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龚瑶琴

月刊

1671-7554

xbyxb@sdu.edu.cn

0531-88395367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死亡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孙丛丛崔文静张锦涛张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研究铁死亡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发病中的作用,为治疗哮喘气道重塑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哮喘模型组(OVA组)、干预组(Fer-1组)及Fer-1联合哮喘组(Fer-1+OVA组),每组6只,通过建立OVA诱导哮喘小鼠模型联合公共数据库筛选的对照组和OVA诱导的OVA组小鼠肺组织差异表达谱,探索铁死亡与哮喘的联系.应用铁离子检测试剂盒和普鲁士蓝铁染色法对小鼠肺组织中的铁表达进行测定,通过免疫印记及免疫组化评估肺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的表达,检测小鼠肺组织脂质过氧化代谢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气道上皮超微结构改变,应用MASSON组织染色法对小鼠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进行观察.为了进一步验证铁死亡抑制剂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给予哮喘模型小鼠铁死亡抑制剂干预后,对气道周围胶原沉积情况及肺组织GPX4蛋白表达进行评估,并分析气道重塑指标的改变.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哮喘小鼠肺组织中铁死亡通路较对照组明显富集,OVA组小鼠气道上皮中GPX4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铁死亡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OVA组小鼠肺组织中铁含量增加,气道上皮GPX4表达降低,肺组织MDA表达升高,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增加,伴有小鼠气道上皮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表明铁死亡与哮喘气道重塑密切相关.铁死亡抑制剂干预哮喘小鼠后,气道上皮GPX4表达升高,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减轻,气道重塑标志蛋白表达降低,上皮标志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铁死亡参与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病过程,铁死亡抑制剂Fer-1可减轻哮喘气道重塑的结构改变,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提供新靶点.

    哮喘气道重塑铁死亡Ferrostatin-1治疗靶点

    基于SII构建及评价预测ARDS住院死亡率的在线临床风险模型

    孙丽娜白红艳牛宗格张福帅...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219例患者的资料,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65例)和验证组(54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究SII对ARDS患者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预测ARDS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列线图,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 相对于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的比值(lactate dehydrogenase-to-albumin ratio,LAR)等其他新型炎症指标,SII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9),最佳截断值为3 096.60×109/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0%和76.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II、年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慢性肝脏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是影响ARDS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76、0.848,校准曲线、DCA证实,该模型临床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入院时高SII水平与ARDS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基于SII构建在线列线图可早期预测ARDS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及临床实用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列线图住院死亡率预测模型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鉴定哮喘的坏死性凋亡相关生物标志物

    王静刘晓菲曾荣许长娟...
    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识别和验证哮喘中潜在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necroptosis-related genes,NRGs).方法 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提供了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76262,并使用R软件筛选潜在的差异表达NRGs.对差异表达的NRGs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算法分析上调的NRGs.共同特征基因被确定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并绘制受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验证其诊断效能.GSE137268进一步验证筛选出的特征基因的表达情况和诊断效能.使用在线工具预测可以靶向调控特征基因表达的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结果 在118例哮喘患者和21名健康对照者中鉴定出33个差异表达的NRGs(13个上调和20个下调).PPI结果提示20个差异表达的NRGs相互作用.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NRGs与多个信号通路、淋巴细胞激活、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相关.LASSO和SVM-RFE筛选出7个上调的NRGs可作为潜在的诊断基因,其ROC曲线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高于0.7.经GSE137268验证,7个特征基因与训练集的表达趋势相同(AUC>0.65).预测hsa-miR-138-5p、hsa-miR-200b-3p和hsa-miR-30e-5p可调控哮喘患者NRGs的表达.结论 BIRC3、HIF1A、FLOT1、NLRP3、RIPK2、GBE1和PELI1为哮喘的潜在生物标志物.Hsa-miR-138-5p、hsa-miR-200b-3p 和 hsa-miR-30e-5p 分别是 HIF1A、RIPK2 和 PELI1 的上游调节因子.

    坏死性凋亡哮喘生物信息学分析机器学习生物标志物

    山东省儿童百日咳感染与哮喘的相关性

    闫金燕杨春李雷吴福玲...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调查,评估不同分期、不同类型哮喘儿童百日咳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哮喘与百日咳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因咳嗽持续时间≥1周而就诊的哮喘儿童相关信息,并进行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IgG抗体浓度和/或百日咳核酸检测,对结果进行判读.根据年龄、哮喘分期、是否合并百日咳感染等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间百日咳抗体分布、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等.结果 1 049例哮喘患儿中,PT-IgG总阳性率为26.22%,其中≥6岁组显著高于3个月~<3岁组和3岁~<6岁组(P均<0.001);百日咳感染率为25.17%,其感染率随年龄段增长而升高(P均<0.001).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百日咳感染者显著高于经典哮喘(28.00%vs.22.59%,P=0.040).对656例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合并百日咳感染率高于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26.15%vs.10.46%,P<0.001;26.15%vs.8.00%,P=0.042);是否合并百日咳在哮喘初诊与复诊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哮喘合并百日咳者更易出现痉挛性咳嗽、面红、鸡鸣样回声、呕吐症状(P均<0.05).哮喘未合并百日咳者以晨起咳嗽多见(9.36%vs.4.20%,P=0.047),而在夜间、晨起及夜间、日间、运动后等的咳嗽时相性特点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哮喘儿童百日咳检出率高,尤其是哮喘急性发作与百日咳密切相关,临床症状对两者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两种疾病无鉴别意义.建议对咳嗽持续时间>2~4周的哮喘患儿常规筛查百日咳,以更好地鉴别或判断,指导治疗.

