著下降.结论 羊角棉总生物碱对结直肠癌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与 5-FU联用可显著增强其抗结直肠癌活性;羊角棉总生物碱可能通过降低二氢尿嘧啶脱氢酶浓度延缓 5-FU分解代谢并调节其合成代谢途径,从而加强其生物学活性.

    羊角棉结直肠癌生物碱氟尿嘧啶细胞毒

    YBX3通过调节UCP1的表达调控棕色脂肪产热和能量消耗

    王文琴高贤龙巩永凤冯科...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Y盒蛋白 3(Y-box binding protein 3,YBX3)水平对小鼠产热和能量消耗的影响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置于 4℃环境作为冷刺激方法.用慢病毒侵染法构建过表达YBX3 或者抑制YBX3 表达的人血管基质组分细胞系.测量细胞的耗氧率用于评估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向小鼠BAT注射YBX3 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构建抑制小鼠BAT中YBX3 表达的模型.检测小鼠的O2 消耗速率、CO2 释放速率和能量消耗速率用于评估小鼠能量代谢情况.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 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解偶联蛋白 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和YBX3 基因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法染色检测BAT中脂肪细胞脂滴大小.采用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提取与YBX3 特异性结合的mRNA.采用二代测序方法鉴定 mRNA.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 YBX3 与目的序列结合的情况.结果 在寒冷刺激下野生型小鼠BAT中YBX3 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过表达YBX3 的人血管基质组分细胞系诱导为成熟棕色脂肪细胞后可以促进产热基因PGC-1α和UCP1 的表达(P<0.05).抑制YBX3 表达的人血管基质组分细胞系诱导为成熟棕色脂肪细胞后可以抑制PGC-1α和UCP1 的表达(P<0.05)、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注射si-Ybx3 之后能量消耗显著降低(P<0.05),在寒冷环境难以维持体温(P<0.05),产热基因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BAT中脂肪细胞脂滴大小显著增加(P<0.05).与在 25℃相比,4℃环境刺激下BAT中YBX3 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YBX3 能够特异性地与PGC-1αmRNA 3'非翻译区特定位点相结合(P<0.05).YBX3 能够特异性地与 PGC-1α 和 UCP1 启动子区域相结合(P<0.05).结论 BAT中YBX3 能够通过调控PGC-1α和UCP1 的表达影响产热和能量代谢.

    Y-盒蛋白3产热能量消耗棕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

    田丽君桑玉洁孙瑜婧韩冰...
    48-5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接受ICIs治疗的 162 例PLC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分为irAEs组和非irAEs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ICIs治疗的PLC患者发生irAE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SII对ICIs治疗后的PLC患者发生irAEs的预测价值.结果 162 例接受ICIs治疗的PLC患者中发生irAEs 77 例(47.53%),其中单一性irAEs 74 例,以内分泌毒性最常见(13.58%);多重性irAEs 3 例,以肝脏毒性结合皮肤毒性最常见(1.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自身免疫疾病史、IL-6、SII是影响接受ICIs治疗的PLC患者发生irA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SII预测接受ICIs治疗的PLC患者发生irAE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93(95%CI:0.589~0.797)、0.816(95%CI:0.732~0.900).最佳截断值为 1336.8×109/L时,SII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7.76%和63.65%.结论 SII预测接受ICIs治疗的PLC患者发生irAEs具有良好价值,且是影响接受ICIs治疗的PLC患者发生irAEs的独立危险因素.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原发性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大于10mm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预测

    林雨洋王蓓李菲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预测直径>10 mm(非T1a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并分析其转移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6 例行甲状腺切除术合并侧颈区清扫术且病灶直径>10 mm的PTC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侧颈部各分区淋巴结转移模式.收集临床病理、超声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利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与LLNM相关因素;在此结果上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LLNM最常见于Ⅲ区(38.1%),且两个区域转移模式(42.2%)最常见.当病灶位于腺体不同位置时,淋巴结转移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灶位置、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水平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数目均是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提示模型诊断准确度较高.结论 基于临床病理、超声特征及实验室结果(CLNM数目、病灶位置、FT3、TSH及 TPOAB水平)的列线图模型对预测直径>10 mm PTC患者LLNM表现良好,可用于临床应用指导.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睑板腺形态和功能的异常及其对泪膜的影响

    康随芳王迎雪张琪晨王志仑...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睑板腺形态和功能的异常及其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纳入SLE患者 41 例(82 眼)作为SLE组、健康志愿者 26 例(52 眼)作为对照组.采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睑板腺缺失程度、LipiView干涉仪测量泪膜脂质层厚度(tear film lipid layer thick-ness,TFLLT)、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the double-pass 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 Ⅱ)测量泪膜动态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 index,OSI),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睑缘、睑板腺分泌物、荧光素钠角膜染色(fluo-rescein cornea staining,FCS)及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luorescein breakup time,FBUT).采用标准泪液检测滤纸条行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 Ⅰ test,SⅠt).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睑板腺相关指标与泪膜功能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LE组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meibomian gland dropout score,MGDS)、睑板腺分泌物评分(meibomian gland secretion score,MGSS)、睑缘评分(eyelid margin score,EMS)、泪膜动态OSI、FCS均较高,TFLLT、FBUT均较低,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组与对照组的SⅠ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 MGDS、MGSS、EMS 均与 FBUT 呈负相关(rMGDS=-0.335,rMGSS=-0.424,rEMS=-0.318,P<0.05),MGDS与泪膜动态OSI呈正相关(r=0.254,P<0.05).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起睑板腺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泪膜脂质层变薄、泪膜稳定性下降.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睑板腺泪膜眼表疾病

    含漱气泡法治疗咽喉部鱼刺嵌顿

    王新月王兴蕾陆美琪赵洁...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含漱气泡法(gargle-bubble method,GBM)治疗咽喉部鱼刺嵌顿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主诉为咽喉部鱼刺嵌顿的患者 531 例资料,A组患者误食鱼刺后曾自行采用吞服食醋、馒头等方式处理(n=263);B组患者误食鱼刺后未采取直接采取GBM处置(n=268).比较两组间有效率.结果 A组吞服食醋、馒头处理鱼刺有效率为15.2%(n=40),84.8%(n=223)患者处理失败,接受进一步医疗处置;B组GBM处理鱼刺有效率为 98.1%(n=263),0.8%(n=2)患者拒绝实施GBM,1.1%(n=3)患者处理失败.结论 GBM能有效排出咽喉部鱼刺,操作简单,是咽喉部鱼刺嵌顿的有效急救方案.

    鱼刺咽喉部异物含漱气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