    儿童百日咳感染哮喘相关性

    成人囊性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

    陈倩仇一帆陈世龙王超...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报告1例成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种罕见疾病的认识,实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9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以支气管扩张并咯血为主要表现的1例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以"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AND"Case Reports"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患者,女,2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活动耐力下降20余年,咯血6年"就诊,根据患者支气管扩张并咯血、反复肺部感染、胃肠动力不足、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结合基因检测提示c.320C>A:p.A107D纯合变异,诊断为囊性纤维化.结论 国人囊性纤维化发病率低,临床医师需要提高其病因及临床表现的认识,当患者出现气道、消化腺、消化道、汗腺等多处黏液流变学改变时,需考虑囊性纤维化,建议行基因检测,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并咯血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基因突变基因检测

    内脏脂肪组织与肺部疾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冯悦俞一凡吴思佳李洪凯...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究肥胖与肺部疾病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和6种基于不同假设下的MR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 AS)汇总数据,评估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与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肺癌、肺炎、肺栓塞、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结核)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留一法、Cochran's Q检验,MR-Egger回归截距项检验、MR-PRESSO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工具变量的异质性、多效性和稳定性.结果 IVW结果表明,遗传学预测的较高VAT与慢性阻塞性肺病(OR=1.56,95%CI:1.33~1.84,P<0.001)、睡眠呼吸暂停(OR=1.76,95%CI:1.53~2.03,P<0.001)、肺癌(OR=1.39,95%CI:1.23~1.58,P<0.001)、肺炎(OR=1.22,95%CI:1.15~1.30,P<0.001)的较高发生风险存在因果关联.除了 MR-Egger,其他4种MR方法结果均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此外,有提示性证据支持较高VAT会增加肺栓塞(OR=1.18,95%CI:1.04~1.34,P=0.009)和特发性肺纤维化(OR=1.00,95%CI:1.00~1.00,P=0.011)的发生风险.结论 VAT累积可能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肺癌、肺炎、肺栓塞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风险.

    内脏脂肪组织肺部疾病孟德尔随机化因果推断肥胖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伴侵袭性肺曲霉病及反复致命性消化道出血1例

    张学宇张学海孙文青刘晗...
    56-61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肺炎侵袭性肺曲霉病巨细胞病毒结肠炎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对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视网膜中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姜俊高洪莲孙瑞婷孙昕...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玻璃体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GF-B)对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豚鼠视网膜中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的3周龄豚鼠147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21只.空白组双眼不予干预,其余6组使用半透明乳胶气球套头遮盖豚鼠右眼14 d建立FDM模型.造模前对PBS组、0.25 ng组、2.5 ng组、25 ng组、50 ng组右眼玻璃体腔注射PBS缓冲液2.5 μL、VEGF-B 0.25 ng、2.5 ng、25 ng、50 ng.遮盖前后分别测量造模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14 d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量、免疫印记法检测视网膜TH的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A与3,4-二羟基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的含量及DA代谢率.结果 造模前,7组豚鼠右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造模完成后与空白组相比,FDM组、PBS组屈光不正向近视侧偏移,眼轴增长,TH、DA、DOPAC含量均降低(P<0.05);与FDM组相比,0.25 ng组、2.5 ng组、25 ng组、50 ng组豚鼠遮盖眼近视程度均降低,眼轴增长趋势被抑制,TH、DA、DOPAC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随着VEGF-B浓度的升高,眼轴增长所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加,近视程度逐渐减轻,TH等检测指标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7组豚鼠视网膜DA代谢率、视网膜内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VEGF-B可使FDM豚鼠视网膜中的DA含量升高、眼轴增长程度减轻,从而抑制FDM豚鼠的近视发展,且不会诱导新生血管生成,其中50 ng组VEGF-B对DA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形觉剥夺性近视多巴胺视网膜酪氨酸羟化酶

    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71页

    多黏菌素B治疗ICU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的效果

    孙晓丹杨创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用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U住院治疗期间确诊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且接受静脉多黏菌素B治疗的6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分为临床有效组和临床无效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以及药物的安全性.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因素.结果 临床有效组与临床无效组的年龄、性别、耐药菌类型、是否行肾脏替代治疗、用药前的白细胞、降钙素原及胆红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有效组的硫酸多黏菌素B使用时间较临床无效组长(P<0.05),临床有效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较临床无效组低(P<0.05),临床无效组有更多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P<0.05),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更多(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的白介素6、肌酐、尿素氮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β=-0.256,OR=0.128,95%CI:0.029~0.574,P=0.007)及入 ICU 时的 APCHEⅡ 评分(β=-1.515,OR=0.220,95%CI:0.060~0.809,P=0.023)与临床疗效独立相关.肝功能损伤的比例为20.83%(10/48).结论 多黏菌素B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是多黏菌素B临床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

    多黏菌素B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重症监护室疗效安全性